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批判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批判
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语法精练,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人物个性栩栩如生,结构宏大而布局严谨,头绪纷繁而脉络分明,洋洋百万言,如大江奔流,一气呵成,代表了我国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不愧为我国古代“四大才子书”之一。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三国演义》也同样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
作者罗贯中,由于受狭隘的封建正统观的影响,书中无处不表现出来的“贬曹褒刘”的倾向,给本书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造成了内伤,严重偏离历史事实,违背历史辩证法,误导了后人对这一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直把对历史作出杰出贡献的曹操,写成奸恶之徒;把雄才刘备写成一个仁弱的,一天到晚流着眼泪的,拿着“皇叔”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的伪君子;把诸葛亮写得不像人(像神);把诸葛亮的战争写得如同儿戏。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曹操可谓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就个人而言,他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创造了事业的巅峰;对人类社会而言,他对当时国家统一、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曹操身上,有着所有明主所具备的优良品德:英明卓越,气度豁达,雷厉风行,机智勇敢,贯通事变,唯才是举,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生活简朴,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曹操在年轻时就崭露头角,桥玄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人何颙说他:“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熹平三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极难治理。曹操一上任,申明禁令,严肃法纪,贵贱同论。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曹操却因此得罪了一批当朝权贵,明升暗降,出任顿丘县令。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官拜骑都尉,因讨伐黄巾有功,迁为济南国相。在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有十余县,各县长吏多依附权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都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为之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离,“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之前,济南国祀风盛行,至国中有六百余祠,“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任长吏无敢禁绝者”。曹操上任后,驱逐奸邪,拆毁祠屋,令民不得祭祀,“世之淫祀由此遂绝”。曹操因政绩突出,复迁东郡太守。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汉灵帝带头卖官,卖官买官之风盛行。曹操不肯就范,托病回乡,在野外结屋耕读,避世隐居。中平五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凉州刺史董卓受宣进京,擅自废立,独把朝纲,大肆抢劫,滥杀无辜,把洛阳搞得乌烟瘴气。曹操见董卓胡作非为,不愿同流合污,改名换姓逃出京师,“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及兴兵,败袁术,斩吕布,破张杨,灭袁绍,逐刘备,击刘表,征乌桓,平凉州,无处不表现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官渡之战”,曹操本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精准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不断地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终于击溃了当时最大的地方割据势力袁绍,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从而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东汉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图谋自立。