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这5种性格特征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幸福和满足

不焦不虑 有趣有益

世界上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文化确实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向外看”,追求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的“成就”;欧洲人民“向内看”,审视内心,向自我发问“我幸福吗?我满足吗?”

幸福和满足,可没那么容易量化。

却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祈盼。

有研究报导说,拥有某些性格特征的小孩,长大以后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概率要高很多。而且,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加以引导,强化这方面的性格。

这些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呢?

1、自制力

2、同理心

3、智商

4、创新力

5、好奇心

研究者们凭什么说拥有这5种性格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幸福和满足?家长又该怎么强化这方面的性格特征呢?

自制力
幼儿园的小朋友坐在椅子上,面前摆了一粒棉花糖。小朋友们被告知,如果他们忍住不吃它,15分钟以后可以吃两粒棉花糖。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抵御住棉花糖的诱惑,换来了“多一粒棉花糖”的奖励。
十几年后,当年“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在美国“高考”中取得的平均成绩比其他孩子高一截,之后的人生过得也更为顺畅。
这就是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跟踪实验。
这个实验本身并不完美,没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可能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拥有强大的自制力。
不过,相信读这篇文章的大部分父母,都曾经亲身体验过自制力带来的满足感——当想减肥的你逼迫自己运动之后、抵御住美味甜食的诱惑之后,当陷入情绪低谷的你有意识地将自己拉出来之后……
“自律给我自由”——keep的这个口号,获得很多人的共鸣。
投射到孩子身上,自律的孩子在学习上更少让人操心,更不容易沉浸于电子屏幕,青春期之后更不容易染上烟酒——这不仅仅是实验数据表明的结果,也是我们的生活经验。
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强化自制力呢?
负责自控力的是大脑的前额叶,这个部位一般在青春期末才发育完全。所以,德国弗莱堡大学行为生物学教授Gabriele Haug-Schnable 认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他的自控力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家长可以从很普通的事情做起。比如,和孩子商量后制定家务计划:每个星期打扫一次房间,或者每天倾倒厨房垃圾。家里有小宠物的,可以指定一项跟宠物相关的任务专门分配给孩子。
科学家认为,在做家务这种繁琐的小事中获得的自制力,会被孩子自然地用在其它方面。所以,我个人认为,家务反而是个比学习更好的“操练工具”。
重要的并非是“工具”的选择,而是制定好的计划必须得到执行。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帮助孩子克服做这些“无聊的事情”的心理障碍。当习惯成自然,奖励便可有可无了。
通过这些家里小事的锻炼,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也更容易接受:社会也是遵循商定的准则来运转的。在社会中生活,他们有时不得不耐心等待并且推迟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间。
这样的“大人”,无疑会比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便沮丧或愤怒的“大人”更容易感知到幸福和满足。
不过,科学家也提醒父母两点:
第一、信守承诺。答应了孩子的奖励不可食言,不然孩子下次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
第二、不可过分严苛。“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而去完成任务,那么孩子便学不会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Gabriele Haug-Schnable)。
同理心
看过很多对同理心的释义,最让我觉得中肯的是,是维基百科上的德语释义:
Empathie bezeichnet die Fähigkeit und Bereitschaft, Empfindungen, Emotionen, Gedanken, Motive und Persönlichkeitsmerkmale einer anderen Person zu erkennen, zu verstehen und nachzuempfinden。
翻译过来,“同理心是一个人去识别、理解、体会他人的感受、情绪、思想、动机和个性的能力和意愿。”
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意愿。
同理心强的人,更容易获得信任,更容易和他人建立联系、维持感情,也更容易准确地认清周围的人和环境。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在一堆烂漫的幼儿园小朋友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往往不是最聪明最活泼的那个,而是最能感知其他小朋友的情绪、甚至还会发自内心去关心其他小朋友的那些“小大人”们。
这些“小大人”们,在家里往往得到了很多情感上的支持。他们的情绪,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还是愤怒,都能够得到家长的接受。
如果一个孩子自身的情绪和感受得不到家长的积极回应,那他很难学会回应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科学家们认为,同理心,一般都是从家庭中习得。换句老话:有样学样。
