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更新预告:我们赖以思考的类比
我也发现类比和隐喻的作用被轻视——很多人没有重视它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作用——你在书架上能找到大量逻辑思维,结构化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书,但很少看到类比思维的书。
类比是人类思维的最后一块领地
可能类比是我们天生的能力,所以才觉得无需学习。但在智能时代,一切结构清晰,规则明确的工作,机器都要比人强。人最后的一块领地就是联想、迁移的类比能力。
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很多人就认为,类比论证不扎实,不靠谱,没有普适性。但这种不靠谱的思维却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方式,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时刻都在用。
比如,我们会说「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将时间类比为金钱,时间和金钱本是两类事物,靠理性的归纳演绎怎么也联系不到一块。
而用类比就显得很自然,我们采用了二者属性中有相似的特殊内涵——它们都是有限的,它们都是宝贵的资源。
类比以相似性为基础,既是发散和跳跃的,也是生动和形象的,还具有主观性,可以是个人的体验或想法。正如康德所言:
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类比是人类灵活解决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如同一个脚手架,让我们从熟悉的地方跨越到陌生的领域,找到问题的答案。
科学家用类比发现规律
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发现,过去三个世纪中,几乎所有重大发现,其中心都有一个关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类比。只列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引力势:类比于一座山丘——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1770
电势:类比于引力势——泊松,1811
磁势:类比于电势——麦克斯韦,1855
四维空间:类比于三维空间——闵可夫斯基,1907
电子是波:类比于光子是粒子——德布罗意,1924
量子力学矩阵:类比于傅里叶级数——海森堡,1925
量子力学波动:类比于经典力学波动——薛定谔,1926
量子对易:类比于经典力学泊松括号——狄拉克,1927
关联粒子的“同位旋”:类比于量子自旋态——海森堡,1936
弱核力:类比于电磁力——费米,1931
强核力:类比于电磁力——汤川秀树,1934
矢量玻色子:类比于光子——杨振宁和米尔斯,1954
—— 摘自《表象与本质》
严格讲,类比和隐喻是有区别的,但共同的特征是强调相似性,而隐藏差异性,相比照的两个事物涵义要有足够的相似度,而且有一个是思考者熟知的。比如:
房屋是由砖头砌成的,但是一堆砖头放在那里不叫房屋;
同样的道理,知识是由信息构成的,但是一堆信息放在那也不叫知识。
这里的类比关系是:
房屋 —— 知识
砖头 —— 信息
很多人说思维模型怎么到57不更新了。我在整理一套创造知识,构建模型的方法论——用一个体系化的原则和流程整合模型。在这个体系中,模型是一个零件,用来构建适合具体场景的认知工具箱。
但57不是一个该停下的数字,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分享几个对我有启发的隐喻(类比)模型。
亚马逊CEO贝佐斯常说「观点值80分智商」,这几个隐喻模型能给你一些思考的不同角度,至少值20分智商。
关于隐喻的重要性,看一个困惑我好久的问题,受隐喻启发而解决的例子:
类比解决难以言说的疑惑
在读平克的《风格感觉》时,书中说要少用,慎用连词。连词就是因而,所以,于是,总之……这类连系句子或段落的词。
当时就有点迷惑——连词避免不了,可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呢?书中也没有明确的说。我还打算分类连词,看看它们该如何用。
有一天我听这本书的解读,说到平克建议少用「路标」时,我突然明白了。将「连词」类比「路标」,在公路上,路标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出入口:比如入口,出口
分叉口:三叉路口,十字路口
提醒注意的地方:比如急弯,桥洞,距离提示
这是路标该出现的地方。而在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上,不需要路标。
写作中使用连词同样的道理。如果前后内容是连续一致的,就不需要路标,像「接下来,然后」这样的连词尽量少用。这类连词就像路上的广告牌一样,不但没用,还干扰读者视线。
而当后面的内容跟前面说的不一致时,就有必要用转折连词提醒读者注意。李善友在讲课时喜欢用「But」,But 就是转折连词,起提醒作用。
在出入口(文章开始和结尾)也可以减少生硬的路标,通过提问的方式代替路标。比如:
这篇文章有下面三个观点:
可改成:
这篇文章都有哪些重要观点呢?
人们喜欢对话的方式,提出问题也能引导读者继续读下去。
你看类比能让抽象问题具体化,帮助我们明白以前不理解,想不通的问题。
建议你在阅读时重视作者提供的类比和隐喻,也要创造类比帮助他人理解抽象复杂的事物。
关于类比的具体方法,我在《直面不确定性》一书第二篇详细的谈了,你可以买来看看。
相关文章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