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其后,由于政治黑暗,官场腐败,自然灾害,战乱不断,到三国前期,锐减到七百多万。就此背景下,曹操统一北方,对于当时的政局安定,人民幸福,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曹操统一北方后,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当时诸多的豪强中,袁绍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慈善的军阀,但因他性情宽泛,不善治政,外宽内忌,用人好疑,所任唯亲,政体松懈,致使他统治的冀州 “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曹操得冀州后,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励精图治,因而收到了“百姓喜悦”的效果。
在战争期间,曹操就积极推行军队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不但解决了军需,对社会秩序的整顿和经济的恢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地方就出现了“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不得擅兴发”,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曹操还重视兴修水利,在舒城修建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时,还能灌溉两万顷良田。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矛盾减轻,社会风气好转,人民生活安定。司马光说曹操“化乱为治”。唐太宗李世民说曹操“匡正之功,异乎往代”。毛泽东评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曹操作为领袖,还是个极为难得的崇尚节俭,不但以身作则,还严格要求家属的人。这方面,就是他的宿敌孙权和自命正统的刘备,也相形见秽!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有一次,曹植的妻子穿着锦绣衣服,被曹操在高台上望见,即以违制之罪休之。
曹操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在曹操的大力整治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不问出身,不计来历,唯才是举,不论是以前曾要杀自己,还是骂过自己,只要他能为己所用的都用。曹操手下有很多将领、谋士,是从敌人那边投过来,或是被他俘虏过来的。那个为袁绍讨曹作过檄文,辱骂曹操十八代祖宗,对曹操进行人身侮辱的陈琳,曹操也以为人才难得,不但不杀,还加以拔用。
曹操在与袁绍作战前,部下有许多人怕曹操打败,为给自己留条后路,私下给袁绍写信,以讨好袁绍。曹操打败袁绍后,军士搜到这些书信,足有一箱!有人建议按此逐一肃清。曹操说:“当绍强我弱之时,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命付诸火炬。人主能够做到如此,确实难能可贵!这一点,连《三国演义》都不得不承认。
由于曹操能用人,使他在不多的时间内,一下子笼络了当时全国三分之二的人才,可谓济济一堂。
曹操之所以受到罗贯中的贬斥,不外乎这几种原因:
一、兴兵为父报仇时,“所过皆灭,鸡犬不留”。攻城,“攻而后降”者,攻下后即要屠城;
二、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 身为汉臣,打得了天下,不交给汉献帝统治,虽没有自己做皇帝,但将做皇帝的机会让给了下代,等于是自己做了皇帝;
四、 诛杀董贵妃、伏皇后和皇亲国戚董承、伏寿,及伏皇后所生二子。
那件最被后人所唾弃的“误杀吕伯奢一家”,并说的一句很具奸雄色彩的话:“宁让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其实是一笔冤枉账,是罗贯中根据市井书《孙盛杂记》,横加给曹操的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人为杜撰痕迹非常明显(后文将说到)。生活在三国时期的陈寿写的《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宋人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等正史、东晋常璩写的地方志《华阳国志》里都没有记载。连正统观思想十分顽固的东晋习凿齿编撰的《汉晋春秋》也没有这一记载。正是这一莫须有的罪名,使曹操奸雄身份确立。
以上四条,除第一条确要遭谴责外;第四条事出有因;第二、第三条,也就是最为罗贯中所蔑视,以至于被冠为“汉贼”、“奸雄”帽子的两条,则纯属是世俗的偏见!
像所有的英雄一样,曹操也有其残酷的一面。尤其是在兴兵为父报仇时,对抗拒自己的百姓,攻下后即要屠杀,虽然是为了泄愤和儆戒后人,也是要遭谴责的!好在后来及时作了纠正。“屠城”这种事,其实以“仁义待天下”冠名的刘邦也干过。但曹操对归顺自己的百姓却是爱之如子的。
