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庙(十九):大道断处,是黄河。
49
据《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在初定河北地区后,想要给河东郡找一个能像西汉萧何那样“定关中”、像东汉寇恂那样“平河内”的将帅之才,来看管住这块“被山带水、四邻多变,天下要地、股肱之郡”的战略要池。
曹操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派谁去,发现自己手下虽然兵多将广但好像真没有萧何那样的人才,于是找来自己的大谋士荀彧商量。
曹操一见荀彧就苦着脸说:“子房啊,奥不对文若呀,我这两天为一件事情头疼得不得了啊,一直拿不定主意,所以请先生您来帮我参谋参谋啊,您看啊,河东郡这个地方是咱们当前以及未来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对吧,这个地方披山带水,就是一个天然的城池啊,地理位置更是重要,以后不管是向西发展还是向南发展,这个地方都要牢牢地守住不能有半点闪失啊,但现在这个河东太守王邑呢我是不太放心,关键他不是咱们自己人啊!何况他在河东还有一股顽固势力支持,虽然表面上听我的,但要是以后咱们出去打仗了这伙人万一在后方给反了那可就不好收拾了啊,先生您琢磨一下看我们派谁去当这个河东太守才能最放心呢?先生你是我的张良啊,你一定要给我找一个萧何,咱们才能搭伙把事业做大啊!”
荀彧闻言微微一笑,说丞相你看你你怎么不早说呢,我早就有一人想要举荐给您呢,这个人姓杜名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举过孝廉,做过司直,据我了解,这个人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是我们当前这个团队里最像萧何的人了,让他去守河东,我想是最令人放心的。
不过前些天您刚任命他去当西平太守去了,现在估计已经在路上了。。。好在他携家带眷的,走得慢,派人快马去追应该能追得上。
曹操一拍脑门说,快快快,快让人骑快马把他追回,我马上就改任他去做河东太守。
于是走在半路上的杜畿被紧急追回来了,去做比西平太守更重要的河东太守。
50
杜畿回到许昌,面见丞相后领了新的任命状,曹操少不了当面叮咛又叮咛,荀彧可能也专门找杜畿深聊了一回,告诉他人生机会来了要好好把握住等等。杜畿拜谢荀彧后就又收拾收拾带着家眷和随从往北赶往河东郡去了。
杜畿一行人从河南许昌来到河南三门峡,准备渡过黄河进入河东地区。
他们来到当时从河南通往山西的最大渡口:陕津渡。
所谓的陕津渡,就是前文提到的茅津渡,在黄河这个大拐弯处分别联通山西-陕西、山西-河南的蒲津渡、风陵渡、大禹渡、茅津渡这四座千年古渡之一。之所以既称茅津渡又称陕津渡,是因为这个渡口北岸是山西平陆的茅城,南岸是河南三门峡的陕县,所以从山西角度称茅津渡从河南角度称陕津渡(虽叫陕津但其实是在河南而不是在陕西)。
茅津渡为什么重要?因为它连接着山西平陆和河南三门峡,也就是古时的虞国和虢国;而茅津渡的背后,是一条从平陆到运城的天然通道,之所以是“天然”通道,是因为这里是中条山的一个隘口,在这个隘口处山势几乎全部断掉了,隘口显得宽阔而平缓,这里自古便修有一条名为张茅大道的通路,这条张茅大道连通了春秋时期中条山南的虞国和中条山北的晋国。
正是这条张茅大道和茅津渡连通了晋国、虞国、虢国,才有了那两个著名的流传至今的成语“假虞伐虢”、“唇亡齿寒”,如果当年虞国国君不借道给晋献公,晋国要去打隔着山和隔着河的三门峡虢国,就要费很大很大的得不偿失的工夫了。
所以反过来也很清楚可见:茅津渡这里是从河南通往河东郡的最佳通道。
于是杜畿一行人挑着行李推着车来到茅津渡口,准备渡河而过后沿张茅大道穿过中条山到达河东郡的郡府去上班。
到了渡口一看,昔日熙熙攘攘的码头却很冷清,一条渡船都看不见,搭手往对岸一望,所有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只见河对岸齐刷刷的一排刀出鞘箭上弓的兵士,少说有好几千人,正严阵以待准备截杀杜畿一行。
正是现任河东太守王邑的手下,他们忠于自己的现任太守,不许杜畿踏入河东半步。
51
于是双方在茅津渡口两岸僵持下来,王邑的人也不过来,杜畿一行也不敢过去。
消息火速报到曹操那里,曹操火大了,说告诉杜畿让他放心,我马上派夏侯惇将军带兵打过去。
夏侯惇驻军离这里还比较远,一时还没过来,有人给杜畿说:“宜须大兵”。
杜畿于是说了一段流传千古的话:
“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讨之不胜,四邻应之,天下之变未息也;讨之而胜,是残一郡之民也。且固等未显绝王命,外以请故君为名,必不害新君。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必伪受吾。吾得居郡一月,以计縻之,足矣。”
这段话里的“固”,便是河对岸带兵守渡口的王邑手下大将卫固。
