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寒筠:简净静和——对陈大中先生书法的一点认识
在今日书坛的中年书家中,陈大中先生无疑是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位。特立独行是中国传统士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对于大中先生来说,这份特立独行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的自信;二是学习书法的资历。前者下文有详细的阐述。后者,我们从其简历中可以知道,陈大中先生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地见证了中国美院的书法教育,是中国美院书法系所培养出来的代表人物之一。这在全国也是没有几个的。仅此一点,也足以构成其特立独行的全部理由。但大中先生的特立独行显然主要来源于前者。下面我以简、净、静、和四字来谈谈对陈大中先生书法的一点浅见。
一曰简。简的对立面是繁。很多做艺术的人都在追求繁,也就是丰富。从取法的多样性,到制作手段的花样百出,常使人眼花缭乱。陈大中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了一条简化的艺术道路。其书法以魏《张猛龙碑》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至其它书体。楷书固然是筑基于《张猛龙碑》的。其行草书方起急收,戛然而止,峻快明了,节奏鲜明,也时时流露出《张猛龙碑》的影子,而迥异于一般世俗所谓“宗法二王”的甜美书风。《张猛龙碑》被清末康有为评为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陈大中先生选择它做为书风的基调,避开了当今书坛上取法一致的平庸化取向,可谓极为高明。简更代表着一种审美态度。在日本有至简主义。以插花为例,我国多求大、满、多,以阔绿叶配大红花,五彩缤纷,喜庆热闹,有一种世俗艳丽之美;日本的花道则常取一枝,甚至只有一片叶子,这里面所透露出来的是一种禅境。这种简淡,是丰富的提纯,更具有艺术性的取舍。
二曰净。净,《广韵》释为“无垢也”。在一个以混浊脏乱为大气,以蓬头垢面为野逸,并趋之若鹜的时代,“无垢”竟变成一种难得之境。我们回望数千年的书法史,明以前彪炳史册的杰作无一不是干净清爽的,特别是二王以来的帖学书法。这是文人气的一种表现。大中先生把碑都写得如此干净,无一丝尘埃气,实为难得。历史上关于碑派书法的金石气表现,既有人写得较为粗糙,追求“毛而不光”的效果;也有人写得简净光洁,如清代伊秉绶的某此隶书作品。大中先生的书法得“无垢”之净,正如唐人所言“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三曰静。大中先生的字有静穆之气。相对于动而言,静更符合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就表面上看,其书是动感强烈,颇具张力的。可贵的正是能从动中透出一点静来。无静之动则躁,无动之静则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大中先生书法的静境。同时,由静而得清气。字中有气,古人多有论述,如逸气、清气、村气、野气、山林气、江湖气,等等。清末的大书家吴昌硕,就有人认为其书有村气。大中先生的书法,无论正草隶篆,都深具静境清气。这既是作者出于审美的一种主动追求,更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这是一股来自骨子里的风雅。到过大中先生的工作室——“乐水精舍”的人,都会有这种强烈的感受吧!
四曰和。这里的“和”既有合诸种因素为一体和谐共存之意,也有书与人高度协调互证之意。大中先生的书法虽然取法多样,但都能归于同一种审美范畴之中,表现为一种高度的个性化。其书法表现出对“雅”的另一种理解,不同于一般流俗表面上做出来的“雅”,而以“真”为旨归,是由人外化为书,再由书返观人的。不掩饰,不做作,一切顺其自然,发自本心。艺术的终极目的,或许就是艺术的人格化。表现为艺术作品与人的混然一体。在这一点上,大中先生是一个代表。其书法篆刻与言谈举止、做事风格,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举一可知其余。可以说其作品是高度人格化的艺术,其人是高度艺术化的艺术家。大中先生有名士气,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隽言妙语,是可入《世说新语》的。书法不过是其人格魅力的一种表现而已。
釋文:吾本來兹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尺寸:縱一三六厘米 橫六六厘米
材質:真性頌印蛻(松雪箋)
款識:達摩祖師偈。弟子陳大中恭書。
鈐印:佛像印、真性、明心見性、大中父、心齋
釋文:真性閣
尺寸:縱二六厘米 橫六九厘米
材質:松雪箋
款識:陳大中題。
鈐印:真性、大中父、心齋
真性
大中製。
釋文:真性。《大藏經》云:“東震初祖達摩者,示相南天等國太子,于諸法性頓得通量傳道時只履西歸主正法眼藏以妙語,以真席越聖凡者,只此二十字耳,正誦回文,皆有義諦。”
尺寸:縱三三厘米 橫九九厘米
材質:真性印蛻(松雪箋)
款識:己亥陳大中刻並錄。
鈐印:佛像印、大中父、心齋、菩提達摩真性頌。大中敬刻。
菩提達摩真性頌。
菩提達摩真性頌。 大中敬刻。
釋文:菩提達摩《真性頌》
尺寸:縱六六厘米 橫六九厘米
材質:真性頌印蛻(松雪箋)
款識:己亥孟夏橅漢鏡銘意恭製。陳大中並記于西泠。
鈐印:佛像印、真性、大中父、心齋、明心見性
釋文:菩提達摩《真性頌》
尺寸:縱六六厘米 橫六九厘米
材質:真性頌印蛻(松雪箋)
款識:己亥橅漢鏡銘文意敬製為印。佛弟子陳大中並記。
鈐印:佛像印、真性、大中父、心齋、明心見性
以上所谈,实乃管中窥豹,以偏概全。所见,亦不过冰山之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