却说第二、第三条。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以蹇硕、何进为首的宦官、外戚的争斗,使东汉王朝元气大伤。继后是董卓率西凉兵进京,擅自废立,擅权摄政,烧杀抢劫,胡作非为,京城洛阳破败不堪,为避关东豪强,只得迁都长安。董卓死后,关西,李傕、郭汜、韩暹、杨奉、董承、杨定、段煨等人,更是把七岁的小皇帝刘协,作为政治筹码,像抢皮球一样地抢来抢去,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皇帝到处流浪,居无定所,吃饭有餐没顿,甚至吃发霉的食物过日子,与难民无异。关东,军阀林立,勾心斗角,各怀鬼胎。漠然无视者有之,趁火打劫者有之,落井下石者也有之。刘备还在流浪不好说;孙策想独霸一方;袁绍等北方将领想另立新帝以图功;刘焉自造龙袍;刘表、袁术干脆自己称帝。司马光说:“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曹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迎天子的。当时,在诸多的军阀中,曹操可以说是最尊奉皇帝的一个。当很多人要迎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时,曹操说:“诸君面北,我自向西。”可以说如若没有曹操去迎天子,小皇帝不但生活没处着落,恐怕连性命也将不保。
曹操“迎天子”,虽然被后人认为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但主观上也好,客观上也好,毕竟使小皇帝维持了皇帝的名义和形式,让他接受百官的朝拜,表奏,接受四方贡献,也有一定的权力。再不屑,起码是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比现在日本天皇、英国皇族一样养尊处优的生活还要好许多。
曹操跟王莽不同,王莽是做了汉臣,不择手段地往上爬,逐步逐步地把汉朝廷挖空,然后取而代之。曹操虽名义上为汉臣,但他变卖家产,自己招兵买马,自己带兵打天下,把割据势力逐一消灭,然后居有天下。可以说,曹操的天下,没有一寸不是自己打下来的。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当然令由己出。你小皇帝不英明啊,不管政治上也好,军事上也好。如果事事向你请示汇报,还怎么打天下?你作得了主吗?假如政令、军令都出自小皇帝和身边一些庸庸碌碌的朝臣,曹操不但打不了天下,并且连性命也保不住,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打得天下之后呢?拱手让给小皇帝统治?自己隐退?天下有这样的人吗?退一万步讲,天下真有这样的人,你小皇帝统治得了吗?不是仍旧要回到军阀割据的局面回去?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又让你去败?由此看来,你小皇帝只有做傀儡,没有办法。你如果不想做傀儡,就只有去做平民。如果换了刘备打得了天下呢?就能拱手交给小皇帝?万万不能够!孙策、孙权更不用说。即使是后来曹丕逼刘协禅位,自己做了皇帝,也封刘协为山阳公,让他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并将他的四个儿子封为列侯。
由此看来,曹氏对小皇帝是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曹操不但不是汉贼,并且对刘氏宗室有大恩!
至于第四条,因董贵妃、伏皇后对曹操擅权专制不满,继而串通各自的兄弟董承、伏寿,企图谋杀曹操。曹操打得了天下,把你供奉起来,让你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你还要杀他,难道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才对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天下乱状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反过来,如果让董、伏两家阴谋得逞,不仅曹操一家性命难保,天下也将再度陷入大乱,人民将吃二遍苦!诸君,百姓,你将站在哪一边讲话?
曹操自己对众大臣所说的一句话,很能反映出曹操当时的心情与处境:“……假使国家无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不信天命,恐至胡乱猜测,言孤有不逊之志。每念此事,耿耿于怀,故为诸君陈述之,皆肺腑之言。然,若要孤就此交出所典之军,回国归第,诚不甘心。何哉?诚恐孤一脱离军队,则为人所害矣。孤所以不肯者,既为自己,又为子孙,亦为天下黎民也。”
如果说曹操是汉贼,那刘邦就是秦贼,司马昭就是魏贼、蜀贼,刘裕就是晋贼,杨坚就是北周贼,李渊就是隋贼……?难道打进京城,把皇帝咔嚓一刀杀了就不是贼,把他养起来反倒成了贼?
假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卑鄙无耻的话,那“刘皇叔”对待蜀主——他自己的宗亲刘璋的手段,则要比曹操对待刘协的态度卑鄙恶劣得多!
益州牧刘璋,怕曹操打过来,落入法正等人圈套,邀请刘备来协助守卫蜀地益州。主簿黄权、巴郡太守严颜等人劝谏“刘备是奸雄,这等于引狼入室。”他不听。于是,刘备带兵进入益州。刘璋见刘备军力单薄,把白水军交给他统领,还拨给大量军用物资,叫他去打张鲁。可是,刘备呢?进到葭萌关,却不急着去讨张鲁,而是在当地广施恩德以收人心;并借口张鲁难攻,要挟刘璋增添一万士兵和若干军用物资。他要兵要物资的目的就是想反戈打刘璋。刘璋怕刘备强大了不好控制,只给了他四千兵,一半物资。他便挑拨部下说:“我为益州征强敌,将士劳苦,而彼吝啬如此,何令诸君效死哉!”于是用刘璋的兵杀回,夺了益州。你看,就是这样一个人!罗贯中竟因为他是刘氏宗室的后代,就给予偏袒,而大肆加以粉饰。