杜畿说完这段话后,“遂诡道从郖津渡”,一个人乔装打扮以后偷偷地从茅津渡往上游走了一百里路,走到了河南的灵宝县,在灵宝的郖津渡那里渡过了黄河,进入河东郡的芮城,然后一路向北,翻过二十里岭,越过中条山,穿过关羽出生地解州的村子,来到了河东郡府,出其不意地走马上任新太守,然后经过一番充满智慧而又刀光剑影的斗争,稳住了局面,掌握了权力,使河东郡成为曹操一方的稳定势力范围。
在杜畿的治理下,《三国志》记:“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百姓勤农,家家丰实”,把经济搞上去以后,杜畿还进一步亲自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杜畿在任河东太守期间,也未辜负荀彧的眼光和举荐,在几次重大战役中都充当起了萧何的角色,负责后勤粮草的供给保障。比如在211年夏天,曹操率军西征,与马超、韩遂的十万联军在潼关、渭水、蒲津一带对峙,曹军军粮由河东太守杜畿负责。战前马超的判断是“可以在渭河北岸据守,不到二十天,河东粮食用尽,敌军便自行撤军了。”然而直到这场战争打完,曹军粮草仍“余畜二十余万斛”,可见杜畿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卓越才能。
再到215年曹操西征汉中,打张良后代张鲁的时候,杜畿负责从河东派五千人向前线运送粮草,道路难行,运粮艰苦,但五千人无一人退缩逃亡,并且人人都用“人终有一死,不能对不起我们的太守”这样的话来激励自己,可见杜畿的河东太守深得人心已经到了何等程度。
杜畿干了十六年河东太守,把河东打理成当时天下最富裕最安全最朝气蓬勃的先进文明城市:“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52
在河东干了十六年太守的杜畿,后来可能很少再走他当年上任时偷偷走的郖津渡了,即便是回许昌向领导述职,走茅津渡那条路就方便多了,不像走郖津渡还要翻山越岭的。
但郖津渡的大名,虽然现在几乎无人可知,但历史上一点不比茅津渡逊色。郖津与河津、蒲津、茅津同称先秦时期“黄河四大津渡”。
最早它不叫“郖津”,而叫“浢津”。从浢津变成郖津大概是在这渡口处建有了小关隘。
浢津之名,源于浢水,浢水是众多从中条山南麓南流入黄河的中条山河流之一。
《水经注》记载:“河北县有浢水,浢津,其水南流入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浢泉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出中条山南流入大河,一名浢泽,其入河处为之浢津,渡达河南灵宝县。”
浢津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浢津、浢津渡、郖津渡、窦津、陌底渡、陌地渡、王村曲里渡、曲里渡、沙窝渡等。
光绪《山西通志·关梁考》记载:“陌底渡,在县东南四十里,土人名王村曲里渡,即古浢津也。路通河南灵宝县。宋邑令邵伯温筑待济亭于河干,以安行旅。明洪武四年设巡检司。九年,徙南七里,又置批验所,后裁。”
浢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浢水流域是黄河金三角华夏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区域。
(大约是浢津渡遗址,对面是河南灵宝,ph摄)
(大约是浢津渡遗址,对面是河南灵宝,ph摄)
因浢津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末清初,盐运业十分发达,有大批驮运队从解州翻越中条山,渡过浢津渡,南入中原,直抵长江流域,据载民间百姓约有万余人常以扁担为工具,为商贩在此地转运货物,最多为粮、棉、盐和日用百货。
于是从中条山南麓到浢津渡口,形成了长达三十华里的道路街市,人称“三十里浢津街”。
53
三十里浢津街的核心地带,是陌南镇的镇中心。
所谓阡陌,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唐代司马贞著的《史记索隐》中记:“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
陌之端,便是黄河边,称陌底,又称陌南。
陌南镇南通浢津,北接中条,东达大阳,西抵蒲坂,连接三大官运盐路,街市店铺近百家,有饭馆、酒店、药铺、旅店、杂货店、京货铺、当铺、粮油行、花行、估衣行、肉铺、染坊等,属当地商业重镇。
从地形上看,陌南镇东侧是恭水沟壑,西侧是浢水沟壑,南边是黄河悬崖,北边是一路上升的向阳斜坡直到中条山二十里岭的山顶。
所以陌南镇的东、西、南三面易守难攻,而北面,则容易被敌军俯冲攻击。
1939年5月,驻守在陌南镇至二十里岭的是第四集团军的96军177师和独立47旅;与此驻防点呈犄角呼应的是下游百余里外的茅津渡一带,在那里驻防的是第四集团军的38军17师和独立46旅。
第四集团军总计三万兵力,以两点一线的形式共同防守黄河内弯的这百余里腹地,面山背水。
(未完待续)
前文链接:
连载之《猛回头已百年身》
ph社会观察版块:
影评版块:
诗词版块:
-----------ph手记,欢迎批评-----------
广告:一条关于苹果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