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大佬谈了什么?——企业大佬篇

在本次论坛上,各家企业也都结合自己的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 程维:滴滴的使命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运营商

程维认为,汽车产业下一代的变革不是割裂的创新,也许十年以后我们这样一个巨大的汽车产业升级之后,最后优胜的企业应该跟上一波的智能手机充分竞争后一样,它们是从车的硬件、从智能化、新能源,到系统,到大应用服务,都能够打通,去为用户创造最良好体验的企业。

“5年到10年,滴滴的使命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运营商。” 程维表示。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滴滴平台上面有2千万辆车连接了上来,其中有20万辆是新能源汽车,大约占了将近20%,程维希望在未来5年时间能够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滴滴上面。“我相信新能源、智能汽车、“互联网+出行”、共享出行以及无人驾驶,这些绝对不是割裂的创新,而是会重合在一起,共同角逐下一个汽车产业的变革,这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特别希望跟大家一起撸起袖子一起干。”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传福:补贴后时代怎么办?

王传福认为,没有补贴了以后购置税还得要减免,其他相关政策配套还得要上来,不要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电动汽车发展的氛围破坏掉。

第一,购置税的减免,一定要延到2025,甚至于到2030,这是一个10%的政策支持,这点非常非常重要。第二,消费税,特别是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消费税有2%、5%-9%,如果在国家财政资金退出以后,如果这个要有一个减免的话,这里加起来差不多接近15%-20%,这样把30%缩小2/3,国家政策就扶上马、送一程,才能够让新能源车更健康。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吉利的基本思路是发展甲醛燃料

李书福认为现在电动汽车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基础设施、充电时间。第二,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第三,冬天开热气影响行驶里程。第四,新能源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传统的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两者相互影响和干扰,无法预判。

而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环境的压力,第二个就是能源的可持续性。为了实现90%的汽车都是新能源,吉利的基本思路是,发展甲醛燃料;车型变小;混动与纯电动共同发展;研究分布式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最终达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车65%是插电和混动、35%是纯电动的目标。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 李斌:2018—2020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品牌升级窗口期

李斌分享了在电动汽车的成长期,作为一个用户导向公司的一些关键思考。

一、代工符合市场规律,应该合理利用传统汽车企业产能。政策应该鼓励新的公司和现有企业的融合创新,避免出现低效的重复建设。

二、基于用户思考,电动车现存的问题不完全要靠技术进步解决,更多的要靠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设计的创新来解决,用市场战略发展新能源汽车。

三、品牌升级。2018年到2020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仅有的品牌升级的三年窗口期,因为2020年国外的产品会进入。如果这三年能实现品牌升级,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就不会是外资品牌的天下,一定是中国品牌的天下。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冯兴亚:智能网联是大趋势

冯兴亚认为,从技术线路看,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仍然是目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但是,目前而言,我国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温度适应性、寿命、安全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尚存在差距。

从发展趋势看,智能化和网联化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汽车必将向智能化转型,汽车将不再是架在四个轮子之上的硬件产品,而是一个智能终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累计进行了超过70万英里的试验。同时,百度、阿里、腾讯、乐视都在进军汽车领域,车联网的概念逐渐被车企和消费者所接受。

而当前,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瓶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端;二是应用端。汽车企业作为研发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应分别给出用户满意的解决方案。

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 徐和谊:新能源汽车将是中国制造业的第四张“名片”

徐和谊认为,继高铁、特高压和核电之后,新能源汽车非常有希望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第四张“名片”。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机遇,是中国汽车企业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决定性战役。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发生一些新的趋势性变化,值得关注。市场的形态改变了、竞争的主体增加了、行业政策转向:第一,通过《新能源汽车积分同步管理办法》和《碳配额管理办法》营造严厉的倒逼环境,迫使整车企业加快从传统的汽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转型;

第二,通过准入、销售、使用环节的标准发布,提高行业的门槛,净化市场环境;第三,通过补贴退坡和私人充电桩的破局,逐步降低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保护性的干预力度,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第四,通过电池目录和技术路线图的发布,引导企业注重供应链的建设和核心技术的积累,避免走传统汽油车领域这种“遍地合资、以市场换技术”的这种所谓的“老路”。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中国区总裁兼CEO 海兹曼:满足客户需求

海兹曼表示,今年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当中增长率最高的细分市场来自于SUV的市场和低价车的市场。

而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跟三到五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了让中国的消费者更多的接受电动出行,他们对于充电设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新能源车企应该广泛的建立充电站,比方说靠近家庭的停车场、公司、购物中心、高速公路上。同时海兹曼也呼吁避免出现以地方性的财政补贴形式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

丰田汽车公司亚太区首席技术官 奥平总一郎:EV和FCEV将会引领未来

丰田在2014年就正式发布了MIRAI这款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市场,今年,在中国丰田已经着手准备FCEV整个路线的测试,现在已经面向了FCEV初期的市场,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能提供附加的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加强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希望让大部分客户能够在5—10分钟内到达这些基础设施。另外奥平总一郎也希望新能源公司和国家政府机关共同努力,来去支持FCEV的普及。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冯海洲:2017年是无线充电真正应用元年

过去的车有两个状态:一个状态是运行状态,动的状态没有办法的:另外一个状态是停的状态。

而新能源车是三个状态,多了一态,这一态就是停车充电的状态,我停下来就是为了充电而充电,或者停下来仅仅为了补电,这种方式怎么结合,如果基于这个框架想这个事情会有很好的机会,因此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要如何解决不同形态下停车和不同情况充电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利用比较好的无线充电技术。

特斯拉汽车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 任宇翔:未来真正做到全自动驾驶 

任宇翔表示,接下来,特斯拉发展有四个大的方向。第一,继续推动在交通和运输方面可持续形式的转变。第二,除了汽车之外,要推动全球向新能源的转变。第三,要通过全自动驾驶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第四,要利用前面讲的这三方面的技术发展最后达到一个共享经济。

今年下半年,特斯拉将在美国会推出Model 3,争取明年引进到中国来,这个Model 3是更多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电动汽车。而其接下去是要真正做到全自动驾驶。

杭州长江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曹忠:新能源汽车产品眼光要长远

“我们预计在未来的5年,当市场份额达到20%—30%这个阶段时,新能源汽车会发生什么情况,业内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

如果电动车市场达到10%以上、甚至20%的市场份额时,我们认为现在大车厂准备的产品,到时候会倾巢而动投入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那个时候电动车会有一场非常惨烈的厮杀。因此,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对标的产品就要对标5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国际大品牌准备投放中国市场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成本。如果不做这样的准备,很难突破上面的痛点。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