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男人,不只是臣服

1958年12月,菲利普亲王与伊丽莎白二世

女性国君身边的男人,无非是丈夫、情人还有大臣。臣服于女王的男人们,要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自几千年前原始人类从母系氏族过渡到以狩猎为主的父系氏族以来,无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家庭生活中,男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女性逐渐回归家庭,担任背后支持者的角色,平民如此,王室亦然。

女性一旦坐上了一国之君的位置,周围的男人都将居于自己之下。男人要想围绕在女王身边,就必须有当好“绿叶”的思想觉悟。

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

连姓氏都丢了:王夫不好当

今年6月,英国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岁寿辰,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二世已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据白金汉宫统计,菲利普亲王身上共有780个头衔,在英国可谓是“一人之下”。

但要做“女王身边的男人”并不简单,菲利普亲王放弃了希腊的王位继承权,在公开场合不能和女王并肩而行。他必须站在女王身后两步远,并要如同臣民一般弯腰行礼,自己子女不得跟随自己的姓氏。为此他曾抱怨道:“我是这个国家唯一一个不能把名字传给子孙的人。”但没办法,因为女王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王国中的任何人首先都是她的臣民,即使是丈夫也不能例外。

跟在女王身后的菲利普亲王

为了维系这段已经持续了74年的“妇唱夫随”的婚姻,菲利普亲王一直以维多利亚女王的王夫阿尔伯特亲王为榜样。他们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异国王子出身,都与女王从少年相识到两情相悦,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

阿尔伯特亲王的最初局面更为艰难。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以前,英国历史上的执政女王寥寥无几,王室里并无为女王夫婿准备的位置和称号。臣民们将他视为一个“偷走了女王的外来者”:阿尔伯特亲王只是一个德国小公国的王子,连向女王求婚的资格都没有。他只能顺从地答应女王的求婚,按照女王的要求远离国事,只做“亲爱的阿尔伯特”。

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

可最后,阿尔伯特亲王成为了英国真正的无冕之王。他帮助维多利亚女王处理文件,接见大臣和备忘国事;他将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室带到了公众面前,打造了全新的王室形象;他发起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极大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威望。在他42岁英年早逝后,当时的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发出了“与其失去阿尔伯特亲王,不如与美国打一场十年战争”的感慨。

在公开场合,阿尔伯特亲王只是女王的夫婿,他心甘情愿地向自己的爱人俯首称臣。但在当时的英国,每位大臣都知道是谁在为这个国家做决定。一方面维多利亚女王生育了9个孩子,母亲的职责让她很难全身心投入国事;另一方面,她也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服从阿尔伯特亲王的决定,将他推到台前作为自己的代表。

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剧照

相比之下,菲利普亲王这片绿叶做得就十分彻底。随着君主立宪制的成熟,当代英国王室只作为国家的象征存在,菲利普亲王自然就丧失了干涉国家政务的机会;加上他本身口无遮拦,在多个场合语出惊人,英国外交部甚至流传这一句话:“亲王大嘴一开,十年外交白搞。”他被女王封为“温莎皇家园林管理员”,真的和那些花草树木打交道,培育的蘑菇和蔬菜还为王室创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同样是“绿叶”,是做在幕后为妻子乃至王国遮阴挡雨的大树,还是做真正安闲无事的“王室吉祥物”?这里可以套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

年轻时的菲利普亲王

争风吃醋的女王情人

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社会赋予女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婚生子,可没有人能够左右女王的决定。如果不能成为女王的夫婿,那么做情人也是一种选择。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位时期被称为英国的“黄金时代”。她终身未嫁,在加冕典礼上为自己戴了一枚戒指,并宣称“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作为“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其实身边从来都不乏追求者: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法国的查理九世、后来的亨利三世以及兄弟艾伦逊公爵,还有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她以自己的婚姻作为与各国周旋的筹码,让英国从边缘小岛成为国际玩家。为了拉拢法国对抗西班牙,她可以拉着矮小丑陋、外号“青蛙王子”的艾伦逊公爵的手,在花园里含情脉脉地散步。但女王的婚姻对整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嫁给邻国的国王或王子就意味着政治上的联合,显然伊丽莎白一世并不想这么做。