难道刘备就不想做皇帝吗?刘备其实很想做皇帝。《三国演义》说他不想做皇帝,诸葛亮等人设计装病,才逼得他做了皇帝。其实,当他得知曹丕做了皇帝后,便迫不及待地想做皇帝。别部司马费诗劝他不要称帝,刘备便恨他,将他降为永昌郡从事。诸君,你看。
当然《三国演义》贬曹褒刘,也有清人毛宗刚的功劳。毛宗刚的正统观思想比罗贯中更加厉害,更加荒唐!他甚至在《序》文里这样写道:“……若使刘皇叔早谐雨水之欢,先得荆襄之地,长驱河北,传檄江南,江东、秦、雍以次略定,则仍以光武中兴之局,而不见天运之善变也……然不得孔明出而东助赤壁一战,则汉益亦几折而入于曹,而吴亦不能独立,则又成一王莽篡汉之局……”在《读三国志法》里说:“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一派胡言!并说晋、南北各朝、隋、唐、五代、宋,都不是正统,甚至于后代刘氏子孙为皇的刘裕、刘知远,因年代太远,无据可考,也不是正统。只有刘备才是正统。在他看来,只有刘备夺得天下便好,别人夺得就是“篡”。并骂曹操“恶贯满盈,神人共怒”,恨不得“檄之、骂之、刺之、药之、烧之、劫之”。好像夺了他祖宗江山似的。于是将原文不利于刘备、诸葛亮的描写,都给予删改。如刘备出场时,罗贯中原文这样描写:“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他改成:“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而曹操出场时,原文有这样的笔墨:“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计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官拜骑都尉。”他改成:“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并把介绍曹操祖、父,“仁慈宽厚”、“忠孝纯雅”的语言,统统删去。如此修改,满篇皆见,不一一赘述。
毛氏父子善评书,然其对《三国演义》所做的工作,在我看来,除了语言上作了润色有贡献之外,其它评批,尤其是插评,95%观点错误、牵强附会、平淡无用,强奸人意,碍人眼目;只有5%有点意思。他在介绍曹操的身世时这样评:“曹操世系如此,岂得与靖王后裔、景帝玄孙同日论哉!”毛宗刚自己出身低微,穷困潦倒,而对出身微贱之人如此看不起,真是不应该!
骂曹操是汉贼,刘氏子孙骂还可以理解,其他人骂实在荒唐!我们后人评价历史人物,应当站在他是不是对整个人民,整个国家有利来评,而不是站在某一人,或某一家族的立场来评。江山是人民的江山,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共产党对人民有利,我们就拥护共产党!忠有大忠小忠之分,小忠忠君主,忠个人;大忠忠国家,忠人民!
罗贯中也好,毛宗刚也好,这种狭隘、愚昧、荒唐的正统观思想,虽然也受世俗的影响,受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但作为一个作家,评论家,不能站在民族、国家的高度,审视历史人物,并以此错误观点误导人,无疑是一大缺憾!
二、
《三国演义》对为所谓的“正统”做过事的诸葛亮的美化,可谓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致使他写诸葛亮不是性格化,而是陷于类型化,把他美化成了军事天才,像神仙,比“文革”时期文艺上的高大全形象还要高许多倍。其实呢?诸葛亮即便是军事家都算不上的。三国时期,能算得上军事家的只有三个人:曹操、东吴的周瑜(可惜英年早逝)、陆逊。按《三国演义》之说,刘备的天下全是诸葛亮打下的,在诸葛亮出山后,堂堂的一帮之主“刘皇叔”竟也成了陪衬,只有坐在旁边陪堂的份。其实呢?刘备在世时,就基本上没有让诸葛亮涉及过军事。什么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捉放曹、气死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空城计、八卦阵、上方谷火烧司马氏,都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其实根本没有这些事!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诸葛亮那时还在南阳躬耕。其它都是杜撰。赤壁之战,诸葛亮只听刘备差使去了一趟东吴,促成孙刘联盟。这也算不得什么特别的功劳。当时强敌当前,孙权自有联刘的意图,谁去都能完成使命。刘备在进取蜀地时,诸葛亮一直留在锦州帮关羽治政。刘备在久围成都不克时,才叫诸葛亮与张飞西上协战。但即便是诸葛亮与张飞赶到,成都也在一年以后才攻下。这说明,诸葛亮只有治政之才,并无军事之才。
“七擒孟获”,完全是根据民间传说编造出来的,据专家考证根本不可能。“七擒孟获”最早见于与诸葛亮同乡的东晋人习凿齿编的《汉晋春秋》。陈寿的《三国志》、常璩的《华阳国志》都没有这一记述。宋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想必是受《汉晋春秋》的影响,只写了“至于七擒七纵”六个字。——习凿齿的正统观思想也很厉害。他就认定蜀汉为正统,魏为篡逆,写史时干脆以晋承汉;再加与诸葛亮同乡,对诸葛亮的偏好之情也就不难理解。——正如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缪钺先生,在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所说:诸葛亮哪有这样大的本事,把孟获当小孩一样随便捉了又放,放了又捉?
