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谱的历史及收藏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卷帙繁多。印谱则是中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花,它不仅为印学研究和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推动了印章艺术的向前发展。中国的印章,仿于春秋,盛于秦汉,滥于六朝,衰于唐宋元,进入明清时代,随着石质印材的广泛使用,涌现出众多领衔印坛的篆刻家和鉴藏家。印谱紧随这一时期印章神奇地崛起而揭开了印谱史上辉煌的一页,这是中国篆刻艺术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化。如果说没有明清印谱的辉煌,就不会有后来波澜壮阔的印谱史,也就很难产生群星璀璨的明清篆刻艺术流派。
印谱起源于宋代,大体可分为二大类:一是鉴藏家将其搜寻庋藏的历代玺印及名家篆刻精品编辑成册而名扬四海;二是篆刻家将其篆刻创作汇辑成谱而流芳百世。最初的印谱不像后来的印谱那样用原印钤打,而采用宋代木版印刷的技术,经木版摹印。印谱的这种原始风貌反映在宋代杨克一的《印格》、宋徽宗敕集的《宣和印谱》、王厚之的《复斋印谱》、颜叔夏的《古印谱》、姜夔的《集古印谱》、王俅的《啸堂集古录》和元代吾丘衍的《古人印式》、赵孟兆页的《印史》等印谱中。在以后的元末明初的二百五十年间,印谱寥寥可数,这无疑给明清印人带来困境,于是印谱的汇辑势在必行。

明代隆庆年间上海人顾从德,于1572年将自己所藏和诸家收藏的古印合并编为《集古印谱》,凡六册,收玉印150余枚,铜印1600余枚,该印谱开创了原印钤拓成谱的先河,第一次只钤拓刊印了二十部。刊行后在金石界引起强烈地震动,又于万历三年(1575),将此谱再加增补,将元明以来木刻印谱的资料也一并收录进去,补成玉印220余枚,铜印3200余枚的繁帙巨篇,用木板印行。《集古印谱》在编体列、用笺规格、释文考证诸方面都极为周致,为后来的印谱的形制奠定了基础,为印人诚实地借鉴、吸取古印的丰富艺术养料提供了蓝本。一时间印谱汇辑翕然向风,名流辈出。可以说《集古印谱》的问世,成为了这时期印谱编辑的一个里程碑。紧跟其后,江都张学礼,蓄古印七千多钮,择其三千钮,请何雪渔等名印家逐一摹刻,历经二十年,于1589年,辑成《考古正文印薮》,甘石乞摹刻一千七百多钮古玺,历经七年,于1596年辑成《集古印证》;1596年来行学摹刻并辑了《宣和集古印史》八卷等等,可谓迎来了木刻印谱的全盛时代。

印谱的原印原拓虽然始于顾从德的《集古印谱》的原刊本,但是随着此谱的扩版,又回复到宋人印谱木刻的传统,经过28年之后,万历二十八年(1600),范大澈集所藏古铜印,用原印拓成《范氏印谱》,这是印谱史上的又一件大事,才真正地使原钤印谱蔚然成风。《范氏集古印谱》由范汝桐编辑,共十卷,每页及页背共16印,印下载释文及钮制,全书共收3300余印。此后,崇祯年间的俞彦,以原钤刊行了《俞氏爰园印薮玉章》(1641),大篆刻家汪关的《宝印斋印式》(1614),郭昌宗的《松谈阁印史》(1618),也均在此一时期问世,必须用原钤制作印谱的认识,开始在印坛中普遍树立起来。随着印谱的蓬勃发展,刺激了篆刻艺术流派的兴盛和篆刻家的崛起,新的篆刻艺术流派的兴起,又在印谱史上开辟出另一条发展道路,以张灏《学山堂印谱》(1633)、周亮工《赖古堂印谱》(1677)和汪启淑《飞鸿堂印谱》(1675)为代表的总集式近人印谱被称为明清之际印谱之“三堂”。而以大篆刻家何震汇辑《何雪渔印海》、甘 石乞汇辑《甘氏印集》和苏宣汇辑《苏氏印略》的个人篆刻印谱更是光照千秋。
清代是中国印谱史上的又一个高潮,首先是吴观钧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编辑出版的《稽古斋印谱》,这是清初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巨著,它收集了古印2700余钮,收藏之富,冠于当时玺印鉴藏之首,作为明末清初印谱发展的过渡,《稽古斋印谱》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乾隆年间,侨居杭州的汪启淑,是清代卓尔不凡的篆刻艺术家,他先后编著出版了《集古印存》二十四卷,《飞鸿堂印谱》五集、《汉铜印从》、《汉铜印原》、《退斋印类》等印谱二十七种,他在印谱方面的诸多贡献应该说是划时代的,无论从编著的范围上、方法上、数量上、格局上都比前人有了长足突破。如他有意识地开启并倡导专题印谱的刊行,不仅重视印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而且把印人与作品对照起来,存印又存人,在印谱史上像他那样以此安身立命,终身以求的则从未有过。
