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雷首山、王屋山、太行山等略考
△雷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
雷首山,古山名。即今山西的中条山脉西南端,介于黄河和涑水间,主 峰在山西芮城西北。此山在古籍中有许多不同的名称:首阳山、历山、蒲山、襄 山、甘枣山、猪山、独头山、薄山、吴山、中条山等。相传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逃避雷首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1]
河东蒲坂县,古县名。坂,又作反,阪。秦置,治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属河东郡。西汉至北周历为河东郡、蒲州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移治蒲州镇东。大业二年(606年)并入河东县。地当黄河弯曲处,有风陵(又作封陵,今名风陵渡)隔河与潼关相对,为河东通往关中要冲。《史记·淮阴侯列传》: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韩信率兵击魏王豹,“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即此[2]。谢鸿喜按《郡国志》等所载,推测蒲坂城在今永济县蒲州故城南二里处。
△砥柱山在河东大阳县东河中。
砥柱山,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河水包山而过,山形似柱,故名。今因修三门峡水库,山不复见。《史记·夏本纪》:“道(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盟津。”《水经注》卷四“河水”四:“又东过砥柱间。”[3]
河东大阳县,大阳城,按郦注卷四结合相关考古资料推析即今太阳渡村南周代下阳古城遗址[4][1]。下阳城遗址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城墙残基高4—6米,厚约3—5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出土的青铜器有:编钟、鼎、簋、豆、壶、鉴、鏊、钺、车马器等,以及编罄、铜贝、包金贝、骨贝、铲币、布币、玉器等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周初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按注文:“(下阳城)北虢也”;则与之相对应的上阳城(虢都上阳城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北岸的李家窑村一带)当为南虢。作为虢国最重要的城邑,上阳和下阳是维系虢国运的两大支柱,上阳是都城,下阳是军事要塞。按照古人命名地名的规律,山南水北曰阳。上阳与下阳均在阳光照射度好的山南水北,上阳在橐水(青龙涧河)之北岸,中条山之南。上阳、下阳隔河相望,互为犄角,夹河控制着茅津古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王屋山在河东垣县东北也。
昔黄帝受丹诀于是山也。
王屋山,在河南省济源县城西北,北与山西省 交界。山有三重,丘陵环抱,其状若王者之屋,故名。《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故事,相传即发生在此。《尚书·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5]
河东垣县,古县名,西汉以垣邑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属河东郡。东汉改为东垣县。[6]颇疑与运城市垣曲县王茅镇上亳村南500米处的上亳战国城址有渊源,该城址平面形状不详,在冲沟断崖上发现城墙一段残长约26米残高约2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4~014米。采集有夹砂灰陶绳纹晶和泥质灰陶盆等残片。 (见《考古》1985年10期) 当然垣县故城的范围也很可能也涵盖了附近规模较大的下亳东周遗址。(备注:下亳遗址位于王茅镇下亳村北约300米。系东周遗存。位于亳清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盖豆、罐和盆等残片。[7])
昔黄帝受丹诀于是山也,相传王屋山是黄帝祭天的所在。五代时期的杜光庭对此有更详细的记载:“有王屋山者,在洛阳京北百馀里,黄河之北,势雄气壮。冈阜相连,高耸太虚……最高者首名'天坛山’也。《黄帝内传》云:'为之琼林台’……黄帝於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天坛之名即来自黄帝祭天的传说[8]。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县西北。
王烈得石髓处也。
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一名太形山,一名母山,一名皇母山,为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之界山,长约400公里。其南段石灰岩分布广泛,溶洞、石林、岩溶泉较多。陵川县佛子岭,海拔1884米,山峦峥嵘,林木茂密,号为“太行山第一峰”。壶关县建立的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集林海、悬崖、瀑布、潭渊、溶洞、寺观于一体,展现出太行山的雄伟奇观。《山海经》:“北次三山之首,曰太行之山。”《尚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孔氏注:“此二山连延,东北接碣石。”《淮南子·汜论训》:“武王克殷,欲筑宫于五行之山。”高诱注:“五行山,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上党关也。”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第四滏口陉,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第七蒲阴陉,第八军都陉。”《列子·汤问》作太形。[9]
河内野王县,野王县故城,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晋为河内郡治。隋开皇初为怀州治。十六年 (596)改为河内县[19]。野王故城地处沁(河)济(河)冲积平原。城址位于(沁阳)市境东南,沁水之阴,东经112。52'与北纬35。05’之间,历史上多系郡、州、路、府治,为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野王城邑始建于西周,《穆天子传》载:“丁丑,天子北征。癸未,至于野王。甲申,天子北升太行之隆,而降休于两柏之下。”《秦始皇本纪》“始皇六年,拔卫濮阳,卫元君角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西汉初改邑为县。西晋时,河内郡治由怀迁野王。之后的1700多年时间里,野王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隋代改野王县为河内县,明清两代为怀庆府首县。民国2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河内县为沁阳县。野王故城于历代增筑,早期城垣因深埋于地下,又未作考古调查与发掘,原城墙情况不详。现城东北角残缺的城墙,为元代修筑[10]。
王烈得石髓处也,地方学者认为“王列遇石髓之方”即王烈遇石髓之地,亦即王烈泉。王烈泉,在天门赤壁东端,一股清泉从山岩石隙间溢出,四季不断,今泉西壁间有“王烈泉”石刻,字径各尺许。清道光二十年(1840)《修武县志·舆地·古迹》载:“王烈泉,在僧厨东数武,自石壁中流下,俗传王烈遇石髓处。”王烈,字长休,邯郸人,《晋书》、《神仙传》均有记载。王烈隐居云台山,常服鸡头参,饮山泉,年338岁犹如少年。嵇康常向其求养生之道。相传,王烈见山破开裂数百丈,中有石穴,径阔尺许,流出青泥如髓,嚼之如热蜡粳米之美。乃揉之成丸,携归与康。康喜而视,已成青石,俱往断山之处,复原如初,略无裂痕。又一次,王烈在石室中发现一卷素书(又称丹书),随告嵇康去看,亦不复见。故明代马澜有诗曰:石髓丹书两遇难,碧山犹说有仙坛。千秋留得嵇康恨,石上清风漠漠寒。[11]
[1]来源:《简明文史知识词典》
[2]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3]来源:《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
[4]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第1166页
[5]来源:《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
[6]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7]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1169页。
[8]期刊 2009 中华文化论坛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道教传统的形成
[9]来源:《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10]焦作市文化局编,焦作市文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第56页
[11] 期刊 2013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百家岩碑刻中的竹林七贤(程峰、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