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飒的女人:她是唯一女将军,70岁还在为国征战

    当说到历史上的女英雄,你会想到谁?

    也许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也许是临危受命的樊梨花。令人惋惜的是,这些为人熟知的巾帼要么是活在文学中,如花木兰;要么是活在野史中,如樊梨花,都带有一点虚构成分。

    图1| 花木兰历史画像 图2| 樊梨花历史画像

    但是,有一位奇女子,她轰轰烈烈的一生,清清楚楚地书写在了正史中,却鲜为人知。

    在5000年的历史中,她是唯一一位列入正史的女将军。

    在男尊女卑的明朝,她与其夫君被人称为“良玉夫妇”。

    她,便是秦良玉。

    图| 秦良玉历史画像

    几千年来,无数女性就乖乖把自己限定在标配的模式里。

    从咿呀学语、闺阁小姐到为人妻、为人母,她们都活成了社会期待看到的样子。

    那些指点江山、驰骋沙场的事似乎都与她们绝缘。

    但秦良玉,偏偏不选择社会已设定的培养女子模式,全然按照自己的心思去生活。

    自小,她就跟其他闺阁小姐学的东西不一样。别人学的是绣花、诗词歌赋,她跟着哥哥弟弟一起学习骑马射箭,熟读兵书。

    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子,就放松了要求。日复一日练字、扎马步、练骑射。

    天赋高又勤奋的秦良玉让其父大为震撼,感叹道:“你呀,比你哥哥还要优秀,可惜了,是个女子。”

    秦良玉听到后,不服气地说:“等我掌握了兵权,定不输平阳公主和冼夫人,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由此可见,她从不把未来的自己设定在小户小院中,当个贤妻良母,而是向往沙场作战,与男子共同奋勇杀敌。

    后来的历史证明,她果真不辜负自己。

    刚嫁为人妇,秦良玉便跟随丈夫马千乘征战沙场。

    1599年,杨应龙与当地9个苗人部族叛乱,马千乘奉命镇压。

    图| 杨应龙应战

    图| 杨应龙应战

    在世人眼里,女人天生就是柔弱的象征。可是秦良玉却展现了强大的一面。

    她本可以待在家中静听战事消息。但她主动请缨,奔赴刀光剑影的战场。

    披上铠甲,拿起长枪,她骑着一匹桃花马,出现在烟与火的世界中。她奋勇杀敌,表现得比一般男子还要出色。

    图| 秦良玉历史画像

    放眼望去,横尸遍野,一袭战袍已被鲜血染红。那是她第一次上战场,便生擒了叛军首领杨应龙。

    此战之后,朝廷颁奖给她们夫妻俩。秦良玉的“女将军”名号由此传开。

    大家都认为:秦良玉的功劳很大,说是战功第一也不为过。

    社会的固有认知算啥,一旦束缚住了自己,那就打破它,因为自己的人生,谁说了都不算,只有自己说了才算。

    这样的女子不仅是当时世人的偶像,也是后人敬仰的对象。

    打完仗后,秦良玉没有居功自傲,依旧勤勤恳恳与丈夫练兵,保护石砫百姓的安定。

    其夫——马千乘因不擅长官场巴结,被上级领导诬陷,降罪入狱,结果死在了狱中。

    中年丧夫的秦良玉面临着巨大的悲痛,她没有了丈夫,只有一个尚不知事的小孩。

    以后的她该何去何从呢?

    在三从四德的封建时代,大多数女子可能会像《红楼梦》中的李纨,选择漫长的守寡生涯,如槁木死灰般,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然而,历史中的秦良玉,并不过这样浑噩的人生。

    她以清醒的态度,审视自己的人生下半场该如何度过。

    在痛哭之后,作出了决定,她选择上报朝廷,说自己接任丈夫的爵位,管理苗族,保境安民。

    图| 秦良玉历史画像

    由于他们的儿子——马祥麟还小,丈夫爵位暂时也无人接替,而秦良玉此前的战场经验,也取得了朝廷信任,因此皇帝同意了她的请求。

    秦良玉成为了明朝第一位女将领,带领白杆兵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下半生。

    李纨是更多古代女性的缩影,她们和秦良玉,同为寡妇,却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哪种人生更具有价值、更精彩,不言而喻。

