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给自我一个美好的人生
思索之间,回忆起之前有一位在遂中就读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她的家长在朋友圈发过这样的一段话:女儿在遂昌中学高一的某一天,回家说:“妈妈,这里不适合我,这里的同学每天都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想做什么。我要退学去杭州画室培训,考美院附中。”——然后,她开始了杭州画室艰苦绝伦的三个月学习,再然后,就去了八大美院之一的鲁美附中。现在,她非常快乐地在学校跟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憧憬未来……
好像,这位家长在发这一段话的同时,也是附带推送了这一篇关于北大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的文章。但我知道她发这条说说所指是应该是她女儿所在班级部分同学不求上进的现状。不过在当时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只是一笑而过,自我内心里真觉得这样的说辞有点搞笑,所以文章也不曾展开一读。不过这一回当同事再一次全文推送了这一篇文章,不由得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该文观点来自北大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所做的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其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这些人其实都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并且觉得自己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不禁要问,能够进入北大这样一群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个人条件十分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这样也便促使我们回到了那样一个终极的问题,人究竟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为什么精神世界却越来越显得贫乏和苍白?
不妨在这里重温一下徐教授所遇的个案,当然这样的个案有很多。徐教授说,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以他的智力、性格、为人处事的情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学者。但是我们和他父母,和他所有的老师一起努力了四年,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让他真正好转起来。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样又使我想起之前那位学校家长发在朋友圈的说说,联系上周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表现:两个男同学在数学课上想到的不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随时做好听课笔记,而是公然伏案大睡,老师频频提醒充耳不闻;英语课上四个男同学偷偷磕起了瓜子,被英语老师批评之后依然不思悔改,中午午休课时四个人干脆聚在了一起边嗑瓜子边聊天,全然不顾及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其余同学的休息,就更不可能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影响下午上课的听课效率。还有部分同学每天上课直打瞌睡,晚上在寝室偷玩手机到深夜。联系其父母,方知他在家所陈诉的竟然是手机带到学校会主动交到老师手里保管……
做班主任的每一天,好像都是被迫和学生进行着类似猫捉老鼠的游戏,双方斗智斗勇,直到学生结束高中所有的考试然后离开学校。说实话,看着每一届的学生十年寒窗到最后高考结果分晓之际,内心感觉总是五味杂陈。我并没有跟踪多年后他们到底生活得怎样,是很成功,还是很挫败?但不管怎样,每一个学生一定以自己的方式和实践走过了属于他们今后或好或坏的生活。凡事有因有果,将来的一切和今日的一切也一定有莫大的关联。由此,我更加觉得教育者身上所担负的责任的重大,也明白教育有时候或许是苍白而无力的。
徐教授说,“我跟那些学生交流时,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个大概是根本原因。我想问大家也问我自己:我们尊重自己吗?我们尊重自己的职业吗?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作是一种使命和召唤,去体会其中的深切的含义?作为父母,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里?我们有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和陪伴?”
联系起班级微信群中一个家长和英语老师的对话。家长说:以前孩子对英语特别感冒,现在意识到和别人差距,已经在努力,希望你多帮助他。老师回答:只要自己知道要学习了,行动并坚持,会有进步的。我也在双方的对方后面留言:学校的事,我们来做,家里的事,需要家长配合。只有彼此形成合力,才可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比如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责任感,每一天都让孩子吃好早餐,不迟到,不带手机到学校等……这些事您做好了,就比什么都好。
这是真的,如果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出发点。我们除了爱心之外,还需要许多的智慧。正是做教师千难万难,也就使得教育充满了意义。我希望自己所在的班级的孩子,真能把积极健康向上作为植根于自我内心的要求,从而许给自我一个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