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日本光学工业的巨人(八)
作为F2、F3专业备机的FM和FE系列大获成功让Nikon尝到了甜头,到了F4、F5自动化时代,依然需要有自动化的中级单反备机填补市场的空缺。
作为早期自动单反备机,Nikon对F801倾注了不少心血:最高1/8000s快门速度;最高1/250s闪光同步速度;内置卷片马达3.3FPS速度;第一部使用AF矩阵式测光。
F-801对Nikon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F-801让Nikon在AF领域具有对抗美能达和佳能的实力,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F-801上市两年后,1990年Nikon又推出了改进款F-801s,主要增加了点测光和改进了AF系统。
经过F-801的试水,Nikon摸清楚了自己的劣势:
自动对焦是否能够使用,很大程度上要看被摄物体的表面结构;
测光系统很难对背光物体进行测光。
1992年,Nikon推出了F90,弥补F-801s的缺陷。
F90使用新的CAM246自动对焦模块,取代了多年的AM200。AM200对垂直线条比较敏感,但是水平线条不行;CAM246使用了十字交叉型设计,对焦区域扩充,侦测范围也提高到了EV-1~19(ISO 100)。
F90的微芯片处理速度比F-801快4倍,自动对焦速度提升了30%,且具备了可靠的追焦能力。
经过矩阵测光系统的改良,F90配备了新的3D矩阵测光,但是只能配合D型及更新的镜头使用,D型之前的老镜头会影响测光结果。
尽管Nikon的闪光系统已经非常优秀,但工程师们还是不满意。F90是世界上第一台装备多分区TTL闪光系统的相机,可以应对更多复杂的光线环境,也提供了更精准的闪光曝光。
为了追赶Canon EOS-1的自动对焦性能,Nikon从没有放弃努力,F90上市3年后,又推出了F90X,提升了25%的对焦速度,4.3FPS的过片速度,并且支持1/3档步长调节快门速度。
终于,Nikon用户在自动对焦上可以在Canon面前抬起头了。
1998年,Nikon发现用户满意F5的性能,但体积过大,于是推出了一台小F5:F100。
F100体积与F90相近,机身重量780g,机身防尘防滴水设计,完全从F5下放的TTL闪光系统,专业级的自动对焦。
F100没有使用F5那前卫且受争议的RGB测光系统,而是将3D矩阵测光系统进行改进,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中央重点测光等模式。
F100的推出可以说为Nikon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如果你钟情于胶片摄影,又不想因繁杂的操作而影响创作,F100是你最好的伙伴。
Nikon在专业领域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又迅速看向了发烧友的消费级市场,于2000年推出了F80。
F80是基于F100改进而来:具备十分区3D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ISO可以1/3 EV的步长进行手动调节;同F5和F100一样的自动对焦系统;可以中途卷片;内置了一个GN12的闪光灯,可覆盖28mm以上的镜头;最高闪光同步速度下降为1/125s,且取消了PC接口;取消了十针线插座。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F80不能使用红外胶片,因为胶片传输系统是使用红外检测,会让红外胶片意外曝光。
《经典尼康》——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