山东成武县文庙,从这里走出过一位北宋宰相和一位明代状元
在成武县博物馆内有一件国宝级的古碑,因古碑上刻有唐代书法家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记》而被称为“孔子庙堂碑”,这件孔子庙堂碑是全国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块孔子庙堂碑之一,另一块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西安碑林博物馆中的孔子庙堂碑被坊间称为西庙堂碑,成武县博物馆中的孔子庙堂碑则被称为东庙堂碑。
清道光年间《城武县志》中记载的孔子庙堂碑记内容
成武县博物馆中的皇帝加封碑
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
这块孔子庙堂碑最初藏于成武县文庙中,后来几经辗转才被当地文物部门收藏,成为现在成武县博物馆中最珍贵的文物之一。成武文庙曾是菏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庙之一,不但有宋代的孔子庙堂碑,还有宋徽宗赵佶亲笔所书的重修文庙碑。北宋时期著名宰相庞籍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而成武博物馆中的孔子庙堂碑也是根据庞籍带回到家乡的虞世南所书《孔子庙堂碑》的拓片所刻,所以成武文庙在宋代之后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这还要归功于宰相庞籍。
成武文庙棂星门
成武文庙棂星门
文庙(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文庙泮池(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如今的成武文庙只保留下一座棂星门,其他建筑包括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都被拆毁破坏了,而历史上的成武文庙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据清代道光年间《城武县志》记载,成武文庙位于城东隅,元代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知县冯伯奇创建,后来明代知县张盘、刘遂、卢昂、王以道,清代知县王素臣、刘佐临、王应凤、姚师喾、赵嗣晋等人多次续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时知县朱光照改修南面花墙。
文庙魁星楼(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文庙大成殿(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事实上,成武文庙的历史要追溯到唐代。据清乾隆年间《曹州府志》记载,成武学宫系唐宋时遗址,在县治东。明永乐年间因黄河决口洪水泛滥而被冲毁,知县刘恕、张盘相继对文庙进行了修复和重建,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知县杨宫再次重修文庙。
在清道光年间《城武县志》里记载的《金石志》中,就有明代李琮的《重修庙学记》、刘定之的《重修庙学记》、赵琬的《重修庙学记》、任瀛的《重修儒学记》、郑汉的《崇儒记》和清代杨宫建的《重修成武儒学记》、王秉铨的《重修学宫记》、阮斌的《重修学宫记》、林绍龙的《重修文庙记》、伊训的《补明伦堂后壁记》等十余篇文章记载了成武文庙的重修或者改建情况,这也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成武文庙发展的历程。
大成殿(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大成殿(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大成殿(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在清道光年间时,成武文庙“大成殿五楹,高广深邃,称壮丽焉”。《城武县志》中的一幅学宫图也为我们展现了当时文庙的布局,文庙中建有照壁、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启圣祠、敬一亭、东西庑等建筑。
清代道光年间成武县城池图
清代道光年间成武县文庙图
从隋唐时期开创科举考试到清末废除科考,成武文庙为全国输送了大量有才之士,其中北宋时期的庞籍和明洪武年间状元韩克忠就是最优秀的代表。除了庞籍和韩克忠,从成武走出来的进士还包括宋代的祝惟岳、祝诰、祝许、祝谘、马默,明代的赵迪、郭玺、田登、张禄、宋霸,清代的邵擢、祝喻、程万善、王秉铨、王孙延、王楫、侯凤林等,而考中举人的更是不可计数。
正如阮斌在《重修学宫记》中所记载的那样,成武介鲁、宋、卫国之郊,寿峰峙其东,云亭拱其西,亦兖州一都会也。在宋有庞庄敏(庞籍),在明有韩克忠,相业科名,炳炳麟麟,光耀史册。这固然不乏庞籍和韩克忠的努力奋进,其实也有成武文庙的重要作用。
大成殿(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大成殿(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明伦堂(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教敷坊(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大成殿(图片拍摄于安徽寿县孔庙)
成武文庙在清末民初以及抗战期间的战乱中都幸存了下来,然而在建国后的文革中却难逃浩劫,最终被拆毁,只剩下一座石质的棂星门矗立在原址上。
成武县博物馆中的古碑
成武县博物馆中的石鼓
成武县博物馆中的石鼓
在成武文庙被拆将近五十年后的2016年,文庙旧址上的文亭湖1号项目建设工地上出土了一块明成化五年的《成武县庙学记》碑。随着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出土古碑区域的随抢救性清理,在文庙遗址上又先后出土了北宋大观元年宋徽宗书写的《重修文庙碑》残碑、明代绅庶碑、清康熙同邑绅庶捐修碑、清代乾隆御笔残碑等数量众多的古碑刻,还出土了两件安放于原文庙戟门两侧的石鼓以及几件赑屃,这些石碑和石鼓、赑屃等文物出土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成武文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如今这些出土的石碑、石鼓等文物都被收藏在了成武县博物馆中,进一步充实了成武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