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面具赏析
丹族象牙面具 谢燕申 非洲艺术博物馆藏
丹人主要生活在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亚之间的边界地带,周边邻居有威人、克兰人和格雷波人等。丹人村庄由一个首领和一个长老议事会管理。此外,还有男性成立的秘密社团,用以强化社会行为规则,并对年轻人进行启蒙教育。
面具作为丹人丛林精灵的化身,依据不同的造型,被整合到统治政治和宗教生活的等级体系中,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戴面具的人在村子里享有很高的地位,任何人不尊重面具都是对社会和宗教犯下的严重罪行。这件面具为象牙雕琢而成,眼部覆以红色织物,脸部周围穿插、拴绑、粘合有六根小的象牙,下部垂有数条贝壳链饰,末端系有铜质铃铛,与威人的面具有所类似。这件面具在装饰上虽然充满力量与神圣,但是在面部表情上却并不令人畏惧,反而给人一种自然温和的印象。由于丹人有数十种不同类型的面具及其变体,一旦脱离了它们的表演环境,就很难确定面具的功能。但这件面具在材质和装饰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表明它更可能是代表一个村庄的面具,应用于协调处理各种社会冲突,或者可能与防火有关。当然,也不排除雕刻家在20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再创作,这种情况在中外博物馆的收藏中也并非新奇。
格雷波族抽象面具 谢燕申藏
格雷波人居住在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亚边境的森林地带,属于克鲁(Krou)语系的几个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没有任何与波罗(Poro)会社有关的结构,而是服从于一个被称为波迪奥(Bodio)的首领。
格雷波人制作三四种基本类型的面具,可能部分受到丹族等邻近民族的影响,在风格上差异较大。其中既有偏于自然主义风格的双角女性面具,也有抽象化的板状凸眼面具,还有就是介于二者风格之间的一种面具。在这里出现的两件面具,在造型上各具特色,但我们还难以判定其准确的用途,在更大程度上可能是作为丛林精灵及力量的化身,用于在战争中恐吓敌人,出现在战士的葬礼上或者解决宗族之间的仪式冲突等方面。
抽象风格的格雷波面具,最突出的特征是管状的眼睛。其实这种眼睛并不通透,佩戴者还需要通过面具鼻子周围的孔洞看清外面的世界。为什么要在面具上表现这么多对奇特的眼睛?也许最终还是为了强调眼睛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能够穿透事物表面而直抵未知的精神领域。是一种将无形的意念转化为有形的具体形式,从而更加强化了视觉的洞察力和面具的艺术表现力。人们普遍认为这类面具影响了毕加索著名立体主义雕塑《吉他》的创作。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外来基督教的传播和本地的反圣像崇拜,这类格雷波面具大多被销毁,残存的一些也不再具有仪式功能,而成为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伊多玛族面具 谢燕申捐赠国家博物馆收藏
伊多玛人生活在贝努埃河和尼日尔河的交汇处,他们以农业为主,种植山药、小米和高粱等农作物。祖先在伊多玛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死者的复活是他们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伊多玛面具的典型特征是特定形状的疤痕、张开的嘴和顺滑的发型。但这件面具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头顶及头部两侧有三个佩戴貌似西式礼帽的人面形象,五官造型并没有过多的细节刻划,而趋于几何形体的概括简洁。主体面具在轮廓和细节造型上相对要更加平衡、完美和精致。一条呈波浪状的优美曲线将头发和面部区分开来。头发上并列分布三个类似饰物或者发髻的环形凸起,一只如鸟喙一样的形象从中向下探出。面部前额宽阔饱满,眉毛阴刻手法娴熟而具有粗细变化,从凹陷的眼眶中凸出的两只眼睛倍显深邃。眼睛和嘴下部装饰有划痕图案,包括太阳穴上那一排非常明显的的民族标识。伊多玛面具有多种形式和风格,其中有来自邻近伊博族的互相影响。