咸丰二年(1852),山东潍县人陈介祺将自藏的两千余枚古印和刘燕庭所藏的一百余印,合并成《斋印集》十二册,同治十一年又增拓了自己新藏以及吴式芬所藏印,并与原本再合编为《十钟山房印举》共分三十举,收印7000余枚,当时钤拓了50部,在印学界引起轰动,《十钟山房印举》以集取胜,成为汪启淑之后印谱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而近人印谱具有开拓意义的,首推陈以和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编集的《完白山人篆刻偶存》,这部印谱除了在收集邓派大师邓石如的作品方面功效显著以外,还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第一次在印谱中收拓了边款,款以志人,使印章的作者如同书画的作者一样,铭以名款,裨便后人有所资寻。
1904年,由丁仁、叶铭、王、吴隐等人发起的西泠印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民间印社组织,集创作与研究一体,出版了大量的古印谱和近人印谱。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的吴隐,几乎成为当时印谱出版领域的一位领袖人物,他出版最多的是清代诸家的近人印谱,如严根复《钱叔盖胡鼻山两家刻印》(1864),郭频伽《灵芬馆印存》(1878),葛昌楹《传朴堂藏印精华》(1916),以及丁、高、俞、葛四家藏印《丁丑劫余印存》(1939)等等。
清末民初期间,印谱的发展步入一个成熟时期,各家印谱极多,先后出现的著名印谱有:黄士陵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879),徐三庚《金山民印存》,罗振玉的《赤赤莲泉馆占印存》(1915),黄睿《尊古斋印存》(1927),傅子式《西泠六家印存》(1883),赵之谦刻徐子静辑《观自得斋印集》(1889),吴让之刻林钧辑《师慎轩印存》,吴昌硕自辑《削觚卢印存》等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美术出版社、印社、博物馆等先后出版大量的印谱。其中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出版的各种玺印印谱,是当代玺印印谱的权威。如:1982年由罗福颐主编的《故宫博物院古玺印选》,197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印选》等等。而以杭州西泠印社为龙头的民间篆刻艺术印谱的出版,在当代中国印坛上更是光彩夺目。先后有《沙孟海印谱》、《钱君 印谱》、《西泠六家印谱》等等印谱问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篆刻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省市先后成立了印社,出版了大量印谱举不胜数。1991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沈沉编著的《当代印社志》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全国各地99家印社的同时,并收录各印社有代表性的印章近千枚。随后,著名篆刻家康殷先生夫妇,历经30年编辑出版了《印典》四册,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宏篇巨作。1998年,华光普先生主编了《中国历代印章目录》,收录了上自商周起,下至清末止,共计1800余枚古印,尺寸大小与原物保持一致,该印谱开创了在印谱史上第一次详实地给每一枚印章评级、标价并注明印质、形质与朝代的先河,可以说,二十世纪末至今,是中国印谱发展史上一个阳光明媚,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
中国古代印谱极高的艺术价值,奠定了它非凡的收藏价值。自清代以来,印谱一直被收藏界密切关注,价格一路不菲。其主要原因是,印谱在刊行之初的数量极少,当时刊行的目的,是供印人之间的交流。有很多好版本印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失传。其次就是清末民初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的巧取豪夺,大量的珍贵印谱流失海外,很多国家的博物馆都着重珍藏中国古代印谱,再加上几经战火浩劫,存世的中国印谱如凤毛麟角。近年来,虽然各大拍卖会上也偶有印谱出现,往往奇货可居,不能完全体现中国印谱的精华部分。收藏印谱,收藏者首先要学习印谱的知识,了解印谱的价值。在清末民初前出版的印谱,一般初具收藏价值。上至明代就非常珍贵了。另外,印谱的刊本非常重要,特别是名家名刊,如明代顾从德的《集古印谱》,清代汪启淑的《集古印存》,清代陈价祺的《十钟山房印举》等,升值的空间无限。再就是要注重印谱的品相,印谱的残页、残缺、残册及虫蛆对印谱收藏价值都有很大影响。对一些存世少,影响大的印谱,收藏者要着重收藏。目前,收藏界有一大批收藏者,全身心投入在印谱的收藏事业上,一批好的印谱在民间被发掘出来,抖落下它历史的尘埃,焕发出闪亮的收藏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