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提升语文素养?教育有病让考生开药?
看到今年全国高考二卷的作文题“如何提升语文素养”,我不禁呵呵了,感觉这就像一个医生在问病人:“哥们,你这个瘤子打算怎么切啊?”我觉得这用来考教育部官员和教育工作者倒是一个好题目,还是要首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别整天选一些面目可憎、乏味艰涩的课文、别整天给学生填鸭式的说教灌输,别让孩子们总结一些千篇一律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别让孩子们写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作文,当然,还有别给学生出像“如何提升语文素养”这样大而空的题目,也许,我们国民的语文素养,才会有真正的提升。
网上有传,马化腾曾私下说:“学十年语文没有聊半年QQ效果好!” 这话不知真假,但我觉得还真是颇有几分道理,可能我们学了十年语文,都远不如QQ聊天时迸发的生动、机智、幽默的语言精彩,而且什么明喻、暗喻、借代、反语等种种修辞都有,而我们学语文时,通通都是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象征了什么,几乎弄得我们说都不会话了,用网络语言调侃来说,这种说话方式在修辞学里就叫做“扯。
莫言就对这样的文章分析表示过反感:“这种方式,违背一般人的阅读心理,或者说违背人们的审美习惯。从比较低级的意义上说,阅读就像吃饭:上来一道好菜,色、香、味俱佳,吃完了,心情很愉快,身体很受用,对大多数食客来说,这就是终极的目的;如果吃完后不让走,非要他说出这道菜是用什么原料构成,用什么方法制作,包含着什么样的营养价值,那就很可能让他把吃下去的呕出来。”而如今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自己的作品也开始遭遇这样的命运,估计他也只能哭笑不得了。
在我看来,提升语文素养的首要之义就在于多元。你可以让孩子学习鲁迅的犀利,但同时也应该让他了解胡适的宽容;你可以跟孩子说,田忌赛马揭示了该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但也要允许孩子质疑,他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公平的竞赛精神和规则意识;你也用不着担心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的文章收入课本,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不良影响,你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判断这其中的是非对错,免得让孩子虽然在书本上见不到一丝血腥,走到社会上却被崩了一身血……
我们如今的语文教育,过于强调工具性而往往忽略了人文性,什么的地得的正确使用方法啊,这个词是介词还是连词啊,什么这句话的语法逻辑有什么错误啊,等等等等,当然,这些知识也应该有所了解,但不能喧宾夺主,让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气息和人性温暖。我们很多人学语文,不是为了将来成为一个语言学家,而是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语文最应该赋予我们的,是人文情怀和独立思考。我们需要打造的不是只知道“茴香豆四种写法”的孔乙己,而是一批能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智者和行者。
最后,我想说的是,提升语文素养最快的途径就是多读课外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只学课本上别人给你挑选的那些,这样才能够让你更多元、更包容,更能够辨识好坏真伪。虽然提升语文素养这道题并不可取,但提升语文素养这件事确是我们必须做的。这样,当你看到夕阳余晖,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哇塞,好多鸟,真TM太好看了!”当你将来想泡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时,你不会因为直接说“我想跟你睡觉”被当成流氓挨一巴掌,而是说“我想跟你一起起床看日出”被女孩当成徐志摩奉上香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