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秃有救了?《自然》最新发现:最简单的办法,或能让你重获浓密头发
图片来源:pixabay
人到“中年”,总是希望有些东西多一点,再多一点,尤其是头发多一根都是极好的。但是,生活的压力总是在无形之中给我们进行脱发手术。《自然》的研究再一次确认了压力会导致脱发,而皮质醇(酮)这类压力激素,简直是毛发杀手。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头发,减压刻不容缓。
毛囊的健康程度,对头发的数量(换言之,头发茂密程度)至关重要。它们看起来就像一条嵌在表皮下的通道,并且一直延伸到了真皮层。整个通道中遍布着各种关键的结构:毛囊最下端是真皮乳头,其中含有毛细血管,可以为毛囊中的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而毛囊通常还含有特殊的内根鞘和外根鞘,连接着皮脂腺之类的附属结构。这些区域出现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毛发的质量。而毛发破顶而出的关键,就在于毛囊中的一个小宝库——位于毛囊中部的一个隆突状结构(bulge)——这其中含有大量毛囊干细胞。
绿色那一块就是含有毛囊干细胞的隆突状结构。(图片来源:Kursad Turksen.Developmental Cell)
无论你是脱发还是头发浓密,毛发都遵循着一个生长周期,依次经历生长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和静止期(telogen)。当然,不同的毛囊经历的状态可能会不同,但生长期的毛囊越多,头发就会看上去越茂密。如果大批毛囊因为外力或者内因,迟迟处于静止期,例如本该促使毛囊生长的毛囊干细胞得不到激活,那么头发就长不出来了,这种现象持续发生,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秃顶。
就目前已发现的毛发生长机制来说,毛囊干细胞会在生长期的早期被激活,并开始增殖。这一步开始之后,毛囊组织就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也会正式启动毛发制造工厂。以此为基础,毛囊各方结构也进入制毛状态,毛发开始冒出头皮。而当更多的毛囊走向生长期,它们就能帮助我们建立毛发大军。只不过,这一过程非常容易受到体内因素的影响,其中压力、激素紊乱更是经常被提及的负面影响因素。
当然,这一类的传闻的确不是空穴来风。《皮肤学药物杂志》的一篇论文曾总结了许多与压力相关的脱发情况。静止期脱发就是一种由急性或慢性压力引起的毛发疾病,当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一定比例的生长期头发快速向静止期过渡,从而引起弥漫性脱发。而很多小鼠实验都不约而同地指示,压力会抑制毛发生长,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压力激素皮质醇(小鼠体内为皮质酮)。比如,过高的皮质醇水平,可以使得皮肤的组分透明质酸和蛋白聚糖的分解速度上升40%。
压力确实导致掉毛
既然皮质醇有可能是脱发的罪魁祸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产生这种激素的根源去除。那么在小鼠中执行肾上腺切除术就能完美实现这一目的。《自然》的一项新研究就建立一批这种模型鼠,哈佛大学的许雅捷团队发现切除肾上腺对毛囊的影响非常明显。首先,没有了肾上腺,小鼠的毛发静止期要比对照组更短,并且差距达到了几倍,对照组毛囊的静止期平均在58天左右,没有了肾上腺,静止期猛降到11天。
另外,原本只在生长期早期才增殖的毛囊干细胞也变得更加坚挺,一般它们在生长期的中期就逐渐偃旗息鼓了。结果没了肾上腺,直到生长期的后期,研究者还能在隆突区和外根鞘上端找到在增殖的毛囊干细胞,而且该时期,这些小鼠的毛囊也要比对照组更长。
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喜闻乐见的画面也接连上演。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进入了静止期的毛囊会非同步地走向生长期,也就是看起来断断续续的,有的毛囊醒了,有的毛囊还沉睡着。但没有肾上腺的小鼠,毛囊异常的活跃,这些毛囊完全按耐不住不断生长的冲动,休整不到两星期,又再一次同步地出动,开始集体进入生长期。
