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精粹】环境与人类关系

(2020·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一模)木刻楞选材自然,以原木相互搭接,并排列在一起垒原木时一般都垫上苔藓。木刻楞房门大部分朝北开,留出南墙多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连着房门均修建一间门斗。据专家研究,木刻楞有调节温度、水分和平衡情绪的作用,冬暖夏凉,被誉为“长寿木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木刻楞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可能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住宅A.鄂伦春族 B.彝族 C.维吾尔族 D.高山族2.在木刻楞建设过程中,叠原木时原木间垫上苔藓的主要目的是A.填充绿色植被,覆盖墙面,增加建筑美感B.苔藓稍有湿气就生长,逐渐填满空隙,增强保暖效果C.通过苔藓吸收湿气,提高室内湿度D.利用苔藓特殊生物性状,起到防虫防蛀作用3.木刻楞一般会连着房门修建门斗,门斗的主要作用是A.可在其中设置信报箱、送奶箱,有利于提高住宅公共服务性能B.使住宅的立面造型更加富于变化,便于人们识别C.起到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D.可以增加室内空间,增加阳光射入【答案】1.A  2.B  3.C【解析】1.木刻楞冬暖夏凉,结实耐用,是东北地区的典型民居,主要分布在鸭绿江流域,结合各少数民族分布可知,A正确;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B错;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C错;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地区,D错。故选A。2.木刻楞选材自然,以原木相互搭接,木刻楞房门大部分朝北开,留出南墙多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冬暖夏凉。因其所处地理环境比较冷湿,可知更加注重防寒保暖,苔藓稍有湿气就生长,逐渐填满空隙,增强保暖效果,并不是为了防止虫蛀,B正确,D错;增加建筑美感不是其主要目的,A错;应该减小室内湿度,C错。故选B。3.木克楞就地选材建造方便,是当地人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房门主要向北开,连接门斗可起到分割挡风御寒的作用,C正确;该住宅一般为私人住宅,并不会起到公共服务性能的作用,A错;该区域的民居均在连接房门处修建门斗,因此并不是为了便于人们识别,B错;房门主要朝向北开,门斗连接房门 ,因而不会增加阳光的射入,而是起到挡风御寒的作用。D错。故选C。(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4、5题。指  标四大地区甲乙丙丁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8.210.79.571.6人口占全国比例(%)7.726.538.627.2人均GDP(万元)4.75.99.45.4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4.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答案】4.B  5.C【解析】4.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 地区。一般人均GDP反映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丙地人均GDP最高,经济最发达,应该是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面积广大,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最高,丁是西部地区;甲、乙地区应该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少,占全国比重低,故甲是东北地区,乙是中部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先进制造业要依靠发达的技术作为基础,东北地区技术不发达,应该致力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机构多元化,先进制造业应在东部地区,A错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不可能均衡发展,B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早、工业化进程快,故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C正确。西部地区有中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还是特色农产品基地,东部第一产业比重低于西部地区,D错误。故选C。6.(2020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  图14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表1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图14表1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年径流量(km3)41302773182年输沙量(万吨)17710035012905800(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分)【答案】6.(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2)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原因: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4)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解析(2)读表可知,根据马西纳和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数据的变化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内陆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同时,河湖较多,内陆三角洲面积较大,年降水量相对减少,蒸发量增加,且由于流速减慢,下渗增多,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减少。另外,由于河湖多,内陆三角洲对河流的调节能力强,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世界最寒冷的城市是雅库茨克,一月平均气温﹣38.6℃,极端最低温﹣64.4℃,七月均气温为19.5℃,极端最高气温38.4℃,气温年较差大。在距离雅库茨克南部100千米处的勒拿河沿岸有一段长40千米的岩柱群,岩柱群中巨大的石灰岩石柱高达100—200米,构成了勒拿河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下图为勒拿河水系图和勒拿河岩柱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与南部地区相比,造成勒拿河北部河网密度小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冻土 C.降水 D.植被8.造成岩柱之间冲沟的进一步扩大和石柱之间隔离的作用是A.冰川侵蚀 B.风化与冻融 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9.雅库茨克是世界最寒冷的城市。房屋建筑的木桩必须深深扎入活动土层之下,房屋需建在离地1米的桩上,造成其与传统建筑物构造不同的原因是A.防御寒冷 B.大风雪日多 C.冻土消融 D.防动物侵袭【答案】7.C 8.B  9.C【解析】7.勒拿河的南部地区河网密布,北部地区河网比较稀疏,主要与南北两地的降水有关。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南部地区纬度较低,距离太平洋较近,能够受到太平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北部受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因此导致南、北两区域降水的差异,故答案选C项。8.读图分析,根据地貌景观可知,该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的岩石属于石灰岩,石灰岩形成后,经过地层隆起升至地面,受到地表环境的影响形成巨大的石林,这些巨大的岩柱是极端大陆性气候的产物,这里冬季气温低达—60度,而夏季可高达40度,季节的变化导致的巨大温差把这些柱状岩相互隔离开来的深邃陡峭的冲沟,是岩柱的连接部分受到霜冻粉碎的作用而形成的。地表水的渗透则促进了低温冻融作用过程,并造成岩柱之间冲沟的进一步扩大和石柱间的隔离,从而形成千奇百怪的岩石群。因此该区域造成岩柱之间冲沟的扩大和石柱之间隔离的作用是风化作用和不断地冻融作用,故选B。9.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地下存在常年冻土层和地表季节性冻土层,冬季结冰,夏季融化,因此为了防止夏季冻土融化,导致房屋下陷,从而需要把房屋建筑的木桩必须深深扎入活动土层之下,同时房屋需建在离地1米的桩上,故答案选C项。(2020·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三模)台湾兰屿岛居民日夜与海共生。岛上传统民居为独特的木石结构房——地下屋,这种房屋房顶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房体建在挖空的凹陷处,四周用石头垒成围墙,室内配有火堂。下图示意兰屿岛位置及地下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兰屿岛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里的“害”最主要是指A.地震 B.风害 C.暴雨 D.风暴潮11.兰屿岛地下屋的突出优点类似于A.蒙古族蒙古包 B.傣族竹楼 C.福建土楼 D.陕西窑洞12.地下屋室内火堂的主要作用是A.缓解阴暗潮湿 B.提高冬季室温 C.加热所需食品 D.驱赶侵扰蚊虫【答案】10.B  11.D  12.A【解析】10.兰屿岛的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台风来时,风力大,破坏力强;台风过后,酷热难当。当地居民营造了这种“地窖式”民居,优点突出,可躲避台风,且住起来冬暖夏凉,能采光通风,排水良好,极具特色,是当地人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所以兰屿岛地下屋是为了躲避台风而建,故选B。11.由上题分析可知,兰屿岛地下屋既可以躲避台风,又能够冬暖夏凉,类似于陕西窑洞,D对。蒙古包是为了便于迁徙,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傣族竹楼是为了防潮湿,适应当地的湿热环境,土楼是为了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ABC错。故选D。12.地下屋一半建在地面以下,室内建有火堂,可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特点,A对。该地纬度低,冬季气温不会很低,B错。加热食品没有必要配备专门的火堂,C错。火堂没有特殊的味道,不会驱赶蚊虫,D错。故选A。END

更多的试题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