伊多玛人的宗教注重对世系祖先的尊敬, 会广泛地为逝去的先人举办葬礼,而他们的面具也大多与葬礼和社会控制有关。这件面具或许也是作为祖先或者祖先精神的显现,象征着他们进入了活人的世界而发挥各种正义的能量。而在葬礼仪式中的面具表演,也体现了伊多玛人对其先人及其历史的追忆,是巩固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喀麦隆玳瑁面具 谢燕申藏
这件特殊面具是用玳瑁的壳作面部,其他五官是用黄铜铸造而成,然后用某种材料与玳瑁粘合在一起。头顶站立的两只象被认为是喀麦隆皇家动物,代表权力和影响力,也暗示着象的力量和破坏力。两只象体型相当,但鼻子一伸一卷,反映了雕刻家在对称平衡的构图法则中追求细节的变化。面颊的两条鳄鱼张开大嘴,可能代表着强大的对外实力。贝壳是喀麦隆面具中常见的装饰,是财富的象征。
就艺术上而言,弯曲而灵动的眉毛,薄眼睑的半弧形眼睛,类似于太阳光芒般的瞳孔,骨节突出的鼻子,裂开的大嘴,以及雕琢精细的胡须,形象的塑造非常简洁概括而富有生命力,具有线条的节奏美感,加之以昂贵的材料和特殊的动物装饰,传达出的是一副充满力量而又极其生动的面部视觉印象。
这样的面具可能用于喀麦隆皇室赞助和举办的各种体现特权、威望和尊敬的仪式和活动中。
门德族面具 谢燕申捐赠国家博物馆收藏
塞拉利昂的门德人,以带有褶皱脖颈的黑色盔式面具而著称。这些面具来自于桑德(Sande)协会,该协会主要负责教育女孩并引导她们成为真正的女性。
这件盔式面具的造型和颜色,不同于我们常见的门德族典型面具。在造型上更加简洁概括,雕刻手法朴拙有力。面具顶部两侧的排线代表门德族妇女的传统发型,也是有序文明生活的标志。饱满的额头,轻盈灵动的眉毛,两面厚实的眼皮下面镂空的代表眼睛的小孔洞,以及细腻平滑的脸颊和极其小巧的突出的嘴部,都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淡然之美。
此类面具在当地被称为“Bundu”或“Sowei”面具,代表着桑德会社的女性创始人,也形象表达了门德族关于女性美的理想。它虽然是由男性制作,却是非洲大陆极少几个由女性佩戴的面具之一,主要用于桑德协会的入会仪式、割礼、葬礼及其他重要的社会活动,以此彰显妇女在当地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力量。
图夏尼族面具 谢燕申捐赠国家博物馆藏
位于布基纳法索西南部的图夏尼族只有少量的动物形态的面具,被称为“Loniaken”,是部族所有青少年参与的在结婚前每年举办两次的Do或Lo仪式的一部分,男孩(而不是女孩)被赋予新的秘密的名字,这些名字与鸟类或者野生动物有关,代表着氏族图腾的守护精神。大约每四十年,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入会仪式,已经入会的人员都要参加。这件极其精美的犀鸟面具,表面密布的色点装饰,产生了独特的视觉肌理效果。从欧洲传入的铜钉,锯齿状的铁皮,与红豆等其他镶嵌物排列成有序的图案装饰,疏密有度,增加了面具的美观性。面具周围的孔洞主要是用来拴系长长下垂的草绳,也可以部分地遮盖佩戴面具的人的身体,遗憾的是这部分构件在流传过程中全部遗失。
普努族面具 谢燕申捐赠国家博物馆收藏
这件普努族人物顶饰非常罕见。从表面痕迹来看,原先应该涂满白色。白色是祖先世界的颜色,是在葬礼和纪念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颜色,也是纯洁和精神力量的象征。面部五官雕琢虽然不如常见普努族面具的精致细腻,但显得大气舒展,尤为传神。特别是头发的表现,能够随着块面转折而呈现出富有活力的律动感。人物双乳微翘,双手捧孕腹,力量重心汇聚于代表生命之源的肚脐处,让人感受到了内在流动着的生命气息。
常见的普努族面具主要是作为祖先灵魂的象征,出现在在葬礼庆典期间举办的假面舞会中。这件顶饰是否也是同样的用途,还有待考证。
乔克维族面具 谢燕申捐赠国家博物馆藏
这可能是一件用于捕获巫术或震慑邪恶力量的神秘面具,显现出来的强烈攻击性令人不寒而栗。该面具五官处理简洁概括硬朗,白色玻璃片镶嵌的眼球,与乌黑的瞳孔、眉毛、嘴唇,以及错落的红色牙齿,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慑。狰狞的面具头顶雕有类似猫科动物的神秘形象,身体紧绷,似乎随时会一跃而起。颈下铁链上拴有增强法力的动物上颌骨。而强有力的动物双角,被钉子捆绑的铁锁,可能代表一种捕获异物的能力。原本面具头顶饰满鸡毛,可惜被曾经的拥有者全部拔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面具的视觉冲击力,但仍不失一件难得的收藏品。
鲍勒族面具 谢燕申捐赠国家博物馆收藏
鲍勒人的戈里(goli)化妆舞会,主要是在庆祝农业丰收仪式,重要人物的接待和葬礼等场合举办,整个村庄的人都会参加。在舞会中,人们除了唱歌、跳舞、喝棕榈酒,还有四对不同类型的面具依次出现。