诸葛亮是蜀汉建兴三年三月从成都出兵南征的,七月到南中(今云南、贵州、西川南部一带)与孟获等人战,同年秋季班师回成都。即便是九月班师(古代十月就是冬季),征战时间也不足两个月,据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的“七擒孟获”的七个地点,据专家考证,军队就是不打仗,一刻不停地走,也走不完。更何况几万大军安营,开拔,粮草、辎重转运,打仗,善后,“七擒孟获”哪来的时间?由此看来,这一民间传说,纯粹是凭空捏造。据说,当地彝族中,甚至有孟获七擒诸葛亮的传说。
至于“六出祁山”(其实是五次北伐,一次是曹魏主动进攻,真正出祁山只有两次),在笔者看来,纯属是诸葛亮不自量力,胡闹,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还心愿”——因他在出山前,常自比管仲、乐毅。六出祁山,你可以看作是诸葛亮百折不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写照,也可以看作诸葛亮屡战屡败,暴露出诸葛亮军事才能不足、用人失当等多种因素。
诸葛亮五次北伐,前三次跟曹真、张郃战(那时司马懿还在东方对付孙吴),最后一次与司马懿战。马谡街亭失守是在第一次北伐时,由此看来,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对司马懿摆空城计,纯属子虚乌有。五次北伐两次败于用人不当,两次被魏将曹真、司马懿料到,无功而返。其中一次,劫了魏国鞭长莫及的羌人区武都、阴平二郡而回。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军事上几乎无可圈可点之处。第一次,用错马谡,街亭失守,致使全线崩溃;第二次,曹真估计他第一次出街亭,第二次必出散关,事先作好准备,结果诸葛亮果然出散关,见魏军有备,无功而返;第三次,劫了西方二郡而回;第四次用错李严,粮草不济,无功而返;第五次曹真病逝,魏方由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对将领们说:“诸葛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诸葛亮果然出五丈原。结果司马懿固守,诸葛亮拖不起,病死军中。
如果说有可圈点之处,就是街亭失守后,魏将张郃乘胜追击,被诸葛亮设伏兵乱箭射死一事。木牛、流马,充其量只不过是形状像牛马,内设卡死机关的人力、畜力车而已,也没有什么特别稀奇,决不是像电视剧里放的有四个脚,可以自己走路的玩偶一样的东西。
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诸葛亮:“用兵不戢(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诸葛亮用人多次出错。早在刘备在世时,蜀国正需用人之际,诸葛亮因刘备的义子刘封勇健难驯,怕刘备死后难以驾驭,唆使刘备将他诛杀(谁知他是不是出于私心?)。刘备果然在一次刘封打了败仗后,借机将他赐死。人家的孩子好好的在家,你要来做义子,如果真桀骜不驯,你打发他走,将他还给人家便是,竟害他一条性命。从此也看出刘备、诸葛亮缺德!后在北伐时,不用魏延等人为先锋,而去用纸上谈兵的马谡,并且刘备生前曾告诫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不以为然,结果导致失败。后来又误用了李严,因怕军粮接济不上,假传圣旨,诓诸葛亮回师。事先,卫尉陈震也曾告诫诸葛亮说:“李严这人腹中有鳞甲,宜出馊主意。”诸葛亮不听,又招致失败。
