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好人的不好【修订版】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这是天理。可生活中好些事却偏偏大逆不道,如“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本文说的好人,不是天理难解的那种,是平常生活中过得不好的好人。究其因是可理解的。

01

朋友(化名溪溪)问到:“我平时有什么好事总是想到别人,也尽量帮助别人,可在很多事情上或在关键时候,别人却不那么真心对我,甚至不理我。真让我心寒难受”。

是啊,人世间为何有那么多不公不平,为何有俗话说“好人没好报”“好心没好下场”之现象?要理解“我以诚待人,别人为啥不理解我”?可先问问自己:是我的问题,还是他人有毛病?为啥我总爱替别人着想?我想获得什么?别人不理解我,是我的表达不清、行为过分,还是他人的愚钝,或是无情之人?

我们相信,溪溪对别人的好,肯定出于真心实意。同时也相信,大多数成人都能辨识人心的善恶,也懂得知恩回报。故有必要反思,如溪溪一样的好心善举不被理解,多半你的“好”仅是你潜意识助人情结的自我满足,只是这善举背离了你意识上的“为别人好”。

02

人们对好人的界定,通常是没脾气的温良恭俭让。也有这样的界定: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辨是非,没原则没立场。这些界定里,透露了好人“为何好心没好报?”的答案,多是拜他们身上的“不好”所赐。

如,缺乏自知。假如你的施予,总不能获得回应和理解,那你的施予毫无意义。但这并非说你的好意不真,或你待人的动机不纯,恰好是你不自知的好过了头,你的牺牲欲太过强,以致对他人构成了无形压力。举个例,有位母亲对她的儿子,从出生开始,可谓一心一意地想为儿所想,做为儿所做,心里眼里唯有儿子。儿子渐渐长大,个性是越来越偏执、傲慢冷酷,对他母亲的态度如陌生人一般,有时甚至像仇人似的。

这样的结局,谁能认同母亲好心的意义?从人成长的角度,一个孩子是否有感恩情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中,是否有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尊重,即:就孩子自己对爱的感受、爱他人之经验的尊重,对孩子选择能力的培育。溺爱,满足了孩子的依赖需要,但本质上,是在满足母亲的恋子需要,成就的是母亲慈善的美德,代价却是抑制了孩子爱的能力发展。

再如,有些冲突的婚姻,妻子非常善良能干,对老公是全心付出、关爱有加,却总换不回老公的理解和关爱,为何?这是与她们的无意识情结,或叫缺乏自知有关,如,她们完全不知道,关系的另一半并不需要、不欣赏女人的牺牲角色,也不知道,她们受内在的情结(如自卑,恋父情结等)影响,或是受无意识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影响,才使得她们活在自我想象的关系里。

03

一个人总把精力投注对象,看似是无私的奉献,实际是害怕失去对象才拼命拽住的控制表现。

心里只有他者没有自己的好人,其人际行为既没边界意识,也没清晰目标,以致他感受不到自己的真实需要,也感受不到别人的需要。

若挑好人的错似乎很难,因看见的都是好表现。而他们的不好,如隐忍、受虐性、被动攻击性是无意识的,藏匿在个性结构,自己和别人都无法看到。仍以“慈善母亲与冷漠儿子”为例,我们看见的是母亲是好人,儿子是坏家伙,看不见的是母亲牺牲背后的索求:我为你如此付出,你怎忍心不管我?而溺爱对被爱者构成的内疚、无助、无能感也是隐匿的。这个儿子若继续冷漠,母亲只会痛斥儿子的不好:我咋生了你这个逆子!丝毫不会意识、不会反思她的养育方式不好。

04 

付出与收取的平衡需要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快乐又是建立在付出与回报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因此有条件的付出“好”是人之常情。

人际关系有多种性质,如:竞争性关系,其付出是有条件的,其结果不一定有回报,其感受或许刺激或许悲惨;交互性关系,其付出是有条件的,其回报是对等或不等,其感受是平衡或不平衡的;包容性关系,施予是无条件而不求回报,其感受是愉悦和享受的。

像溪溪一样的好人,因别人的不理解和不予回报而难受,虽说是常理之情,但不能不说她缺乏自知,也缺乏容量。以交互性关系而论,若你的付出与回报极不平衡,那起码说明:你付出的好,不是别人要的;你付出太多的好,本是含有索要回报的潜意识目的,可别人不知也不会感恩,因为你一贯这样,别人以为你是心甘情愿,而不觉得接受了“好”会欠下人情。但是,你的需求会受伤,会难受。

好心没好报的不平衡,不过是好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但好人不会觉得,别人的冷漠,也不过是对他们“过好”的敬而远之。

