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特殊疗法集萃』第二十四章 灸法第三节 灸法种类和应用

  灸法大体上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筒灸和天灸(药物发泡法)等几类。其中,以艾炷灸最为常用,是灸法的主体部分。使用艾炷时,以艾炷置于皮肤穴位上烧灼的称为直接灸,亦称“明灸”。古代所称灸法,一般多指直接灸。不直接在皮肤上施灸,而将艾炷置于姜片、蒜片、食盐或药饼等上燃烧的称为间接灸,亦称间隔灸。灸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艾炷灸: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

      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 (包括附子灸、豆豉灸、胡椒灸、黄蜡灸、硫磺  灸、黄土灸等)。

      艾条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雷火针。

  温针灸

  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药物灸(药物发泡法)——用毛茛、斑蝥、白芥子、蒜泥、旱莲草等敷贴。

  灯火灸

  一、艾炷灸

  可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灸治时,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掌握刺激量的大小。目前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灸法,将艾炷做成不同的大小。用于直接灸时,艾炷要小;用于间接灸时,艾炷可大些。

  (一)直接灸法: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两种

  1.化脓灸

  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使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称为化脓灸。

  【操作方法】首先要选择好体位和穴位,安放艾炷,用线香点燃艾炷。灸完一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部位。

  再依前法续灸。一般可灸7—9壮。灸满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膏药,每天换贴一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

  【临床应用】本法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适应于体质虚弱、发育障碍、慢性肠道疾病、哮喘等。

  【注意事项】 (1)体位要平正舒适,因为体位对取穴有直接关系,且灸治要安放艾炷,治疗时间长,体位不正则难以坚持,也不便于灸治。(2)灸前可在穴位上涂些大蒜液或凡士林,可增加粘附作用和刺激作用。(3)医生不要离开病人,随时换壮,以免烧伤或引起火灾。烧近皮肤时病人感到灼痛,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减轻痛感。(4)在化脓时,要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正常的无菌性化脓,脓色较淡,多为白色,若感染细菌而化脓,脓色多呈黄绿色。

  2.非化脓灸

  在使用灸法时,以达到温烫为主,不造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

  【操作方法】用小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火后,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病人感到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连续3-7壮。以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虚寒症状。常用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证。

  【注意事项】同化脓灸的(1)(2)(3)点。

  (二)问接灸法:问接灸根据其艾炷与皮肤之间的衬隔物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

  1.隔姜灸

  在穴位上放一片生姜,再放上艾炷点灸。

  【操作方法】切取厚2分许(约0.66厘米)的生姜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如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或棉花,继续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临床应用】适应于虚寒证,常用于腹痛、泄泻、关节疼痛、风湿痹证等。

  【注意事项】姜片不宜过厚,厚则有碍热力透入皮肤,难以取效。

  2.隔蒜灸

  即艾炷和皮肤之间隔一蒜片的灸法

  【操作方法】用独头大蒜切成1分许(O.33厘米)厚的薄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再灸,每穴一次须灸6~7壮。

  【临床应用】具有软坚散结、祛腐生肌作用,适用于瘰疠、痈疽肿毒、肺痨、腹中积块等疾患。

  【注意事项】(1)蒜片不宜过厚,厚则热力难以透入皮肤。(2)大蒜液对皮肤刺激性大,灸后容易起泡,要防止感染。

  3.隔盐灸

  将艾炷放在盐上施灸的方法。多用于脐部。

  【操作方法】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

  【临床应用】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适应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

  【注意事项】在艾炷和盐之间要隔一姜片。假如不用姜片,将艾炷直接放在食盐上灸,则食盐接触容易爆起,以致烫伤。

  4.附子灸

  以附子片作间隔,或用附子药饼作间隔施灸。

  【操作方法】把附子切片,用针穿孔,或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约2~3分(0.66—0.99厘米)厚,上置艾炷灸之。

  【临床应用】因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火的作用,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病症。如外科中的疮毒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可在患处取适当部位施灸,灸至皮肤出现红晕。也可用附子与其他一些温热芳香药物制成药饼作间隔灸。

  【注意事项】灸时在药饼下需衬垫纱布,以免烫伤,药饼灸后可重复使用。

  5.胡椒灸

  以胡椒饼作间隔施灸。

  【操作方法】将白胡椒研末,调面粉做饼,约1分(O.33厘米)厚,中央按成凹陷,内置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再上置艾炷灸之。