这件面具是戈里面具系列中等级最低的,被称为克普尔克普尔(Kplekple),会在舞会的黎明时分、下午和晚上短暂出现。面具表现为一张扁平的脸,周围环绕有凹刻的三角形装饰,使人联想到太阳及其光芒。额上的月牙可能与农耕时节相关。两只被染成黑色的豆状眼睛,因为表层被磨损而变得栩栩如生。嘴部为矩形,露出两排方方正正的牙齿,与圆圆的眼睛之间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而面具在熏染颜色的基础上历经使用而形成的类似于金属的质感,无疑也增加了它的魅力。
伊博族面具 谢燕申藏
伊博人拥有数量众多的面具,大多是作为死者灵魂的化身。但是这件面具可能是表现伊博少女精神的一件面具,被伊博人称为Agbogho。在丰收节日等庆典上,男性佩戴着这样的面具,通过模仿女性行为的舞蹈来取悦观众,有的舞者会戴着假乳房,以揶揄那些想要结婚的年轻美丽的女孩。面具的白色底色,突出的嘴,高高的鼻梁,涂成黑色的拱形眉毛,圆形的前额装饰,以及脸颊的划痕图案,表明它可能来自伊博北部的一件面具。面具在形象上是令人肃穆而沉静的,这与具有热烈气氛的表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乔克维族面具 谢燕申藏
乔克维分布在安哥拉东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和赞比亚的大片地区。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乔克维作为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民族,以雕刻供奉祖先的大型雕像而闻名,其中很多为酋长、首领或者皇室人物,也包括他们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雕刻。
面具在乔克维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很多面具已经主要用于娱乐表演,戴着面具的流动演员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靠演出时收到的礼物生活。其中最受欢迎的娱乐面具是能够带来繁荣的奇洪戈(chihongo)面具和他的配偶普沃(pwo)面具。普沃(pwo)形象的面具,代表一个鼓励生育的女性祖先。额上经常出现的交叉划痕,通常解释为一种舶来的葡萄牙基督十字的版本。十字图案一直是在安哥拉考古遗址的岩石雕刻和绘画中被发现。 这件普沃面具虽然也同大多数此类面具一样,混合了风格化和自然主义的面部特征,但在细节的塑造方面更为精致,五官之间的形体起伏变化极其丰富,雕刻手法也非常细腻,体现出了很好的空间感。
这种面具出现在有利于生育的各种仪式舞蹈中,由一个模仿女人跳舞并教她们优雅举止的男人携带。当佩戴者死后,由于恐惧心理,面具经常被埋葬。
比交勾族面具 谢燕申捐赠国家博物馆藏
比交勾人居住在几内亚海岸附近的比萨格斯群岛。他们大多数人信奉万物有灵论,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动物面具,这些面具以一种逼真的方式表现了海洋动物,河马,鲨鱼,或者像这个面具一样的牛的形象。 这些面具分别归属不同的年龄等级和社会地位。在入会仪式之前和之后的各个阶段,由男孩和年轻男子佩戴舞蹈。
牛作为非洲最为重要的动物之一,也在比交勾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说是在15世纪晚期,葡萄牙商人将驯养牛的方式引入当地,从而牛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至少和传统的捕鱼方式一样。比交勾人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牛面具,在克里奥尔语中被称为vaca-bruto(意为“野牛”),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年龄等级。这件自然主义风格的牛首面具可能为第三年龄层次的人所使用,被称为杜恩贝(dugn’be)面具。它有一个宽阔有力的头部,一对真正的角,额头、下眼睑和面部中线上装饰有铜钉,唇部钻有孔洞。在仪式中,男子们会佩戴这样的牛头面具,通过模仿牛的攻击性行为,以唤起野生动物的力量和它们的特性,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与大多数非洲民族不同,比交勾人没有专门的雕刻师,每个家庭都可以制作自己的面具。除了仪式场合外,现在它们也出现在世俗场合,如纪念历史事件的日子,以及重要人物的来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