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胜 | 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叙事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大会总结

尊敬的傅老师及各位专家学者、同学们:

“新文科背景下的叙事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历时1天,现在就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

本次会议正当其时。众所周知,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2个月后,“新文科背景下的叙事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就在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教授的积极倡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召开了。毫不夸张地说,本次会议是中国叙事学界对《新文科建设宣言》的一次积极回应,必将对叙事学研究在中国的未来走向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新文科”当然还是要继续彰显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主题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因此“新文科”彰显的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新人文精神,包括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按照《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就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新文科建设宣言》还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三条路径,即夯实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从“新人文精神”“中国话语”“建设路径”等三个方面,本次会议都鲜明地体现了《新文科建设宣言》的要求。这不仅因为叙事学与生俱来的“新文科”属性(叙事学本就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而且反映了中国叙事学者有意识与时代呼应的敏感性。
本次会议共进行了8场主旨演讲,4场专题论坛,14场分组研讨,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份稿件,通过直播和腾讯会议参与或观看本次会议的人数达到13万人次,可谓盛况空前。在名家的主旨演讲,中青年学者的专题论坛和分组研讨中,充分体现了“新文科”的基本特征。
申丹教授发言

申丹老师本次演讲让我们重新关注修辞性叙事学的理论问题。大家知道,故事讲述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修辞性的交流行为,本次收到的来稿中,约有70份(占所有来稿的1/4)明确采用的是修辞性叙事批评模式,即探讨作者/叙述者使用什么叙事策略实现什么样的修辞意图。申老师阐明了修辞性叙事学的本质特征,指出了其交流模式的长处和局限,并让我们看清了修辞性叙事学与其他后经典叙事研究方法之间的互补性。申老师的演讲对于夯实叙事学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赵毅衡教授发言

赵毅衡老师同样把叙事看成一个交流活动。我们知道,读者进入叙事时,总需要先将叙事世界接受为真,这是叙事交流发生的基本前提。赵老师本次演讲中,明确提出了虚构叙事“依假为真”的三个条件:文本满足意义完整度要求;文本内部连贯无逻辑矛盾;文本内部有一个叙事实体(或假托人格)对虚构世界作“真事真看”。赵老师用了一个新名词来描述虚构叙事的“依假为真”,即叙事文本的“横向真实”。赵老师的演讲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比如,我们也许可以接着追问:“横向真实”有没有可能遭到破坏?在“横向真实”遭到破坏的叙事中,叙事交流模式会发生何种变化?因此,我觉得,赵老师的演讲为时下颇受关注的“非自然叙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傅修延教授发言

如果叙事本质上是一种交流活动,那么“物”在叙事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傅修延老师的演讲让我们直面之前很大程度上被叙事理论所忽略的“物”。傅老师指出,物是携带意义的符号,有一套属于物的话语系统,我们应该努力破解这个系统的密码,更好地理解物。如此看来,叙事交流中,物绝非可有可无,因此,傅老师建议我们将“聚光灯对准原先处于陪衬地位的物,使其和人一道成为考察和研究的主要对象”。以往研究中,很少评论家将物纳入叙事的修辞资源中,傅老师提出“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如果说申老师、赵老师、傅老师探讨的是叙事基本理论问题,那么董乃斌老师、谭君强老师和乔国强老师讨论的则是特殊文类的叙事问题。
线下会场

董老师提出了“中国诗歌叙事学”的构想。他认为“中国诗歌的本质是诗人的陈述,是诗人动情后的诉说”,所诉所叙的内容可以是“事”,但也可以是“情”,更多的是“事”“情”的混一和夹杂,而这个“事”的范围,远大于西方经典叙事学中的“故事”。鉴于中西诗歌的“不同与可通”,董老师提出,中国诗歌叙事学的建构既需要借鉴西方叙事学,同时又要基于我们自己的诗歌实践做实事求是的研究。不难看出,“中国诗歌叙事学”是一个诱人的课题,董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谭君强教授发言

谭君强老师近年来一直在诗歌叙事学领域深耕,成果丰富,他在本次演讲中提出,抒情诗的叙事交流是以空间形式进行的,其中,历史空间又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形式。虽然抒情诗里的历史空间是感性的、个人化的叙事,但对这种历史空间的再现可以将个人情感上升为历史的、社会的普遍情感,从而让诗歌一代代流传。谭老师的演讲以历史空间的视角,加深了我们对抒情诗中叙事交流的理解。

乔国强教授发言

文学史我们天天读,习以为常,但乔国强老师却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文学史的故事性或虚构性,即文学史叙事使用的框架、文学史文本阐释的开放性、文学史内外关联中的潜文本和超文本。乔老师的演讲让我们依稀看到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影子,但他将海登·怀特的思想创造性地化用在文学史研究,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看到文学史的虚构性,也创造了很多进一步探究的可能性。

如果以上各位老师主要涉及文字叙事,那么赵宪章老师和林珲老师关注的重点则是“图”像叙事,其中,赵老师关注的是小说插图,林老师关注的是地图。
赵宪章教授发言

一般来说,小说插图是用图像来弥补语言表达之不足,是从属于故事的,但赵老师本次讲演却关注了一种“小说插图逃逸叙事链条而独立叙事”的现象,并借鉴现象学相关概念,创造了“象晕”(halo)一词来解释这种现象:小说的故事被稀释为“象晕”,附着在插图上,读者看到插图就能想起“象晕”背后的故事,从而使小说插图独立叙事成为可能。赵老师活用跨学科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做法值得学习,而赵老师提出的问题也给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可能:比如,小说的“语像”故事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被稀释为“象晕”,“象晕”又可能以什么样的方式附着在插图上,使插图逃逸叙事链条成为独立叙事?等等。

