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识别中群内优势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情绪识别是指从他人的面部表情、言语声调以及肢体动作中推断出情绪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也是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前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认同情绪识别的跨文化普遍性与差异性共存的整合观点并提出群内优势效应,即人们在判断与自己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人物的情绪时,其准确性高于判断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人物的情绪的准确性。
群内优势效应的提出更好地阐释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识别情绪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此,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中,有论文对近年来情绪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传统的情绪理论认为,面孔是情绪表达与交流的主要载体,面部表情在情绪识别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情绪识别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面部情绪的表达、识别及其神经机制等方面,对声音、躯体等其他情绪载体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对声音、躯体等其他情绪载体进行研究会突破只依赖于面部情绪研究的传统局面,极大地提高情绪加工研究领域的现实意义。
面部表情是个体获得社会信息并做出恰当反应的最重要来源,面部情绪识别是情绪识别中的核心领域。有学者对87篇情绪跨文化识别的相关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情绪跨文化识别中存在一种群内优势效应,即当情绪表达者与情绪识别者来自相同文化时,他们之间的情绪理解与交流更为准确。此外,大量研究者考察了面部情绪群内优势效应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发现,人们在识别本族和其他种族人的面部表情时会产生不同的脑区活动。当被试识别与自己相同种族人的面部表情时会激活大脑中的杏仁核和梭状回等部位;当被试识别其他种族人的面部表情时激活了大脑的额叶、枕叶和顶叶区域。
声音情绪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研究也引发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有研究发现印第安人和白人在识别自己文化下的方言语言情绪的正确率更高;阿根廷西班牙被试识别本族语言的准确度更高,而识别本国其他与之相似度极低的语言情绪时具有较低的正确率。对于声音情绪识别中出现群内优势效应,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本土文化下声音情绪的表达与解读习惯对非本土文化的声音情绪加工产生了影响,进而导致识别本土文化下声音情绪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识别非本土文化下声音情绪的正确率。
情绪躯体语言是躯体表现出的情绪信息、协调一致的运动以及有意义行为的统称,也称为躯体表情或姿态表情。在远距离的情绪表达中,躯体线索表达和传递的情绪信息更为丰富。研究发现,中国被试和荷兰被试对不同情景中的躯体表情识别存在差异,当躯体表情刺激出现在非社会情景中时,中国被试识别躯体情绪的正确率好于荷兰被试。这可能因为中国被试会更容易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更加关注情景及他人信息。
分析情绪识别群内优势效应的相关研究,可见,情绪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研究目前尚无完整的定论。由于受文化差异性、被试广泛性以及实验材料难易性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者还没有得出完整而确切的结论。此外,基础性研究理应服务于教育干预实践。因此,情绪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有待进一步深入。
文章来源: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