此外,“同理心是可以训练的。”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学心理学老师Detelv Leutner说。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可以通过游戏模拟,鼓励孩子进入他人的角色,感知他人的快乐或痛苦。(旭乐园园主插播广告一条:很多低幼桌游就是通过“过家家”让幼龄孩子感受游戏中的角色的情绪)
也可以通过阅读或讲故事,带着孩子进入另一个世界,感知书中人物的感受、情绪和动机。(两娃妈插播广告一条:比如《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的绘本,代入感很强,适合和三岁以上的孩子共读)
智商
聪明的人更快乐(吗?)。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大部分家长都不会否认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聪明一点。聪明也许不能避免走弯路,但是走同一条路也许会快一点。何况很多研究也的确证明智商和收入、社会成就之间呈正向关系。
虽然至今没有十分准确的研究结果,但大多数科学家都不否认,智商这个东西,一半靠爹娘,一半靠后天(好像还是靠爹娘?)。
后天哪些因素会影响智商?
纽约大学归纳总结了70多个关于五岁之前儿童智商的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以下三个因素确定会影响孩子的智商:
1、相互朗读(家长读书给孩子听,孩子一旦掌握了阅读,也要反过来读书给家长听)。
2、尽早和其它孩子接触(上托儿所、幼儿园)。
3、母亲怀孕期间和孩子头几年摄入Omega-3脂肪酸。
在有朗读习惯的家庭,孩子智商比平均高出6分(我自己读到这个的时候不禁想,可能这里因果关系颠倒了。很可能是父母智商高于平均值的家庭本身就有阅读习惯。所以这一类研究结果,大伙儿各取所需就好,不可过分迷信。)
尽早接触其他孩子倒是很有道理,因为孩子们从同龄人身上学东西要快很多。
至于第三个因素,科学家们至今也无法解释,只是统计结果很实在地表明了这一点。
另外,和孩子有很多的互动,不管是聊天还是玩耍,都有助于提高智商。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大学的这个研究,也显示有些说法只是“迷信”,没有研究结果可以证明。比如维他命、铁元素、锌元素的摄入可以提高智商、以及幼童学琴可以提高智商。
创新力
我刚看到这一点时,觉得蛮奇怪的。创新力跟幸福感满足感怎么会有必然关系?
原来,创新力并不单指艺术和科学的创新,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雨果奖的获得者、通识教育的倡导者郝景芳也曾经说过不少。(郝景芳谈创新,点击阅读)
面对同一个困难,有些人进入死胡同,一条道走到黑。有些人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同一个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创新力的人,对待生活更为灵活,对待问题更为敏感。
更为重要的是,有创新力的人,更容易面对挫折和失败。
似乎也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思维更活跃,更容易找到应对方案。
父母在家中很容易为孩子创造一个易于培养创新力的环境。秘诀之一,便是德国的教育工作者也经常提到的——“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父母应扮演“伴随者”的角色,而非“发令者”。
“父母可以给孩子划定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孩子应当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基尔大学的教育学教授Petra Stamer-Brandt说,“举个例子,父母应当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内移动家具,自己发明创造家具的新功能。允许孩子使用抱枕、被子等生活用品,搭建自己想要的小世界。提供足够的画笔和纸张以备孩子随时画下自己的灵感。
孩子不必拥有过多的玩具。如果孩子没有发挥的自由和空间,而只是置身于一堆玩具之中,他反而难以抉择,从而宁愿沉浸于电子屏幕之中。”
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没有过人的天赋,我只是极为好奇。”这句自谦的话,也隐含了一个事实。
科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强烈的人,会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要经常面对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这一类人更容易获得快乐、也更频繁地体验成功的感觉。比如,当未知变成已知的那一刻,当不确定变成确定的那一瞬间。
把时间用于探索未知的人,也更不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怨怼他人的怪圈之中。
每一个孩子刚到这个世界时,都自带好奇心,家长要做的,是不要去扼杀它。
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你汇报他所观察的事物时,哪怕是一些让人尴尬的事物,也不要斥责或刻意回避。正面地回应孩子的观察和提问,如果你自己不懂,也可以一起寻找答案。
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探索机会。比如,放手让孩子主导策划一场活动,家长只提供必要的支持,不做过多的干涉。
自制力、同理心、智商、创新力、好奇心——5中性格特征到这里都讲完了。
相对于其它可以量化的“成就”,幸福感和满足感,往低了说,好像有点不思进取,往高了说,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东西。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如果一双儿女的生活可以被幸福感和满足感充盈,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东西值得期冀。鸡汤一点来说,毕竟时、运、命皆不可控,可控的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最后,从两娃鸡汤妈变身回旭乐园园主的笔者忍不住饶舌一句:任何社会学的研究结果,都不十分笃定。新理论推翻旧理论这种事情时刻都在发生。所以,这篇文章提到的五个会提高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性格特征,各位读者也只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各取所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