    清醒的女人,总是能够把握大局,认清形势。

    石砫多山少平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风彪悍。

    而此时大明正值多事之秋,秦良玉清楚意识到:“四海多故,石砫界楚黔之交,不可无备。”

    于是秦良玉加强对军队的训练。尤其是她悉心组建的那支白杆兵,在后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明末著名三大兵种之一。

    图| 秦良玉雕像

    果然,时隔不久,大明天下多处爆发了农民起义,而北方的满洲军更是虎视眈眈,整个国家处于兵荒马乱中。

    秦良玉正是靠着这支白杆兵种,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入侵,立下了不朽功勋。

    “心中有千军万马,比华丽的小情调更动人。”

    这便是秦良玉的大气。

    明朝末年,后金国越来越强大,屡次派兵攻击明王朝。

    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辽东清军攻克沈阳。

    图| 努尔哈赤战争

    东北告急。

    明朝廷立刻调集全国兵马救援,秦良玉也在被调之列。

    此时,秦良玉已经46岁,亲自筹备军马粮食。她带领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与清军血战。

    战争是冷酷无情的,生与死时刻在发生。

    在这场与清军交战中,哥哥秦邦屏力战而死,弟弟秦民屏也深受重伤。

    秦良玉顾不得悲伤,亲率精兵三千奋力抵抗,斩杀了数千敌兵。

    所向披靡的清军这才知道,明朝廷还有这样一支勇悍的部队。

    战争仍在继续,死亡仍在周围。1642年的那场战争,她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儿子。

    马祥麟坚守襄阳,城破后不幸殉国。死前,他给母亲秦良玉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

    对于一个母亲,儿子的死是多么锥心的痛苦。但对于一个心怀大义的母亲,她为儿子战死沙场而骄傲。

    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一个又一个亲人离她而去,她为此付出了太多。

    即便如此,她立足于报效国家的那颗心依然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大义!

    图| 秦良玉剧照

    当时的明朝早已是风雨飘摇,贼兵四起。

    1644年,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率大军长驱直入,攻占四川一带。

    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秦良玉支援平叛,最终寡不敌众,全军溃败。

    这是秦良玉戎马生涯中的第一次惨败。

    整个四川都被攻占后,秦良玉慷慨激昂地对手下说:

    “我凭着一个妇人身份,承受国家恩典二十多年,现在不幸到了这种地步,又哪敢在晚年投降逆贼呢!”

    于是秦良玉退居石砫,并规定:“有谁敢投降贼人的,满门抄斩,绝不宽恕。”

    后来,贼军到处贿赂招抚官员,唯独没有敢到石砫去的,无论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还是清军。

    秦良玉留在历史里的最后身影是,她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为明朝守住万寿山。

    图| 秦良玉历史画像

    一生忠明,未曾改变。

    明朝廷封她为忠贞侯,完美彰显了这位女将军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赫赫功勋。

    冰心先生对秦良玉很是崇拜:

    有谁像秦良玉一样?一生的精神,都拿来放在安内攘外,剿贼御侮上面呢?她一生为国家奋斗,为民族牺牲。

    秦良玉这种心怀天下、忠君爱国的胸怀是超越古今的。

    崇祯帝称赞秦良玉: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是啊,在冷兵器时代,以血肉和刀剑拼杀的那个战场,是许多男子都会畏惧的世界。

    然而,秦良玉骑着一匹桃花马,冲锋陷阵,血战沙场,同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男人一样封侯拜将。

    图| 秦良玉雕像

    她本可以选择安稳的日子,这种人生于女子而言,触手可及。

    但她还是选择奋力一争,即便她知道在沙场中充满了许多危险,在未知的路上充满荆棘。

    最终,她活出了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传奇人生,活成了自己,秦良玉正是秦良玉,而不是马夫人。

    女性害怕血腥场面,遇到战争只会走开,但真的是这样吗?

    400年前的秦良玉用其戎马一生告诉我们: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女子也可以成为女将军,驰骋疆场,血战山河,保家卫国。

    愿每一个女人都能活出自我,拥有滚烫的人生。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