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见“石门”
2021年阳历新年刚过,一则“关于利用汉中石门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清库施工期间,实地勘察石门石刻遗迹,加大调查保护工作”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想到能有幸亲见距今约两千年的石门隧道及摩崖石刻,我激动得心潮涌动,夜不能寐!直觉告诉我,如果不抓住这历史机遇去一睹汉中“石门”尊容,借机对石门摩崖石刻的保护利用建言献策,以后水库重新下闸蓄水,我们这一代有生之年将无缘再与石门邂逅,留下终生遗憾!
机会难得,职责使然,事不宜迟!二月初,我与水利、文物、旅游、文化、文史方面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起乘车从汉中出发,沿316国道至褒河口北上,满怀憧憬地朝着石门水库而去。一路上关于石门及其石刻的故事被大家津津乐道,而我的思绪则随着前夜一口气读完的、原汉中市博物馆馆长郭荣章先生所著《石门石刻大全》一书所描绘的石门石刻的前世今生而浮想联翩……
据史料记载,秦岭巴山作为关中通往巴蜀的门户和屏障,自古以来分别形成了南北七条古蜀道,而其中又以穿越秦岭、连接关中的褒斜道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灿烂、影响最为深远。据载,早在远古时期褒斜道就已成为通道,据《史记·周本纪》《正义》注,当年“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记载,周幽王伐蜀、伐褒与褒姒北嫁入周王宫皆沿褒斜道往返汉川与周原之间。
褒斜栈道位于汉中以北三十里,因取道发源于秦岭的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全程约250公里。它最早为战国中晚期所开辟,《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史记·货殖列传》记曰:“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自战国以来,先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再经历朝历代增修加固,栈道方畅通无碍,发挥着连通秦蜀、沟通南北、繁荣经贸、利于辖治、行军用兵、融通文化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褒斜栈道因其所筑最早、持续时间最久、栈道设施最完善、文化影响力最大,堪称“栈道之冠”。
说到汉中历史文化,必然会提及1961年即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石门石刻大全》中系统记录、研究考证了这一文化奇观。石门位于褒斜道南口4公里处,亦称“南谷口”,据《鄐君开通褒斜道》和《石门颂》记载,此乃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凿的一段穿山通车隧道,因当时尚无隧道之名,故曰“石门”。古石门洞长约16米、宽4.2米、高约不足4米,是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历时数年,动用广汉郡、蜀郡、巴郡服刑役工数千人开凿而成,是中国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世界史上早已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褒斜栈道和石门隧道的开通,穿越石门南来北往深受其惠的百姓川流不息,加之隧道内无风雨侵蚀之忧,是勒石记事、颂功咏景、抒发情怀的绝佳之地,文人墨客、手艺匠工历经汉魏、唐宋直至明清,两千年间形成了浩瀚的石门摩崖石刻群,有确切记载的近二百品,其中又以被郭荣章先生喻为古拙兼容、饶有意趣的《鄐君开通褒斜道》,隶势劲健、斑斓多姿的《石门颂》,汉隶奇葩的《杨淮表纪》,简古质朴的《李君表》,魏书精品《石门铭》,隶书风范晏袤《山河堰落成记》,以及气势磅礴、妙趣横生的汉魏榜书题刻“石门”“石虎”“玉盆”“衮雪”等十三方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也最为历史悠久,是研究中国最早摩崖石刻文化及栈道文化的精品力作,被称之为“石门十三品”,其因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又被誉为“国之瑰宝”。
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为兴修水利,解决汉中盆地及秦岭南麓浅山区及以下地区50万亩农田干旱缺水问题,保持农业增产增收,国家决定在褒水出南谷口处修建石门水库,其坝址选在古石门隧道以南不足百米处(据说是因此处两山间距离最短造价低,且运送物料方便),正好将褒斜古栈道及石门隧道遗址作为淹没区,这意味着以石门为中心的大量摩崖石刻将面临灭顶之灾,永远被淹没于盈盈碧波之下。我们无法用现代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决策者们的能力智慧,更不能脱离当时实际去评价广大建设者们的诸多无奈,好在经过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及文物工作者再三努力,将其中十三品具有极高历史和研究价值的汉魏石刻整体凿下,并移于古汉台(现汉中市博物馆)得以保护,供游人瞻仰,然而石门隧洞内外壁其余数百方石刻连同石门隧洞遗址则随着水库大坝高耸、下闸蓄水,而逐渐淹没在了高峡平湖之下……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尽享石门水库泽被千里、造福桑梓、丰衣足食、农富民强的同时,是否还记得沉眠于水下的石门与石刻,它们在混沌的水下库底可否安好?是否还有机会向人们述说它们半个世纪的感受和心声呢?