16个月里,这些实验组的小鼠足足走完了10个毛发生长周期,而对照组小鼠才走完了3个周期。而且,所谓“随着年龄增长毛发就留不住”的定律也被击破,生存了17~18个月的小鼠,毛发静止期的时间比1.5个月的年轻小鼠还要短。
与假手术(Sham,对照组)相比,切除了肾上腺(ADX)的小鼠,毛发周期明显要更多。
压力激素作祟
当然,肾上腺不只是会分泌压力激素皮质酮,像兴奋和恐惧时会分泌的肾上腺素,帮助肾脏进行再吸收的醛固醇都来自这个地方。但是,从作者给出的数据来看,肾上腺切除术之后,激素水平下降得最明显的就是皮质酮,在实验组小鼠体内,皮质酮已经变得几乎无法检测得到。
而他们最终确定这种压力激素是脱发元凶的手段也非常简单:直接给小鼠提升皮质酮水平来检测这种压力激素对毛囊的影响。当正常野生型小鼠通过饮用水摄入了额外的皮质酮,尽管短期来看没有什么变化,但时间一长,它们的毛发生长就开始出现异常,毛囊静止期不断变长,这种情况和小鼠衰老过程非常相似。皮质酮对毛囊的负面威力还不局限于此,即使是切除了肾上腺的小鼠,摄入皮质酮也可以让它们的毛发生长优势一去不复返。
实际上,毛囊长期处于静止期,导致毛发生长不出来是表象。而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还是出在了毛囊干细胞上。此前的研究已经确定,像真皮乳头等围绕在毛囊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可以影响毛囊干细胞的活性。而作者发现,如果在这些细胞中,去除掉皮质酮的受体,那么就同样可以获得肾上腺切除的效果。由此可见,皮质酮是通过作用于真皮乳头等成纤维细胞,进而影响了毛囊干细胞。
当肾上腺切除小鼠没有了皮质酮,毛囊干细胞的许多基因表达都开始变化,尤其是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相关的基因开始上调,整个毛囊大军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不过,如果给它们补充一些皮质酮,这些基因就开始恢复成正常水平了,足以见得皮质酮对毛囊干细胞的活性有举足轻重的关系。
而具体来看,真皮乳头细胞的Cas6基因堪称“抗压护毛”小能手,它的高度表达往往和抗皮质酮能力呈正相关,有了高表达的Cas6,毛囊干细胞可以在生长期后期持续保持高度增殖性。有了Cas6,即使有皮质酮的存在也不怕,因为CAS6蛋白可以延迟压力激素的作用时间,让毛发享受更长的生长期时光。
肾上腺(Adrenal gland)分泌的皮质酮(corticosterone)会作用于真皮乳头(DP),以此影响毛囊干细胞的活性。而Cas6的表达能阻止这一过程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小鼠遭受压力或者提升皮质酮的时候,真皮乳头中的Cas6是会主动下调的,而如果设法在这些细胞中恢复Cas6的表达,压力造成的副作用也就消失了。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药剂可以激活真皮乳头的Cas6表达,那么我们只需在压力极大的时候使用一点,就能保住我们的毛发江山,再大的压力也不怕了。
《自然》的这项研究再次佐证了“压力让人脱发”的说法。现实中,我们还做不到给真皮乳头给过表达Cas6基因,而为了头发去切除肾上腺明显也不可行(不会真有人这么想吧……)。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一头浓密头发最好的办法还是学会减压,降低体内压力激素的水平。
不过,如果你是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比如脂溢性脱发,那么秃头的机制就可能和压力—毛囊干细胞这条通路不一样了。一旦你并非因短暂压力过大出现脱发,还是建议你前往医院,向医生咨询正确的解决办法。
撰文:杨心舟
原始论文:
Corticosterone inhibits GAS6 to govern hair follicle stem-cell quiescenc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