诸葛亮之早逝,可以认为是操劳过度,而他的操劳过度,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人家不放心,不善用人,事无大小一手抓。有一次,诸葛亮亲自校对文书。主簿杨直入谏说:“为治有体,人各有职,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治家为喻:今有人,使奴仆耕稼,婢女烧饭,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家业兴隆,所求皆足,雍容高枕,日日饮食而已。忽一日,凡事自当,不用奴、婢、鸡、犬、牛、马,乃至筋疲力尽,形容消瘦,终无一成。岂其智力不及奴婢鸡犬与?是失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听而后为,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杀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而云'自有主者’,皆知各司其职之理。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对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太过劳累乎?”可见其用人大体。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司马懿听从魏明帝指令,只守不战,待蜀军粮食消耗完了自会退兵。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营下战书,司马懿不问军情,只问他诸葛公寝食和每天办事烦简情况。使者回答说:“诸葛公夙兴夜寐,二十杖以上责罚,皆亲自审定;每天所食不过数碗。”使者去后,司马懿对人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乎?”果然不久便死。
罗贯中为了褒扬诸葛亮,甚至不惜诋毁“正统”的下代——也是正统的刘禅。把刘禅写得一塌糊涂,以至于“阿斗”两字,成了“无用”的代名词,其意图就是想把诸葛亮北伐的失败之责,归之于刘禅。其实,刘禅除了不能对诸葛亮在策略上提供帮助之外,是不能负这个责的。诓诸葛亮回师的是诸葛亮自己任用的李严,与刘禅没有半点关系。
刘禅称帝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如果没有一套本事,怎么当得?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多次在他人面前称赞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如果说刘禅愚不可扶,那诸葛亮说这话就是欺诓,就是有野心。既登位,虽然不英明,但宽宏大度,善于顺应时势,顾全大局,处事得体。刘禅反对北伐,但见诸葛亮决意要北伐时,还是全力支持他。
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存在着些许不谐音调,但刘禅却一直保持克制。诸葛亮用人失误,致使北伐失败。刘禅安慰说:“胜负乃兵家常事。”
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于是,吸取诸葛亮权力过重的教训,以蒋琬为大将军(后迁大司马),主管军事;以费祎为尚书令,主管政务。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汉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局面。
刘禅知道打不过魏国,在魏兵兵临城下时,为了减少无为的伤亡,便不作抵抗,竖起白旗投降,使刘氏宗室得以保全。“乐不思蜀”的故事,何尝不是他耍的小聪明?
后人甚至有蜀汉江山毁于诸葛亮一说,我看不无道理。一、诸葛亮不自量力,五次对曹魏用兵,均无功而返,耗尽国力。二、不听魏延的合理化建议,不信任魏延等人,致使北伐失败;死后部属分裂,元气大伤。三、用人失误:北伐时误用马谡、李严;去世前留下遗嘱,将国家交托张琬、费祎两人。这两人虽能管理,却是个墨守成规之人。天下正当三雄虎视之秋,刘禅又不英明,再配一个墨守成规的丞相,怎能保得住江山?