05

过好,无意识层面是对分离焦虑的防御。我们知道,人的一切行为都有他的动机或目的。你总替别人想、总做好事,在确实为别人好的后面一定有属于自己的需要,最典型的是被接纳,被认同。而对于曾有过被(生命中重要关系人物)抛弃、否定、虐待等经历的人,被认同需要将成为他一生的追逐。

好人在付诸行为时,并无要回报之意,潜意识却很渴望他人的关注与回应。由于这份渴望,他会执拗的坚持行好,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好人的行好,有时不得别人的回报,是来自别人的轻视,认为他们是软弱的讨好型人,不予回报也不够成得罪他们。看出,总为别人想的人,仿佛是对付出上了瘾,瘾源来自他们心底恐被遗弃的不安全,驱策他必“与人为善”来建立自己渴望的人际关系。

俗语“吃别人的口软,拿别人的手软”,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对人好,是防备自我被攻击、被拒绝的安全作法。通常情况,遭遇攻击的对象是自大、吝啬之类不太好的人,谁忍心把矛头戳向好人呢。

对于不快乐的好人,说他们是用“讨好人”来换取好评价,或防御被欺负,还是用“人善反被人欺”来解读他们之所以不快乐都不为过。但重要的是,不快乐的好人如何能快乐起来?这确是一个较大的话题,笔者将在《心理治疗篇章》和《自我疗愈篇章》中涉及。

点击左下角“
(0)

相关推荐

  • 懂你

    ✎✎✎ 文/唐寧       主播/溪溪   懂,比爱更重要 爱,不一定懂 可懂你的人,不需多说 只一个微笑或者一声问候 便风轻云淡,踏实心安 懂,是世界上最温情的语言 大家好,我是溪溪,感恩遇见,彼 ...

  • 【溪水流声】第3期:人所获得的成功和聪明程度关系不大

    ✎✎✎ ‍ 主播:溪溪  编辑:快乐‍ ‍ 在工作时,不需要外界的激励,每天都有很多新点子,时刻想着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做的过程中去享受它,去追求100%的完美,去修炼自己的心性,并付出不亚于任何 ...

  • 溪溪陪伴:爱有付出,定可接收!

    来自心灵最深的呼唤,愿你我一起前行, 随着优美的乐声,找到更完美的自己, 找到生活的真谛...... 爱有付出,定可接收 一切 变得这样猝不及防 也许 这就是天意 微笑 对着镜中之人 感谢 让我静下心 ...

  • 雨夜里的那个人

    ✎✎✎ 作者 鹏鸣 主播 溪溪 编辑 快乐常伴 自古多情苦思雨,由来淡淡一阵风.风在秋雨中感受凄美,雨在秋风中体味深情,风雨会因心情变化,心情也会因风雨朦胧.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溪溪陪伴, ...

  • 其实,她是好心

    [其实,她是好心] 早上,三娘踉跄踉跄地从胡同里走出来.见我站在胡同口,就凑到我耳边,跟我说,香她娘走了!哎,走了也就不遭罪了! 三娘,八十多岁的人了,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烧水.身体还行,就 ...

  • 熊玲:口才不好有根源吗

    Leilei的疑问:今天做兼职被开除了,后来才知道是由于我胆量和口才不好才被开除的,我想知道缺乏胆量和口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谢谢! 你提这一问本身,看出你对自己被开除的原因并未感觉,换句话,你并未觉得 ...

  • 熊玲:好人的不好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这是天理.可生活中有些事却偏偏大逆不道,如"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其原由是天理无法阐释的. 我这里说的好人,不是天理难解的那种"好人", ...

  • 熊玲:为何害怕不好的“念头”

    熊玲:为何害怕不好的“念头”

  • 熊玲:为什么有时候脑袋里会闪过一些不好的念头

    熊玲:为什么有时候脑袋里会闪过一些不好的念头

  • 熊玲:隐瞒秘密有什么不好

    熊玲:隐瞒秘密有什么不好

  • 熊玲:记着过去不好的事是伤害自己吗

    熊玲:记着过去不好的事是伤害自己吗

  • 熊玲:虐在亲密关系中【修订版】

    熊玲:虐在亲密关系中【修订版】

  • 熊玲:耻感的内在威慑【修订版】

    --论羞耻与神经症人格的心理动力学(之二) (二)耻感在神经症内部的威慑 1,抑郁和强迫性人格的耻感与道德自虐 在上一篇"羞耻感与道德自虐"中提到:病理性耻感跟受虐的感觉一样:是揪 ...

  • 熊玲:抑郁的本质【修订版】

    (注:本文取自我的系列"神经症课程培训"之一).有人说,人患什么病又怎样死都是命运决定的.但神经症患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并非命运的注定结果,而是个人对命运的态度所塑造的一种后果.抑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