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147:缴械投降 范雎请罪

接演前文。在秦昭王逼死白起之后,他再次派出了郑安平王龁在邯郸附近和诸侯联军作战,并且在汾城设立了军事基地,以支援前线的作战。

狼烟四起,人喊马嘶,战争仍在继续。

虽说此时的秦国是兵力强大、装备精良,但是有一个问题却是致命的,那就是缺少将才。尤其是在白起死后,秦国更是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局面。

而就在这个时候,范雎又向秦昭王推荐了一个人,此人乃是他的好友王稽,于是王稽走马上任,作为了汾城的军事长官。然而,战场形势并没有因为秦国的这次军事调动而发生任何的变化,赵、楚、魏三家联军的协同作战,是屡次击败秦军。

在一次次的交锋当中,久经沙场的王龁是尚能应对的,可是郑安平却有些招架不住了。在一次对战当中,郑安平是被重重包围,他见突围无望,竟然带着两万多兵卒缴械投降了。

∆ 奋勇杀敌

郑安平这么一搞,那在咸阳城内的范雎就坐不住了。要知道,按照当时秦国的律法,政府官员如果是作奸犯科,那所推荐的人是同罪的。而秦国对投敌叛国的处罚更是灭三族,因此按照当时的律法,那范雎是要被灭三族的。

想那范雎是何等聪明之人,没等秦昭王来问罪,他马上自个儿跑去承认错误了。这人呐,就是这样,你要是等着事情来,等事情来了往往已经难以控制了;可是要是推着事情走,那结果也许是可控的。俗话说,人无完人,这谁还没有失误的时候呢?何况人家范雎还主动地承认错误。其实啊,秦昭王也没有想把范雎怎么样,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全国人民有谁再敢议论郑安平之事,杀无赦。”除此以外,秦昭王还送给了范雎大量的财物,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我对你范雎仍然信任。

应该说,从上面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秦昭王还是范雎,那都是识大体的,不想因为郑安平而伤了和气。真是应了那句话啊,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就在秦昭王和范雎都在尽量回避郑安平这件事情上的时候。前线又来了一个消息,而且,这个消息在范雎的伤口上狠狠地撒了一把盐。

之前我们说过了,前线的王龁日子不好过,但是,好在王龁的军事经验丰富,虽然是多有损兵折将,但是家底还在。可范雎的好朋友王稽就没这么幸运了,在一次作战当中,他被联军围得是水泄不通,眼见是突围无望,这王稽啊,效仿郑安平,竟然乖乖地缴械投降了。

∆ 征战沙场

在这儿啊,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这秦国将领王龁,统兵打仗的能力虽然说比不上白起,但绝对不是一个庸才,那毕竟秦国征战这么多年,他是久经沙场,而且在白起身边也是学到了很多的本领的,那如此了不起的一个人,怎么屡战屡败呢?

我们从用人的角度可以看出,秦相范雎是有私心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范雎所举荐的人才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就是恩人,而秦昭王呢,也不加考核,是一概录用。要知道,军事那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学问,可不是随便谁都能领兵打仗的。真正的将才大多是行伍出身,一辈子就是混迹于沙场。所以,像郑安平、王稽这样的人,那怎么可能打赢仗呢?况且,人家王稽和郑安平那可是范雎的嫡系,平素里自然是高高在上,而且并不把王龁放在眼里,打仗卖命的事一定是你王龁的,领赏享受那自然是王稽和郑安平。

在这样的环境下,王龁怎么能够全力杀敌呢?况且,白起的死,对王龁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战功赫赫的白起将军,都落了如此的下场,那我王龁又该如何呢?

我们再来看这联军方面,魏军统帅信陵君那首先就是一个军事专家,更可怕的是,他还有一帮由手眼通天的门客组成的强大智囊团,那其中啊,也不乏一些精通兵法、深谙战争之道的高手。这如此看来,貌合神离的秦军面对着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联军,这个仗,那真是不太好打。

(0)

相关推荐

  • 范睢“铁三角”的全面瓦解:源起白起之死,关键在报恩方式出了错

    春秋时代,范氏家族曾经在整个东周都享有盛誉.晋景公执政后,提拔士会担任中军主将,并让他兼任太傅,成为红极一时的重臣.因为士会被封范邑(今山东甄城东北六十里),以此后裔得氏,号称范氏.晋国长期称霸东周, ...

  • 战国271 邯郸解围——秦军落荒而逃

    邯郸城下,秦国人最担心的事情最后还是发生了.楚国和魏国两路大军很不客气的从背后包抄了过来,形势显然对秦军极为不利.当然,邯郸城内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被围了快两年了,城中能吃的早吃完了,别说粮食了,现在已 ...

  • 此人首创“远交近攻”,堪称秦国一代名相,如今却还有成语在骂他

    要说范睢是秦国一代名相,估计没有人会有争议,因为他建议秦昭襄王收回宣太后和秦国四贵的权力并对山东六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各个击破,才有了大秦的后来一统天下.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也给 ...

  • 战国系列150:平原君摘冠请罪 信陵君风头无两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邯郸之战的失利,是秦国兼并天下过程中一个重大的挫折,它不但使得秦国丧失了几年前辛辛苦苦积累的优势,还间接地造成了白起和范雎的黯然退场.在之后的数年里,秦国都不再有能力发动大 ...

  • 战国系列148:人无千日好 花无百日红 范雎淡出历史舞台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秦军前线的连续失利,使得秦昭王是面色铁青.怒目群臣.这百官呢,也个个是蔫头耷拉脑,其中,范雎的日子最不好过.为什么呢?因为啊,他是整个邯郸之战的主要策划者,并且很多的将帅都 ...

  • 战国系列137:抱薪救火 密会范雎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在上一期咱们讲到,长平之战,白起是大破赵军,坑杀降卒,直接把赵国人打到了崩溃的边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前这鹿死谁手还真是有悬念的,可是在长平之战之后, ...

  • 战国系列126:秦王与范雎的密谈

    接演前文.上期咱们讲了,这范雎一封书信引起了秦昭王的重视,马上把他请到宫中详谈. 而当范雎说出了"远交近攻"这四个字的时候,秦昭王是为之一振,他似乎隐约感觉到一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 ...

  • 战国系列125:范雎献策 远交近攻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在上期咱们讲到,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这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那就是范雎.然而在刚到咸阳的时候,化名张禄的范雎却没有受到秦昭王的重视. 公元前270年,阏与一 ...

  • 战国系列160:嫪毐入后宫 解仲父之困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想当年齐桓公为了尊重管仲,称管仲为"仲父".而在年仅十二岁的嬴政口中,吕不韦也被他称为"仲父". 实际上,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是无可厚 ...

  • 战国系列159:吕氏春秋 一字千金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继秦孝文王去世后,公元前247年,在位仅三年的秦庄襄王去世了.继承王位的是年仅十二岁的嬴政.您想,十二岁的孩子,自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那只能依靠吕不韦. 从商人到宰相,无论 ...

  • 战国系列158:吕不韦封侯拜相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公元前249年,太子嬴楚即位,史称秦庄襄王.华阳夫人被尊为华阳太后,秦庄襄王的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 吕不韦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一时间成为 ...

  • 战国系列157:诈死归国 继任秦王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在吕不韦的糖衣炮弹的攻势下,阳泉君终于和他达成了利益共同体.在一次和华阳夫人的谈话当中,阳泉君这样说道:"我说姐姐呀,依愚弟之见,您不如把那异人收为义子!&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