  【临床应用】多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局部麻木不仁等病。

  【注意事项】同上。

  6.黄土灸

  以黄土做饼,隔艾炷灸之。

  【操作方法】以净土和水为泥,捻作饼状,厚2分(0.66厘米)、宽1分半(0.495厘米),贴疮上,以大艾炷置于饼上灸之。

  【临床应用】适应于背部疔疽外证初起,局限性湿疹等证。

  【注意事项】泥饼不宜过厚。灸一炷换一个饼,连续使用则饼干灼热,容易发生烫伤。

  7.黄蜡灸

  隔蜡施灸。

  【操作方法】先以湿面粉沿着施灸部位周围围成一圈,高寸许,圈内铺蜡屑3~4分(0.99~1.32厘米)厚,随后以铜杓盛炭火在蜡上烘烤,使受热熔化。蜡凉凝结后,再添蜡屑烘灸,以添到周围满为度。灸完喷冷水少许于蜡上,候冷起蜡。

  【临床应用】适应于痈疽、疔疮、关节酸痛等证。

  【注意事项】需在面圈外围布数层,以防炭火撒脱,发生烫伤。

  二、艾条灸

  1.温和灸

  用艾条灸治时,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的一种灸法。

  【操作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0.5~1.0寸进行重灸(图24~1)。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

图24-1 艾条温和灸

  【临床应用】适用于各种虚寒病证,如慢性腹泻、胃脘痛、腰痛、阳痿等病证。

  【注意事项】对于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医生可通过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治时间,防止烫伤。

  2.雀啄灸和回旋灸

  灸治时艾条一上一下地移动称雀啄灸;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称回旋灸。

  【操作方法】艾条点燃一端,与施灸部位的距离不固定,而是如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或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图24-2)。

图24-2 (1)艾条雀啄灸(2)艾条回旋灸

  【临床应用】适应于寒实证。

  【注意事项】上下移动时注意力要集中,防止火焰直接烧灼皮肤,移动速度不宜过快。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条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当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1—2厘米的艾条施灸。

  【临床应用】适应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如风寒痹痛、腰肌劳损、哮喘、阳痿等病。

  【注意事项】要将艾绒在针柄上捏牢捏紧,防止脱落,烧伤皮肤。

  四、温筒灸

  又名温灸法,即将艾绒及药末放入温灸器点燃施灸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要制备一个特制的金属灸具,式样很多,大都底部有数十个小孔,内有小筒一个,可以放置艾绒和药物(图24-3)。施灸时先将艾绒和药末放入小筒内燃着,然后在拟灸的腧穴或部位上来回熨烫,到局部发红为止。

图24-3 温灸器的一种

  【临床应用】本法患者乐于接受,可用于妇女、小儿及惧怕灸治者。由于受热面积大,多用于病变范围较大的病痛。

  【注意事项】 (1)筒孔不宜过大,防止艾火漏出,烧伤皮肤。(2)滚动不要过快,以免灸火熄灭。

  五、天灸

  又名自灸,因其敷贴药物后,发泡如灸疮而得名。天灸种类很多,择要介绍以下几种:

  1.毛茛灸:将毛茛叶子揉烂,贴于寸口部,隔夜就发生水泡,如被火灸,可以治疗疟疾。

  2.斑蝥灸:将斑蝥浸于醋中,摩擦患部至局部发红起泡,能治癣痒。

  3.旱莲灸:用旱莲草捣烂,敷置穴位上,使之发泡,可以治疗疟疾等症。

  4.蒜泥灸:用蒜泥贴于手太阴经的鱼际穴处,使之发泡,可治喉痹。

  5.白芥子灸:用自芥子研末敷患处,使局部充血、发泡,可以治疗阴疽、痰核及膝部肿瘤等病。

  六、灯火灸

  灯火灸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在患儿身体上焯烫的一种方法。浙江一带称为“打灯火”。

  【操作方法】用灯心草蘸麻油点燃,在灸治部位上粹烫。

  【临床应用】可用于小儿惊风、昏迷、抽搦、头风胀痛、外痔肿痛等。能疏风散发,行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

  【注意事项】蘸油不要过多,以免滴落,烧伤皮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