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专栏•No.075】聂光玲: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 聂光玲

  虞世南的《咏风》是我和女儿共同学习的第二首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吃完午饭,我收拾碗筷,女儿自己把诗抄在小黑板上。

  “这首诗的四句,没有一个‘风’字,但却是写风的诗。”

  “妈妈,我想起来了,之前我还学过一首《风》,上学期我们李老师给讲的,也是全句没有一个‘风’,而且每句都含有数字。你听‘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次,女儿是小老师,她一句一句教给我全诗,还帮助划重点促使我更好更快地记住全诗。

  “妈妈,你就想啊,风,能吹落秋天的树叶,能吹开春天二月的花;再想后两句,风,刮过江面和吹进竹林以后,分别会是什么样子。顺着这个,你应该很快就能记住了……”又是下午她上学我上班的路上,在女儿的这种提示下,我也真的很快记住了。

  接着,女儿就讲了她在学校的一些事儿。还说了她当天记的一篇日记,大意是,课间她抱着一摞数学作业去老师办公室交,走到门口她徘徊不定,原因是上学期期末数学成绩没考好,担心老师批评,没想好怎么面对老师。就在她犹豫不绝的时候,几个玩乐的同学推推搡搡中就把她推进办公室里了,顺势把作业交给老师,做好了接受老师批评的心理准备,却只听到冀老师说了一句:“代琳彤,你这学期要加油哟!”

  女儿告诉我,老师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她却深深地记在了心里。“这学期我一定要把努力和细心落实到行动上。”我为孩子这种感悟感到高兴,同时,我在想,我平时在对待两个孩子的问题上是不是过于唠叨了?学习冀老师这种方式,效果极好嘛。今后,我要好好思考。

咏风

     ——作者:虞世南 (唐)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逐:随。

  轻袖:薄衣袖。

  共:通“供”,是给,使得的意思。

  绕梁:即“余音绕梁”。

  远:远处,远方。

译文:
  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为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所以题作“应魏王教”。风本无形,诗人通过“舞”、“歌”、“枝”、“花”在风吹动下各种动态的描写,使人看见、听到、闻到,生动形象。应制之作,情感常不由境发,除非正好触动心弦。又多为酒肉之宴,颂扬之歌,因而难以看出诗人独特性情。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解落:吹落,散落。

  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李峤的《风》,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两首关于“风”的诗,如果把诗题盖住,就是一则谜语。这是这两首诗的一大妙处吧?!

  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诗人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满眼、两耳是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风是看不见的,风又是看得见的;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

  轻柔的风,凉爽的风,渗人的风,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忧愁的风,欢喜的风,千姿百态的风……风在我们的思维中显得如此平淡,风却又带给人们刀割一样的疼痛,让人欢喜让人忧……

  风无处不在……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学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