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初也是最后的衣裳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巴尔托罗梅奥·阿曼纳蒂
《大力神和安泰》
在中西方最苦老的神话里,都充满了对土地的敬意和热爱。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巨人英雄,叫做安泰,他是海神波塞冬和大地母亲生的儿子,当他和敌人搏斗感到疲倦时,只要一站在大地母亲的身上,就能汲取无穷力量,变得战无不胜。后来英雄赫斯托尔把安泰举在空中。脱离大地的安泰就这样被扼死了。这个充满了隐喻的神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人类一切力量的源泉,都是来自于土地,没有了土地,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一无是处。
而在我国的古老神话中,亦有着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甚至有女娲就是最高的女性土神——后土的说法。记载我国远古传说的《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云,古代所谓三皇的天皇、地皇、人皇,就分别是伏羲、女娲、神农,其中女娲就是地皇。开句玩笑,我们常常看见古人一遇到天灾人祸,就往往高呼“皇天后土”,那其实就是人类在哭爹喊娘呢。
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神话,都是将大地喻为母亲的。确实,大地是具有母性的一切的,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就像母亲总是默默地在我们身后,大地也总是静静地躺在我们的脚下。从我们蹒跚学步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与大地的亲密接触,但我们会注意到地上的一草一木,一朵小花,甚至一只小小的蚂蚁,但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但是,土地却注定是我们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我们来自于尘土,也必将归于尘土。
而大地却从不因为我们的忽视而薄待我们,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有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庄稼、森林、矿藏、水源……大地真的就像是一位无私的母亲,几乎将它所能给我们的一切都给了我们,然而,有的时候我们却像是一个无知且贪婪地孩子,只知道一味地索取甚至破坏,但也因此而尝到了很多苦头。
赵本山饰演的黑土大爷的那句“我刮起来是沙尘暴”绝非笑谈,美国早期“大规模移民开垦,无止境扩大耕地面积”,就曾导致了一场触目惊心的“黑风暴”事件: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美国东部与加拿大西部的辽阔土地。风暴从美国西部土地破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高3.2千米的巨大的移动尘土带,当时空气中含沙量达40吨/立方千米。风暴持续了3天,掠过了美国2/3的大地,3亿多吨土壤被刮走,风过之处,水井、溪流干涸,牛羊死亡,人们背井离乡,一片凄凉。
我不想说这是大地的报复,我只想说,这是大地给我们的教训,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敬畏,更重要的是,学会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们看到,在经历了“黑风暴”后,美国开始对土地开发政策进行反思,实行对耕地从数量到质量的全面保护政策。如今,美国的耕地资源占全世界总量的13%,排世界第一,总量比中国多43%,国民人均耕地占有量是中国的6.3倍。即使这样,美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仍然费尽心机对耕地进行认真保护,努力防止其流失和浪费。这就是所谓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当我们学会善待土地,土地同样也会宽厚地回馈我们。
对于一直生长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的我们,更是得天独厚地一直享受着黑土对我们最丰腴的奉献,据说,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三块黑土地,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就像刘和刚的那首歌唱的:“黑土地/黑土地/油汪汪/雪做被子冰做床/插根筷子会发芽/丢颗种子可打粮/寒地天洁净黑土蕴宝藏/米飘香路飘香/都说是个好地方/都说是个好地方……”这无疑是上苍对我们的眷顾,让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我们,得以在这寒地黑土上幸福惬意地生活。而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对这片黑土备感热爱、备觉珍惜。
记得曾经看过一道有些近乎残酷的算术题:“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400年,那么形成1米厚的黑土需要多少年?答案是4万年。如果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流失,那么1米厚的黑土流失殆尽需要多少年?答案是100年。”我们常用挥金如土来形容那些败家子,而如果拿来比拟遭遇水土流失危险的黑土地来说,更可以说是挥土如金,那流失的每一寸黑土,都是我们积攒了数万年的家底。千金散尽还复来,黑土流失永不返,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呵护甚至保卫这片黑土,留住了黑土,也就是留住了我们生存的根脉。
《左传》中记载了晋公子重耳逃亡的故事:日夜兼程、疲饿交加的重耳,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狐偃劝阻,跟他说:“土是国家之根本,这是上天借农民之手给公子土地”。于是重耳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车上,继续逃亡……我想,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寓意: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而失去了土地,我们就将一无所有。珍视土地——我们这最初也是最后的衣裳吧,因为如果土地衣不蔽体,我们也注定会贫困交加。
文中部分配图选自波兰漫画家兼艺术家Igor Morski超现实主义插画
也许,你还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