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的十座城门今在何方?
如今的武昌,已不是老相片里的“三台、八井、九湖、十三山,还有一个黄河湾”的古城,老武昌们记忆里的“十门”,只余1981年旧址重修的起义门,隐于昙华林中一小截绝对不起眼的古城门墙。
明清时期,武昌称为“湖广会城”,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萃,作为行省大区域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华中地区的重镇。
作为湖广会城的武昌,在明洪武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和建设,范围东自双峰山长春观,西至黄鹄山矶头,南起鲇鱼套口,北止塘角下新河岸。
武昌城墙体为陶砖结构,墙身高大雄伟。城垣周长达约10千米,城内径东西约2.5千米,南北约3千米,略呈长方形;按现代投影法测算,城内面积约6.122平方千米。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御史顾磷在任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改小东门为忠孝门,改新南门为中和门,改草埠门为武胜门,改竹牌门为文昌门。
共设城门9座,城东有宾阳、忠孝2门;城北有武胜门;城西有汉阳、平湖、文昌3门;城南有望山、保安、中和3门。
各城门之间距离不等,城头建有谯楼、月城各一座,另建有城垛约2333庄、营房约40座。沿城墙壁有水门、水闸,经排城内汇水。
于武胜门至忠孝门建有水门2座,汉阳门、平湖门、武胜门附近设水闸若干。
武昌城外围还挖有一道水面深阔的护城河,城西临长江,城东、北、南三面的护城河总长约11千米,河面宽约9米、深约7米。从军事角度看,可谓深沟高垒、固若金汤。
清代武昌城未作拓建和兴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方便武昌城东铁路运输,于宾阳门与中和门之间增辟1门,取名通湘门。至此武昌城门增至10座。
其中汉阳门和武胜门是为了纪念对江的古城镇而得名的。
汉阳门
旧志记载:“1574年汉阳门设有扬子江渡直达汉口。清时置有大江渡,名为汉阳渡。”汉阳门旧址就是如今的汉阳门码头,依旧是船来船往,延续数百年熙熙攘攘的轮渡码头,连接着长江两岸人们的生活。
若有外地朋友来武汉玩儿,就带他们去看桥头堡,看午后的戏班儿,路边描眉画戟,吹拉弹唱,卸妆的胭脂水染红排水小沟。然后搭船过江,入夜在大汉口吃喝玩乐,真正“游武汉”的一处切入口。
武胜门
武胜门,原名草埠门,1535年都御使顾鄰重建武昌城,取“武将疆场奏迹,得胜回朝而后凯旋”,改名“武胜门”。现存于昙华林石瑛故居一截古城墙,也是武昌古城唯一仅存的古城墙。
这一截古城墙并不让人陌生。从昙华林重新被关注以来,它就被无数次地报道过。四五十米灰色城墙紧靠螃蟹甲北面山壁,着实是不起眼,若非被发现,迟早逃脱不了默默消失的命运——好在这唯一的古城墙现在留下了。
旧时人称昙华林为城内,进了武胜门,才是城里人。这里曾经是达官贵人之地,充满神秘,奢侈,异域感,却又交融着平常百姓的炊烟。古城墙现在存于石瑛故居院内,在一旁有个小花园,立有“武胜门城墙遗址”石碑。
“城市虽繁华,却把历史的味道都散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