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价值”的认识
高启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设置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解读》中讲到:“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p78)
关于设置该课程价值,《解读〈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做了具体的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学生主动从自己身边的学习生活中,选择自己关注的问题或项目,所以,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自主的情境学习”——“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情境”(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p24),自己提出的问题或选择的“研究项目”,基于学生的兴趣,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因为对结果的渴求而染上了情感的色彩;知识也好,行为也好,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被人们认识到他们的意义。问题或项目来自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对学生个体来说,学习成了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以一种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能够产生极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在学生自主的研究探索当中,成功给他们带来快乐,随探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一次研究活动中,学习研究的兴趣也能够不断得到保持。同时,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某一领域或更多领域的探究兴趣。
第二, 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对中小学生来讲,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不同。科学家的研究注重的是研究的成果的创新性和独特价值;我们对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性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解读》p122)从实践来看,中小学生来研究性学习的最后结果有如下几种情况:1、确实得出了前人所没有的发现,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2、是一种对前人已有“发现”的再发现;3、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但是没有结果——由于知识能力的缺欠和研究手段、方法、资金等方面的制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上面的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只出现在极少数人的身上;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是更多的学生所面临的结果,甚至可以说,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在所有的学生身上都会出现。那么,我们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就应该关注学生“研究、探索”的过程了。因为,我们并不想“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小学生科学家”,而是要“通过研究性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研究解决问题能力、增进学生切身体验、发展学生个性”。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从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际观察、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亲自动手实践,直至问题的解决”。在这个问题中,他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由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统整,学习的过程、方法都成了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无论是在方法上、过程上还是在情感上,体验都是相当丰富的。成功了,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的体验,也学会了方法;失败了,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会进行反思,在“痛楚”中进行自我激励,抗拒挫折,总结教训,昂扬上进。
第三, 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解读》指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与他人的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品质。”实际上,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学生兴趣、爱好和所研究问题的“类相似”(一部分人相同或相似),很多情况下,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他们(部分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问题,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共同的学习研究(这种小组不是教师的安排,是自发的组合)。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分工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取得成绩后,共同分享。
第四, 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读》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对知识的批判性考察,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由于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类探究活动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地位,研究性学习因而可以促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项目”源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生活实际,由学生自主地确定,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班级中,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因此,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这样,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者和指挥者”,过去是学生
解决 老师提出的问题,怎么解决问题也多数由老师来确定,学生围着老师转;现在是学生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围绕学生的问题来进行指导。“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产生了变化,儿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个提供给不同儿童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可以自己提出任务,选择学习伙伴,考虑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中国教育报》2001、11、24第三版《研究性学习:撑开一片新天地》)师生的位置角色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和动力。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教他们“怎样对知识进行批判性考察,怎样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也强调主体性,也强调“独立思考”,但是,因为教学是“传授统一的简约化的知识”,学生没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任务的情境需求”,学习内容没有实现“个性化”,因此,独立思考仍然不能落实。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研究性学习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手段。
此外,我还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由教师规定,学生即使在学习中“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能说“这就是个性化发展”。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真正实现了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在个性学习内容的独立学习中,他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想适合他们自己的办法(设计过程,选择途径与策略),每一个人之间(包括学习小组的每个人之间)所采用的方法、途径、策略都会因人而异,教师的指导也必须符合学生各自的差异性特点。这样,学习过程、方法、策略、结果的不同,也使学生内心体验产生差异性,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五,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解读》指出,“研究性学习打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跟过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使学生汲取多学科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我以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因该具备的“立体层面状态”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的类型来讲,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知识怎么产生的知识(背景性知识)、'关于知识有什么用’的知识、怎么学习知识的知识、怎么运用知识的知识、关于谁的知识”等;从学生解决问题来讲,包括各个学科的知识、书本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自身体验的知识等。传统教学中,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以“分科知识为主,以教师传授的程序性的知识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这样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形态,以学生“解决问题、完成研究项目的实践”为基本学习方式,本身构成了对学生各类型知识需求的综合性,在学习过程中,“不待教师教”,他们会因为实际的需要而主动地学习各种类型的知识并将其根据自己内在的特点合理组合,建构,染上情感和经验的色彩,从而形成因人而异的、“立体层面”而非线性、也非平面性的知识结构——一种有利于人的综合、整体发展的知识结构。
第六、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解读》指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而言,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与态度倾向。”
对于这一点,我这样理解: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注重事实,注重验证,不人云亦云,敢于批判。这一点,必须从此小学就开始抓起。在我们的国度里,曾几何时,浮夸风盛行,连我们的教师、学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祸国害民的。除了体制的原因,与我们的民众素质中“不能实事求是,不能大胆地批判”有直接关系。
此外,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培养他们“敢于怀疑,实事求是地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事实进行验证,敢于对经典提出质疑和批判的意识与态度倾向。”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实事求是”。
《解读》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总共谈了六点。我还感觉到,研究性学习在育人目标上,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解读》没有提到——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社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量的增加,他们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实际;随着发现问题的养成,他们会越来越关注自然和社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对社会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探索,并试图解决。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他们会充分认识到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价值,从而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当问题的不到解决时,他们会探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增进忧患的意识,对自己进行激励,也能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释与恰当的引导,不能形成学生的反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