林珲教授发言

林老师演讲的更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林老师本人是江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院长,他来到我们这个会议,本身就是跨学科的体现。林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地图如何讲故事,尤其是现代地图语言如何突破语言文字的局限,直观表达深邃的时空现象与变化规律,从而影响观者的感受以及对现实的理解。诚然,现实是不可穷尽的,文字表达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所不能,林老师让我们看到,一种创新的媒介,可能让我们得以接触一种新的现实,一种新的叙事,而这正是叙事研究永远需要跨学科的理据之一。

以上仅仅是对本次会议8场主旨演讲的简要回顾,但足以令我们看到这些演讲与“新文科”之间的互动:这里有对叙事学基础理论的重新审视和纵深拓展,有建构中国叙事理论的提议与尝试,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展示。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四个专题论坛,即“物与地理叙事”“符号与图像叙事”“跨学科与诗歌叙事”以及“中国叙事传统”,集中展示了中国叙事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同样体现了人文性、前沿性、跨学科性,同时彰显了中国特征。
专题论坛一:“物与地理叙事”

“物与地理叙事”论坛,尚必武教授、郑杰博士及唐伟胜教授聚焦的都是叙事中的“物”,呼应了傅修延老师所作的大会主旨发言。尚必武教授考察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中非人类叙事的若干样式与类型,及其所引发的共情与伦理效果;郑杰博士考察贝克特如何思考物质世界对人类经验、存在和意识的影响,以及这一思考如何决定物在叙事结构(视角)和主题上的功能;唐伟胜教授则在梳理西方“本体书写”方式的基础上,反观中国“以物观物”的内涵与价值。三位发言人虽然各自解决的问题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当今最前沿的“物论”,尤其是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思考物的主体性及其对叙事意义的建构功能。本论坛另一位发言人方英教授用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展示空间理论在批评实践中的适用性和阐释力,以及空间(地理)批评(以及更广泛的文学空间研究)的创新力和发展前景。我们注意到,文学地理批评已经出现在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选题里,表明这项研究值得深入下去。

专题论坛二:“符号与图像叙事”

“符号与图像叙事”论坛,龙迪勇教授考察了卡尔维诺、马尔克斯等作家的语词模仿图像的跨媒介叙事,并区分了两种叙事结构模式,即“语词连环画”和“并置式叙事”;龚东风教授生动地诠释了当今国际传播从争夺“话”语权转向争夺“画”语权,并提出通过“象形”来推广“形象”的文化品牌国际化战略,这无疑是立足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研究;倪爱珍研究员将图像叙事中图与事的叙述类型分为三种,即以图概事,以图指事,以图演事,并阐明了这种区分对图像叙事的创作和接受的重要性;刘乐君教授则以瓷绘《西厢记》为个案,探讨其构图形式和叙事方式之间的巧妙关系。本组既有图像叙事的理论,讨论了语言与图像的跨媒介叙事问题,故事与图像的关系问题,也有个案的精彩分析与阐释,还有将图像叙事理论用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的尝试。

专题论坛三:“跨学科与诗歌叙事”

“跨学科与诗歌叙事”论坛,舒凌鸿博士呼应了关于诗歌叙事的主旨发言,但她转换角度,从认知叙事学理论出发,试图为读者对抒情诗歌中的空间的认知与接受提供一种跨学科研究视角;梁晓晖教授借用申丹教授近年来提出并发展的“隐性进程”概念,分析了英国当代作家斯威夫特的《洼地》中隐含的西方逻各斯悖论;杨晓霖教授是国内“叙事医学”的先行者,她认为,“生命和叙事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内化发展出的、为生命提供意义感和统整感的自我生命叙事是生命健康的基础”,并将那些将自己禁锢在旧的生命故事中、无法找到新情节来推动生命前进的症状定义为“叙事闭锁”;胡强教授考察了奥威尔《让叶兰继续飘扬》中的贫困叙事,分析了该叙事与大萧条时期英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历史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本小组发言人议题各异,但都体现出跨学科研究视角。

专题论坛四:“中国叙事传统”

“中国叙事传统”论坛,王瑛教授立足中国叙事学研究现状,宏观上提出“中国叙事学”建构中的种种问题和机遇,直接呼应“新文科”建设中的中国视角要求。江守义教授、沈娉博士、刘二永副教授则分别探讨明代历史小说、《史记》、李贽戏曲中的叙事机制、叙事结构和伦理表达等问题,从具体案例出发阐述了对中国叙事传统的理解。

左右滑动可查看小组讨论的部分图片

本次会议还设有14场分组讨论,涉及“隐性进程”“诗歌叙事学”“物与叙事”“空间与叙事”“图像与叙事”“非自然叙事”“跨学科、跨媒介叙事”“性别与叙事”“修辞与叙事”“符号与叙事”“中国叙事传统”“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在这里一一重述各位发言人的观点,但即使仅阅读各位发言人的摘要,我们就能发现议题之广,之新,以及力透在每位作者背后对叙事学的严肃而深刻的思考,显示了年轻一代叙事学者的知识面、思维深度和活跃度。

总之,本次“新文科背景下的叙事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突显了“新人文精神”“中国话语”“跨学科路径”这三个新文科基本精神,与会者的发言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担当,涌现了相当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新话语和新模式,的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叙事学盛会。我们期待,本次会议会促进更多跨学科的叙事学研究成果,促进叙事学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深度融合,以产生更多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叙事研究成果!
唐伟胜教授作大会总结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我想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本次会议的支持,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我们结成的学术共同体能继续,结成的深厚友谊能长久。

现在我宣布,“新文科背景下的叙事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胜利闭幕!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