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第42期: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理就必须要多动手,多思考,而不仅仅是做几道物理习题,那只会是“纸上谈兵”。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评价的导向就是在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知识传递”走向“思维培养”的真正转型。“刷题”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做中学”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师进行深度实践教学的最佳选择。

为此,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做中学》专栏,给大家推荐的是编者和学生这几年物理课改的一些典型案例,提供的实验素材可以作为一线教师很好的借鉴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参考资料。

《做中学》专栏主要有以下几个栏目:原创试题、创新实验、现象解析、参考答案、中考链接。由于编者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存在一些纰漏,还望给予建设性的建议与帮助,谢谢您的不吝赐教。

【做中学】第42期: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原创试题:小桐同学在学习了“机械效率”之后,进行了“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探究,下面是小琦的探究过程: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图1)。
图1
(2)组装好滑轮组,利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上升(图2)。
图2
(3)增加钩码的数量,利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上升(图3)。
图3
(4)改变滑轮组的绕绳方式,利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上升(图4)。
图4
(5)增加动滑轮的数量,利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上升(图5)。

图5

(6)多做几次实验,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
(注:钩码的重力记为G,动滑轮的重力记为G,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记为F,钩码上升的距离记为h,拉力通过的距离记为s,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记为n,有用功记为W有用,总功记为W,机械效率记为η(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动滑轮自重0.1N。)
实验结论:
(1)对比实验4、5、6可以看出,在不计摩擦力和绳重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和______有关;对比实验1、2、3可以看出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等因素无关;对比实验5、7可以看出机械效率与与滑轮组的______(绳子股数)无关。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李佳桐)
参考答案:
(1)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物体移动的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缠绕方式。
(2)

【中考链接】(2014·烟台)2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图6

(1)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得出:第一次实验数据是用   (选填“甲”或“乙”)实验装置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一次实验数据和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分析比较第一次实验数据和第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

(1)甲

(2)不同的滑轮组提高同一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3)相同的滑轮组提高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018·烟台)27.如图7所示的是某汽车起重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起吊重物的示意图,重物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收放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提升重物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某次作业中,将重物甲以0.25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2.3×105Pa;若以相同的功率将重物乙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2.4×105Pa。(不计钢丝绳重和摩擦)

图7

(1)起重机两次提升的重物质量之比。
(2)起重机两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
(3)提升重物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2019·烟台)1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猜想:
(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
(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股数有关。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猜想,则该实验验证的猜想是(   )
图8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0)

相关推荐

  • 初中物理:12.3 机械效率 电子书

    以下是一位一线物理教师精心整理的电子书,在此认真地分享. 在此温馨提醒一下:教材是需要精读的学习资料,精读是一种好习惯,读懂是高境界. 然后,欢迎您关注"化老师教物理"这个公众号. ...

  • 八年级: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知识回顾] 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就是要做人们需要做的功,这部分功在物理学中叫做有用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往往还得做并非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这部分功叫做额外功. 例如: ☛实验中用滑轮 ...

  • (原创)家庭实验室:小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知识点链接:机械效率 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人:王婧菡 ●物理现象观察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明创造了滑轮组.公元前214年,阿基米德在叙拉古 ...

  • 2021.4.7中考模拟25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存在额外功,是机械效率小于1的根本原因. 额外功产生的原因无非有这么几个: 绳重.摩擦.滑轮重力.  机械效率与有用功和额外功都有关系. 现在忽略绳重和摩擦,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终与动滑轮的重力和材 ...

  • (原创)科学实验室: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目的:探究滑轮组的特点实验人:刘京辉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绳.单滑轮2个.串滑轮1个.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组装好滑轮组,利用滑 ...

  • (原创)教学随笔:“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教学反思

    得:"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一节课主要学习了"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以后,进行的实验操作,下面把实验操作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梳理和反思: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分析实验 ...

  • (原创)课改案例: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指导教师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任教初中物理学科,担任物理教研组长.多次获市优质课.示范课,地级优质课,曾获市教学能手,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先进教研组长,山东省 ...

  • 【做中学】第41期:测量上楼的功率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40期:探究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35期:一漂一沉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86期:简易指南针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