魏延之叛乃史上一大冤案。魏延是蜀汉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将,深得刘备倚重。魏延早年领部属随刘备入蜀,一路过关斩将,助刘备夺取汉中。刘备夺得成都后,迁治成都,需要一位将军镇守汉中,以挡魏军。众将皆以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有此意,可是刘备却破格启用魏延,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为之震惊。对蜀汉来说,汉中和荆州是益州的两翼,而汉中又居于门户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刘备选魏延镇守汉中,足见刘备对魏延的倚重。的确,他“临危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辜所托。在他镇守汉中的六年里,连曹魏的一流名将张郃、曹真也不敢正视汉中一眼。建兴八年,魏延西入羌中,与魏国名将费瑶、郭淮战于阳溪,获全胜,被后主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
魏延胸怀抱负,却处处受到诸葛亮压制。“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更为遗憾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献“子午奇计”,诸葛亮弃之不用而错失良机。魏延说:“闻夏侯楙乃魏帝女婿,胆小而无谋。我请以五千精兵,从褒中出,沿秦岭向东,由子午道北上,不过十日,可至长安。夏侯楙闻我军至,必弃城而走。长安城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矣。横门仓存粮与散民遗粮,足可以满足军需。待魏于东方集结军队,尚需二十余日,彼时公领大军从斜谷道来,亦足以至。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计太险,不如从坦道进军稳当。当时,刘备去世,魏国轻视蜀汉,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东吴上,镇守关中的是魏文帝女婿“性无武略”的庸才夏侯楙。魏延的这一计谋,历史上很多军事学家以为值得一试。蜀击魏,是以弱击强。以弱击强,就当用奇,坦道进军,怎能成功?事实证明如此。后来邓艾灭蜀,用的就是这条计。
在出军祁山时,“论者皆言”以魏延、吴壹为先锋为宜,可诸葛亮偏要以“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为先锋,结果遭至大败。首次北伐失败,却惊醒了“睡狮”。魏明帝立即把无能的夏侯楙调走,改派曹真镇守关陇,曹真病逝后又以司马懿顶防。从此,蜀汉攻取关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仅如此,诸葛亮临死前召开军事会议,安排他身后的军事调度方案,这样重要的会议竟只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参加,把官阶、爵位在三人之上的魏延排斥在外。会议决定:诸葛亮死后全军撤退,由杨仪担任退军指挥,姜维为副,魏延断后。杨仪与魏延向来不和,这样的安排却好让杨仪小人得志,为陷害魏延提供了可乘之机,终于酿成蜀汉史上第一大冤案,也是蜀国一大悲剧。诸葛亮死后,杨仪秘不发丧,派费祎去揣度魏延心意,并抓住魏延个性矜高的特点,用欺诈、激将的手法,引蛇出洞,终于惹得魏延勃然大怒,奋然质问:“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邪?”于是,两人互告对方反叛,魏延为了占得主动,抢在杨仪之前撤兵,并烧绝栈道。杨仪即派马岱以叛逆罪追杀魏延。诸君,当此之时,谁是谁非怎能说得清?魏延如果要反叛,何不北向投魏?却看杨仪小人:马岱将魏延首级交杨仪,杨仪竟用脚“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杨仪之器,由此可见一斑。魏延就是这样一步步被逼上绝路的。倒是小人杨仪,后来因为没有得到丞相之位,大发怨言:“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后主闻此言,废仪为民,徙迁汉嘉郡。杨仪既废,“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于是杨仪自杀。而《演义》为了表扬诸葛亮,却来了个善恶倒置。
由此可见,人们所顶礼膜拜的诸葛亮,原来不过是罗贯中虚吹的一个偶像而已,就像崇拜《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差不多。
作为小说,虽然可以编,但历史小说不同于其它小说,历史小说牵涉到历史上真实的人和事。对细节进行加工改造,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可以,但不能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丑恶倒置,以自己片面、狭隘、愚昧、荒唐的观念,去褒贬历史人物,以致误导读者。
三、
《三国演义》因为其观念上的偏废,导致细节描写上出现了许多败笔之处:
1、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擅自废立、倒行逆施的行为,竟召集满朝大臣到他家以庆祝生日为名,筹划刺杀。宴席上群臣大发议论,说到伤心处,莫不嚎啕大哭。谋反之事,只能私下与二三知己密谋,岂可如此大肆张扬?董卓知道司徒宴请满朝文武,单不请自己,岂不怀疑?董卓爪牙遍布朝野,难道不怕隔墙有耳?或其中有人告密?这可是满门抄斩之罪!这不能不说是此部巨著的一大败笔。
2、曹操见满朝文武哭,独笑此辈无一杀贼妙计,接着将自己想行刺董卓的所谓“妙计”,对着这么多人,和盘托出。刺杀之事岂能事先告知众人?难道不怕计泄,反伤了身家性命?
