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73章)

743年入冬以来,长安城还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雪,但却随时像要下雪似的。这不,这些日子以来,长安上空日日都是阴云密布,寒霾笼罩,气温骤降,寒意袭人。

李白身披银灰色大氅,骑着白色骏马从长安街头疾驰而过。呼啸的北风直直从大氅里灌了进来,李白不由打了一个寒颤。不知为何,长安的冷不仅冷得刺骨,更冷得刺心,让人有种钝刀子割肉般说不出的难受,真还不如来一场暴风雪叫人痛快!

幸好经过前面的路口,再一个拐弯,便进了西市的南门。虽然店家因为怕冷都紧闭门户,但各种香料的气味混合着酒香肉香脂粉香似乎依然从门户的缝隙里透了出来,弥漫在西市的每一条街巷上,让立在寒风中的李白精神为之一振。

一想到玉真公主自看过《辋川集》后就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一想到玉真公主已有好些时日不想见他了,他心里便莫名的烦躁。此时此刻,他太需要好好灌上几壶热酒了,不仅暖暖发冷的身子,更要暖暖发冷的心!

当李白熟门熟路踏进一家店面不大的酒肆时,马上就有一位伙计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这般冷的天,客官们都不愿出门了,还是谪仙人眷顾小的生意……”

不待伙计再说下去,李白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指了指楼上临窗的雅间道:“还是老规矩,先热三壶五云浆,再热热地烤一盘上好的鹿腿来,再随意上些小菜,须越快越好!”

“好嘞!”伙计忙领命而去,心头暗乐,看谪仙人这架势,今日定又不醉不归了!

仿佛算准了时间似的,当浓香扑鼻的鹿腿刚摆上李白面前的案几时,贺知章便施施然来了,李白忙起身让座。贺知章哈哈一笑,随手脱下狐狸毛的斗篷,深吸了口气道:“小老弟,便是冲着这鹿腿,老夫也要来上一来!”

贺知章自称“四明狂客”,学富五车,旷达不羁,好诗、好酒、好交友。虽然比李白年长42岁,却对李白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忘年交。两人常在一起喝酒豪饮,有一次,贺知章请李白去长安东市一家最大的酒肆喝酒,从午后一直喝到晚上,酒壶见底,杯盘狼藉,但两人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店小二告诉贺知章酒资已尽,不料,贺知章哈哈一笑,随手解下腰间佩带的金龟袋充当酒资,把李白感动得继续痛饮了三大杯,大醉而归。

“贺大人,今日小弟带足了酒资,不用劳烦大人解下金龟了,咱们尽管放开豪饮,一醉方休才好。”李白拎起酒壶,为贺知章和自己各满上一大杯五云浆,一口气灌了下去,“冬日里喝这热乎乎的五云浆,真是再好不过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下去,从长安诗坛聊到长安画坛聊到长安书坛聊到长安乐坛,仿佛聊天便是最好的下酒菜。忽然,贺知章放下竹箸,叉手看着李白,一脸关切道:“小老弟,老夫怎么觉得,你近来好像不大高兴?这喝酒的架势,也像是喝闷酒。”

李白一怔,随即摇了摇头,故意掩饰道:“哪有什么不高兴?可能是对宫里的生活有些厌倦了罢。来来来,咱们继续喝酒!”

“也是,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写讨皇上欢心的诗,确实难为你了。今日咱们老哥俩喝酒,你尽管写你喜欢的诗句来,且让老夫听上一听!”

李白胸中似有块垒,正想有感而发,听贺知章如此一说,便张口即来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好一个'东方渐高奈乐何’,咱们今日有酒今朝醉,管他东方渐高否!”贺知章举起酒杯,和李白痛饮了一杯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长长叹了口气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古往今来,醉的何尝只有吴王和西施?”

李白当然明白贺知章的言外之意,身外太子之师,贺知章知道太多皇上、太子和李林甫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他这一声叹息里,似乎隐隐透露了他对大唐、对皇上、对太子的担忧……(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他是李白真正的伯乐,“谪仙人”的称号因他而来

    天宝元年(742年),长安酒馆,有两个酒瘾上头的人准备好好喝一场. 大概是命运的安排,让这两个同样爱喝酒爱写诗,甚至到初到长安的年纪都差不多的人,在同个地方相遇了.他们互相切磋"诗" ...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金鱼袋是怎么回事儿?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金鱼袋是怎么回事儿?

  • 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

    文 | 有书不雨亦潇潇 · 主播 | 阿成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公元744年,当时的大唐正值盛世之巅,四海豪杰都梦想着跻身长安,求一世功名. 然而,一个在长安生活了近五十年的老人却嚷嚷着要 ...

  • 少小离家86岁还乡,他用一生写就一首乡情诗,注定青史留名!

    "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他用一生写就的乡情,注定青史留名!酒鬼贺知章的真性情:"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1/酒中八仙我为首 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一首<饮中 ...

  • 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贺知章的家乡在浙江萧山.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句故乡小儿的笑语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