电影《伊丽莎白》剧照

女王的芳心或许属于罗伯特·达德利,一位与女王同月同日生的童年玩伴。达德利陪伴着当时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自女王即位以来,达德利就一直在宫廷里相伴左右。

可他只是皇家御马官,没有能够匹配女王身份的地位,而且他家中还有一位妻子艾米·罗布萨特。1560年,艾米·罗布萨特被发现从宅邸内的楼梯上摔下身亡,而当时达德利仍在宫廷中陪伴女王。一时间伦敦满城风雨,但女王仍然直言不讳地承认,如果自己要改变单身的念头,达德利就是最佳人选。

伊丽莎白一世与罗伯特·达德利

在一些重大仪式和典礼上,达德利甚至要“扮演”女王配偶的身份。他去世六天前写给女王的书信,一直被珍藏在女王床头的珠宝盒中,15年未变,足见女王对他用情之深。

与达德利相比,埃里希斯伯爵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男宠”。他和女王相差超过30岁,是伊丽莎白一世晚年的心腹。他们朝夕相处,昼夜不离。如果说女王还想在年轻的伯爵身上寻回青春的感觉,伯爵就只想利用女王的宠爱为自己博得更多的政治资本。这份各取所需的感情注定不会有结果,特别当女方还是国君。1601年,由于战败被女王冷淡的埃里希斯伯爵竟率领家丁谋反,试图鼓动伦敦市民攻打王宫,最后被以叛国罪判处死刑。

电影《叶卡捷琳娜大帝》剧照

情人作为女王身边的男人,本身就是生活的调剂品,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在众多“绿叶”中脱颖而出,有时候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运气。

给女王当臣子

作为国家统治者的女王,自然不能光沉溺于小情小爱之间,围绕在女王身边最多的异性其实是大臣们。女性拥有真正的选举权,至多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在此之前,女王可以说是政治舞台上唯一的女性。对于大臣们来说,不管他们是否真的发自内心向一位女性俯首帖耳,表面上他们还是要低下高贵的头颅,恭恭敬敬地唤一声“女王陛下”。

为女王服务显然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智慧,光凭尽忠职守是完全不够的。和所有女性一样,女王相对男性君主来说更感性,甚至更喜欢听奉承的话。以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为例,格拉斯通和迪斯累利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两位首相,共同见证了大英帝国的辉煌。格拉斯通是一位热衷于研究神学和荷马史诗的“学霸”首相,向女王递交各种详实的报告,但是他僵硬官僚的姿态却引起了女王极大的反感。

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犹太人出身的首相迪斯累利

迪斯累利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犹太人出身的首相,曾经是一位债台高筑的花花公子。年纪轻轻已经写小说的迪斯累利,素有“浪漫王子”的称号,被女王视为最忠诚的首相和贴心的朋友。在他当选首相当天,维多利亚女王在写给自己女儿的信里提道:“迪斯累利先生今天成了英国首相!这个普通出身的人得到认可,是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啊!”

迪斯累利被维多利亚女王视为最忠诚的首相和贴心的朋友

面对女王,迪斯累利深谙沟通之道。他曾说:“人人都喜欢被别人奉承,见到陛下,竭力奉承就行了。”在他第二次当选首相之后,他精心策划了《皇室头衔法案》,把“印度女皇”这个尊贵的头衔赠送给维多利亚,实现了她的女皇梦。而女王自然也投桃报李,回赠比肯斯菲尔德伯爵的头衔,让这个曾经的“小人物”得以进入上议院。

从这个角度看,女王也是女人,在被男性占据的政坛本就孤立无援,这时如果有一片“绿叶”能够自觉站出来,女王在获得安全感和满足之后也会给出相应的回报。

剧集《王冠2》剧照

女王身边的男人看似由于地位悬殊,注定要处于服从和被支配地位。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与国王费尔南多二世之间就是“双王共主”的平等关系。再远一点,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更是心甘情愿臣服于罗马执政官恺撒和安东尼。与女王相处,如果说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要么征服她,给她更好的;要么服从她,给她快乐。总之要让她知道,她是真正的“女王”。

世界君问💡

女性君主是否更靠谱?

作者 | 才宛冬

编辑 | 何任远  hry@nfcmag.com

排版 | 郑张沁兰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