3、行刺是莽夫行为,与雄才大略的曹操性格不符。即使曹操干得出这样的蠢事,也只是权宜之计,怎可称得上是智压群儒的 “妙计”?
4、曹操是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借王允家的宝刀去刺杀董卓的。刺杀不成,即以献刀为名解危。后董卓怀疑而追杀曹操。即使董卓不认得此刀,其他人竟无一人认得?
史实记载:董卓要给曹操封官,曹操见董卓胡作非为,势不久长,不愿与他合作,才出逃的。结果被罗贯中一改,改出了偌大一个纰漏。
5、曹操与陈宫逃到吕伯奢家,夜里,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曹操怀疑,到门外窃听,只听一人说:“缚而杀之,如何?”遂相信是要杀自己,“即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搜至厨下,却见缚着一猪。”两人始知误杀。此处有多处疑点:(1)杀猪怎么杀,岂要商量?不“缚而杀之”,难道乱刀捅死?或者乱棍打死?(2)既已缚在先,何需商量怎么杀?(3)缚猪,猪必要嗥叫,全村都能听见。伯奢家见贵客到来,杀猪招待,曹操与陈宫就在庄上,磨刀声都听得见,猪叫声岂听不见?若是听见,又怎会误杀?你看,毛宗刚连这样的错误都没有改过来,他在改什么?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之事,《三国志》无记述,最早见于晋人王沈编的《魏书》:“太祖……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曹操改名换姓出逃,各级官府都有通缉令,伯奢子或认出曹操是通缉犯,“共劫太祖”当有可能。曹操为保命,“手刃击杀数人”也有可能。即有此事,我们不认为曹操有错。可是,此事经晋人郭颁编的《世语》却成了:“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已见纰漏。《孙盛杂记》进一步发挥:“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至《三国演义》,竟之于此。真所谓莫须有罪名不可详述,详述便露出马脚。曹操的奸雄相,就这样在一代代的倒曹褒刘派的叠加篡改下得以成型。
史实记载:陈宫与曹操反目,是在曹操兴兵之后。曹操为父报仇,发兵讨陶谦,叫陈宫守后方。陈宫见曹操残暴,“所过残灭,鸡犬不留”,故在后方叛乱。
6、“杨修之死”一节有多处杜撰痕迹:(1)、曹操造花园,园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取笔于门上写一'活’字而去。”他人不解其意。杨修见了叫人拆了重修。花园门只有太小之嫌,岂有太大之嫌?门太大,叫人拆了重修就是,何必要在门上写字?古人毛笔、墨汁可是随身带的?(2)、马腾送曹操一盒酥,曹操吃饱了撑的,要拿笔在盒上写上“一合酥”三字?杨修见了,叫人一人一口吃了。曹操即使写了,东汉、三国时,等级制度森严,丞相府,也即军事幕府,曹操不在时,岂是谁都可以进的?何况东汉时,“合”与“盒”是不是通用也值得推敲。罗氏只是因“门”内加个“活”字便是“阔”字,“一合酥”三字拆开了便是“一人一口酥”,故而套用之。
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曹操曾在立世子一事上犹豫不决,致使朝中大臣分为两派。杨修是曹植派。曹操后来见曹植不成器,决意立曹丕,而杨修还在替曹植出谋划策,曹操怕他日后为乱,故而杀之。《演义》如此篡改,无非就是说曹操嫉贤妒能。
这几处,漏洞四出,人为杜撰痕迹明显。其余败笔之处,不一一指出。
总之,小说虽然可以杜撰,但不能露出杜撰痕迹,即要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上下文逻辑,历史小说还得符合时代背景。否则,则是败笔。
当然,《三国演义》虽然有些许不足,仍不失为一部巨著。它之所以为巨著,就是因为它把这些不可能存在的故事情节,写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