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新艳秋在京剧程派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王希宝)

    三、传承性的核心作用 
    任何一个艺术流派的产生,自从其产生之日起,总要经过传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在继承中求得延续和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否则这个艺术流派就是僵化的,它就会在文化历史长河中消失。当然,作为文化遗产的京剧艺术重要的分支的程派也不例外,它也要经过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第一代程派传人中年纪最长、资历最高的新艳秋,她在京剧程派艺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继承程派艺术   
    新艳秋与程先生基本是同时代的人,因此她看到了程派的早期风貌,学演了程先生早期的大部分剧目,如:《红拂传》、《青霜剑》、《贺后骂殿》、《鸳鸯冢》、《金锁记》、《碧玉簪》、《朱痕记》等,这些剧目的演出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程派风韵。新艳秋的演唱讲究声、字、情的统一,突出表现了程派若断若续、低回婉转的演唱风格,她的立音松弛、有力,胸腔、脑后音共鸣极好,同时结合了自己的清新雅丽的嗓音来演绎程派唱腔。她的表演身段大气、脱俗,舞蹈身段像风摆荷叶那样飘曳和隽永,讲究“三节六合”,舞台上的形象宛若一个扇面的古代绢人具有古典女性风韵。舞台上无一丝喧闹,文静中透着灵秀和端庄。
    2.编演程派新戏
    新艳秋在继承程派剧目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条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按照程派的风格,创编了很多新戏,1933年演出了《娄妃》、《琵琶行》、《玉京道人》、《霸王遇虞姬》,1935年编演了《涪江缘》;另外还有《春闺选婿》、《骊珠梦》、《红拂传》(二本)。
    新艳秋的《霸王遇虞姬》,有别于梅兰芳的《霸王别姬》。《霸王遇虞姬》,一名《玉麟符》。取材于《西汉演义》第十一至十五回。秦末,会稽太守殷通约项羽反秦,项羽杀殷通而取会稽,收殷将季布、钟离昧,遂起事。在涂山,项羽举鼎以服桓楚、于英,因得八千子弟兵;又降龙马,众惊服。隐士虞宣,人称一公,有女五凤,能剑法,与堂弟子期及嫂采桑,因争鹿遇项羽。虞宣主持,五凤与项羽比剑联姻。季布反,五凤劝项羽出战,勿恋新婚,项羽再收季布。五凤荐范增为谋士,项羽乃称霸西楚。这个戏由清逸居士(庄绪)编写。新艳秋演虞五凤,周信芳、孙毓堃曾演项羽。唱做并重,有五言(二黄慢板)十言(西皮原板转二六)等新腔,并有比剑等武技。这两段唱腔基本保持着程派的早期风貌,保留着老派青衣“调门高、声音窄、收音硬”和发声时声带比较紧的某些演唱特点,不过,作为历史资料还是具有珍贵价值的。
    《娄妃》,一名《玉洁贞妃》,根据清代蒋士铨所编写《一片石》杂剧改编。描写的是:明武宗时,宗室朱宸濠袭封宁王,居南昌,其妃为娄谅女,有贤名。宸濠蓄意谋反,修建离宫,招军屯粮,准备起事。娄妃泣血进谏,不听。宸濠侲号(宁武),兴兵夺九江,攻安庆。娄妃再劝,仍不听。江西巡抚王守仁率大军平叛,攻占南昌。宸濠回兵,于鄱阳湖战败被擒。娄妃投湖而死。天帝悯之,封水部正神,与宸濠托梦示警。剧中梳妆自叹、清泉沐浴、封神托兆等场或歌或舞。从剧情来看,与程先生1931年的《亡蜀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有劝谏愤而自杀的情节,所不同的是后面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以托梦结束全剧。程派的“托梦”《梅妃》(1925年)里面就有,很显然是借鉴了它的表现手法。这说明新艳秋的新戏还是程派的风格,在她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受到了程砚秋的影响。 
    3.悉心程派教学和示范
    虽然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新艳秋红极一时,但后来艺术和生活都经历了很多坎坷和不幸,曾先后两次含冤入yu坐牢,很难摆脱旧社会恶势力的欺凌和包围。所幸的是,解×后,历经磨难的新艳秋得到周××的热心关怀,于1956年开始定居在江苏南京,专门从事程派教学,为传播程派艺术辛勤耕耘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程派传人。新艳秋培养的学生很多,有号称“南钟北李”的钟荣(江苏省京剧院)、陈吟秋(镇江京剧团)、杨启璜、王胜儿、张丽丽(原来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教师,新晚年的学生,现移居加×大)等。在众多学生中,对钟荣的培养教育付出的心血最多,1956 年开始教钟荣,第一出戏便是《柳迎春》,新艳秋几乎把程派的早中期剧目都传给了钟荣,如《红拂传》、《鸳鸯冢》、《青霜剑》、《碧玉簪》、《柳迎春》、《朱痕记》、《文姬归汉》、《金锁记》、《荒山泪》等。果然,钟荣也不负众望,在京剧界占有一席之地,先后获得省市大奖及梅兰芳金奖大赛提名奖(1992),最近又在中×电视台录制了13期名段欣赏(26出戏的经典片断),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些戏绝大部分学自新艳秋,这里面凝聚着多少新老的心血可想而知。现在钟荣又按照当年老师的样子,遵循新老师的精神,继续传承,教授着下一代程派新人,先后在北京戏曲学校和上海戏曲学校任教,丁婉娇、隋晓庆等都已崭露头角。新艳秋不但教自己的学生,而且没有门户之见,其他程门弟子的学生,她都有问必应,像赵荣琛的学生张曼玲、张火丁和王吟秋的学生迟小秋等都曾向她问艺讨教。 
    新艳秋在培养新一代程派传人的同时,晚年的时候不顾年老体弱,依然身体力行地登台献艺作示范演出,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资料。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夏天在上海,新老演出了《春闺梦》(黄正勤配演)、《六月雪》;1983年3月在北京,参加了程砚秋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演出,与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李蔷华共同演出了《锁麟囊》(她演了”团圆”)、单独演出了《六月雪》(坐监);1984年在南京,率弟子钟荣、陈吟秋、张丽丽、王胜儿、杨启璜参加了新艳秋舞台生活六十周年纪念演出,再次演出了《锁麟囊》;1988年在南京演出了《红拂传》;1989年夏天在天津,演出了《锁麟囊》(春秋亭)、《春闺梦》和《荒山泪》(夜织);80年代末90年代初演出了《玉堂春》(监会)(天津中×大戏院)、《贺后骂殿》(北京人×剧场)、《六月雪》(坐监)(天津中×大戏院)等。以80多高龄粉墨登场的老艺术家,恐怕在世×上也不多见,足以证明新艳秋在京剧程派艺术中的地位,是京剧舞台上的常青树,艺术功力绝对非凡!另外,1984年中×唱片公司出版了新艳秋唱腔专辑音带一盒,里面有73岁高龄的新老重新录制的《六月雪》、《荒山泪》、《武家坡》选段。  
    综上所述,新艳秋在京剧程派艺术中的显著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在继承和发展程派艺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她的艺术给我们后人就如何继承和发展京剧艺术做出了一个典范。(以下略去若干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