随着中巴车沿褒河西岸川陕公路一直爬升,谷口不远处石门水库大坝已渐渐映入眼帘,只见坝顶上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施工繁忙。中巴车停下后,我们一行人在水库管理和施工人员陪同下迫不及待朝大坝坝顶而去。不一会,在坝顶向右侧库区望去,只见坝前淤积着大量淤泥,呈灰白色状,由于库区泄洪、拉沙、排淤而冲出一条巨大的泥沟,两侧山体上原水位线以下则寸草不生,与绿色山体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抢眼。
“看,那就是古石门鸡头关!”顺着文物专家手指方向,距离大坝以北左前方百米处,一片库底淤泥之上,白色山石堆中耸立着突凸出的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巨石,犹如公鸡的鸡冠,对照现场的古石门洞旧照,我们看到的正是古石门隧洞顶部的鸡头关,却根本看不到石门和栈道遗址,更不见石门石刻的踪影!根据工程人员测算,我们所处的石门水库大坝高程约海拔620米,目测淤积库底裸露高程约为570米,而古石门隧洞底大约位于海拔545米,推算古石门隧洞应位于现空库淤积高度35米以下,所谓寻访石门遗址及石门残余石刻几无可能!
在与文物保护部门和水利及施工方现场商讨中,有人提出可否由人工开挖库底淤泥,让石门隧洞及石门石刻重见于世,也有人提出修建一个水下石门石刻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但经过大家反复论证认为:当年已将位于石门隧洞内及周边的十三品珍贵汉魏石刻凿下搬走,已属不幸之中万幸,至于挖出石门原址难度太大、时机不成熟,这也意味着随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石门隧洞遗址及残余石门石刻很快又将沉没于水底!
那么,既然重现石门石刻遗址已不可能,可否在重建汉中市博物馆新馆时专门建造一个石门石刻复原体验馆,将古石门隧洞及褒斜栈道连同石门精品石刻按原型原大,用现代制景及声光电技术予以复原和重现呢?同时为抢救性发掘石门石刻,利用蓄水前这最后时机,对现有库区淤积线以上部分,两侧山体属于当年连云栈道遗址上未被发现的摩崖石刻,利用无人机技术和专业团队立即着手开展一次溯源普查呢?文物旅游部门的同志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表示已着手开展论证和普查工作。
离开大坝坝顶的时候,我依依不舍,三步一回头,用手机一遍又一遍朝着露出库底的石门隧道上方鸡头关拍照,尽管它早已没有了两千年前的雄伟壮阔,但我知道它代表了石门隧道和石门石刻两千年的精神和智慧,尽管它很快又将沉于库底难见天日,但它们的精神是永恒的,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有朝一日,后人们会用智慧和力量让它们重现辉煌。
沿着人们为旅游开发而重新修建的褒斜石门栈道下山,在大坝西岸石门水库管理局斥资按古石门遗存修建了新石门景观和仿古褒斜栈道,打造出了4A级石门旅游景区,每年有逾百万人前来观光旅游,成为汉中旅游的打卡地和新名片,这也算是对古石门及褒斜栈道另一种形式上的历史重现和情感慰藉吧!
回到汉中,我又一次重读了郭荣章先生的《石门石刻大全》一书,又一次专程到汉中博物馆瞻仰了保存在这里的汉魏石门十三品,一来为古石门石刻长眠水下无法重见天日而扼腕叹息,一来又为当年能将这十三品尊贵石刻保存于世而庆幸不已,更为当年抢救国宝的无名英雄们的不世之功而感恩不尽,正如郭荣章先生所说:“如果没有他们,我们这个时代将犯下一个不可饶恕、遗恨千古的错误,如果没有他们,子孙后代将永远嘲笑我辈的极端愚昧和无知。”
值得庆幸的是,汉中市已决定兴建新的汉中市博物馆,以更好地重现石门景观,同时加大对散存石门摩崖石刻的收集与发掘。更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一大批汉中的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也在不遗余力地投身于石门石刻的研究、收藏与保护,他们中有筚路蓝缕、沥血呕心,集毕生精力写下《石门石刻大全》、八十多高龄的原汉中博物馆老馆长郭荣章;有倾其所有、痴心不改,几十年如一日修复、宣传、开发石门石刻的汉中民间蜀道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郭林森;有多年来致力于石门石刻研究与保护的专家学者梁中效、黄建中、黄宝柱、左汤泉,也有热心支持呵护石门石刻的政协委员何宏斌、卢辉、李辉,他们对石门石刻的热爱必将激励着更多热心人士义无反顾、奋勇前行、无愧当代!
近闻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历时两年多已基本完工,并将下闸蓄水。可以预见,不久后大坝之上依然会波涛荡漾、湖水盈盈,游客们又将泛舟湖光山色之间,体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惬意与悠然!可我最想告诉人们的是,不要忘记湖光山色之下,凝结着两千年前古人智慧的褒斜栈道和石门石刻,连同那倔犟的鸡头关正一起沉于水下,压在混沌的淤泥与褒水之下难见天日。等到下一次水库再除险加固,也许还得三十年或五十年,或许我们中许多人都已不在世,等不到与石门的再次邂逅与重逢!眼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地呼吁,启动“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或许这样,这批“国之瑰宝”纵使身处湖底、无人欣赏,也能散发芬芳、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