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失衡:为何基层会出现“三件套”的应付式落实?
碧翰烽/文
“我们中是不是有人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成了,把做完了当成做好了?”在辽宁省沈阳市近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负责人向在场的数百名干部发出“灵魂拷问”。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这一发问是对部分基层干部状态的“精准画像”。“说了=做了”“做了=做成了”“做完了=做好了”已经成为部分干部应付式落实的“三件套”。
这样的发问,的确令人深思。
把“说了”当“做了”的干部:习惯于搞忽悠,热衷于喊口号,实际上脚下一动不动。
把“做了”当“做成了”的干部:就是把“任务分解了”当成“工作完成了”,把“开会研究了”当成“问题解决了”,把“发文了”当成“落实了”。
把“做完了”当“做好了”的干部:有的就搞一刀切、应付检查,实际上一些工作“做歪了”“做空了”“做错了”“做坏了”。
这样的现象当然值得我们警惕,更要下决心解决。怎么解决?还得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首先,基层压力机制与动力机制的失衡,压力超过动力。目前,层层传导压力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任何一项工作都会以此种常态传导到基层,并且督导到基层。而在动力机制,明显有些失衡。如何应对这种压力?一些基层可能更多想的是如何应付,以避免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
因为在现实中有两个难题没有完全破解:一个是干好干坏一个样;一个是干得多的容易出问题,不干的反而没有问题。那么,如何从动力机制入手,真正启动基层的自主性、自发性、自愿性,需要认真考虑。
就拿选人用人来说,重政治,重业绩,应是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可是有的地方或单位一到选人用人的关键时候,往往就是更多考虑年龄、资历、关系、平衡等因素。
其次,基层干部素质能力与任务安排的失衡,能力难以胜任。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少部门习惯于属地管理思维,将本该属于部门的职责任务一股脑地下沉到基层,而又没有同步下沉权力、资源等,使得基层难以接招。因为基层大多会面临人少、事多、权小、钱少等局面。
比如有些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处理,仅靠基层干部,是无法触及开发商和相关建设单位的,还得要靠相关部门的力量。
而在政治素质方面有些欠缺,这些年,各个地方和单位都加强了对干部的学习教育,但是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普通干部、基层干部学习氛围明显不如领导干部。许多领导干部都有到党校脱产学习的机会,可是普通干部基本缺乏这样的机会。二是学习形式主义现象不容忽视,没有真正入脑入心。
最后,基层工作实绩与督查考评的失衡,考评不能完全体现实绩。有的地方或部门督查考评手段比较落后,依然停留在看资料、看台帐,看开会了没有,发文件了没有,阵地建了没有。这样的督查考评方式,当然就会滋生基层的形式主义和应付式套路,就会不把工作放在如何落实落脚上,而是放在如何做好做漂亮资料台帐,以迎接上面的检查。
事实上,科学的督查考评,应该要坚持结果导向、民意导向,重点看实效,看群众的评价,关键要到一线去看、到群众中去听。督查考评的结果要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让群众评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