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一上联:“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下联: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经典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组成的重要一部分,上千年的历史沉淀,起源于五代,却受到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和喜爱,成了才子们日常最热衷交流的方式之一,言简意深,形式多变,可长可短等特点,因此,一副上佳的对联,可媲美一部鸿篇巨著,令人看后回味无穷,乐趣颇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江西有个秀才,姓林,人称林秀才。这秀才自恃读了几年的书,为人非常的狂傲,对那些没有读书的人,总要冷言嘲讽,且常常在人前显摆自己的那点墨水,一听说哪里有个读书人学识很高,那他总要去找人家比试一番方才罢休。
这天,林秀才来到了一所学堂前,他听说了学堂里有个私塾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服气的他,就找上门来。林秀才一到学堂,走了进去,只见一群学堂正在玩游戏,不顾一切的他,大大咧咧的往里一站,大声说道
上联: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
林秀才这上联运用的是一语双关的手法,稻粱菽麦黍稷指的是古代6种日常主食,联中将它们称为杂种,同时也是骂人的意思,先生一则指的是6种主食哪种主食先生长,也意指私塾学堂的教书先生。
那一群正在玩耍的学童一听林秀才的上联,纷纷愣住了,不知如何应对,林秀才环顾了一下,看到没人能应对,心中顿时别提有多得意了,脸露出鄙视的眼神。
正当林秀才还没得意片刻,不知道从哪里走来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学童,走到了林秀才的面前,把小胸脯一挺,伸出大拇指,很神气的对道
下联: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
那小学童的下联对的很巧妙,同样是一语双关的手法,诗书易礼春秋是古代的几部大成的书籍,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乐府,周易,春秋,联中的正经,一则指的是,这些集大成的书籍,经书,二则指的是,李秀才狂妄,没读几年书,就装正经,而老子,一则是指道教的创始人,一则是骂人的意思。
上下联虽然针锋相对,对仗工整,非常的巧妙,不失为一副上佳的绝对。林秀才一听小学童的下联后,顿时脸色异常的尴尬,青一阵红一阵的,无奈连个学童都应付不来,于是,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一时,惹得学堂的那些小学童纷纷大笑。
自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任何时候,不管自己多大的成就,都要懂得谦虚才是,因为你不知道,哪天正当你在得意的时候,背后却出了多少比你厉害的人,低调一些总是好的。
如您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煮酒侃历史】每天与你分享原创的历史趣事,欢迎关注,点赞,谢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