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王德虎
默岳含悲水九幽,
惊闻噩耗泪长流。
君今驾鹤安祥去,
一世英名耀锦秋。
在天台石梁山上,惊闻老领导王德虎不幸去世,十分悲痛。我曾临时在他身边工作过,他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使我感同身受,记忆犹新。
记得他是温州人,也是第一批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登上大陈岛垦荒的知识青年,是个拖拉机手。是垦荒精神熏陶、影响了他,离岛后他在路桥拖拉机站(县农机修造厂和通用机械厂的前身)工作,由于他表现出色,不久就当上了黄岩县通用机械厂的厂长。在他的领导下,该厂被评为全国工业学大庆的先进集体。我还记得他从北京领奖回来时,胸佩大红花,被敲锣打鼓的工友们簇拥回厂的情景。
那时,他住在路桥老牌前的岳父家,每天步行上下班都路过三桥外我的老家。虽然他不认识我,但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劳动模范。
一九八三年,在机构改革时,王德虎在调任县经委副主任不久,就破格提拔为黄岩县人民政府县长。次年,我在时任县计委副主任卢武的帮助下从农药厂调往县计委系统时,被时任县经委副主任的牟中欧拦下,最后是王德虎县长拍板决定我留在县经委。二年后计委和经委合并为计经委。
王县长刚上任时,就住在县经委办公楼楼上,我们几乎每天见面,慢慢的就熟悉了。
记得那时,中共中央刚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久,王县长就在县委,特别是孙万鹏书记的坚定支持下,在经济领域开展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股份合作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他力主平反了王中元等一批受到错误处理的企业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他主持起草了许多激励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快速发展……其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效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引起了省委及“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支持和跟踪报道。
不知为什么,那时县政府配备有专职的秘书,但王县长总喜欢带着我下乡考察、调研,起草有关讲话、报告等。
记得有一年县里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前,王县长只带着我一个人,到当时的路桥、新桥、金清等区考察调研,一路上他深入企业、车间、乡村了解情况,召开各种座谈会,发表了一系列坚持深化改革,改进工作作风的讲话,我都认真记录下来。回城后连夜整理、起草。和往常一样,但凡夜里我在办公室给王县长起草报告,他都会陪在身边,不时给我送来饼干等点心,有时还会去县前街的夜摊上买点心给我吃。起草完成后,经办公室主任泮祖礼审定,我再将报告抄在笔记本上,供王县长在报告时翻阅。
王县长在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要发扬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批评机关“干事的蒙冤受屈,不干事的风言风语”等现象,要坚决克服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陋习等观点,使与会者很感震动,深受鼓舞。这篇报告后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加编者按全文发表在“浙江日报”头版上,其精华部分,经浙报驻台州记者站站长整理,发表在“台州日报”上。
王县长还几次带着我,坐着当时县政府第一辆也是唯一的一辆蓝色普桑上省城汇报工作,特别是去“浙江日报”交流。记得有一夜,我们同房住在浙报招待所里谈得很多,我睡后他还在看书。
是在一九八五年的冬天吧,我女儿和三十多位小学生,在县体委游泳教练陈建徳的带领下,到杭州定安路游泳馆冬训,并在定安路小学上学。我和王县长正好在杭州,就向他提议去看看这些孩子们,他欣然同意。在孩子们的住处,他亲切地问孩子们好,勉励他们好好学习、训练,努力为黄岩争光。并叮嘱教练和负责生活的赵恒萍阿姨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们。当时我写了篇报道,发表在“黄岩报”上。
王县长对工作一丝不苟,对部下关爱有加。但对一些错误言行和不良倾向,不管他是谁,有何背景,他也决不姑息,及时纠正。他和我说,有一次他要带队到南方考察,有一位局长借他的名义,到黄申工艺礼品总厂找陶秉钧厂长要了一副翻簧麻将,说是王县长要带着在路上玩。后来被王县长知道后,严厉批评了他,并要求立即送回。
王县长很注意自己的仪表,他说这是代表黄岩县的形象。他是县政府机关内第一个穿西装的人,他要随时接待外商和港澳同胞。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不会打麻将和喝酒,他几乎每次在外应酬后,回家总要喝碗稀粥充饥。他托我在路桥木器社订制的大衣橱,五斗橱等家具,交代我钱款必须结清。当然,他在高兴时,也会哼哼流行歌曲或戏曲。当时对他的一些流言蜚语,全是不实之词。
遗憾的是,当王县长要调我去县政府办公室担任综合科长时,我却舍不得离开计经委而通过泮祖礼主任做他的工作,使我失去了留在他身边工作,更多向他学习的机会。
但我敢说,并且历史也已证明还将继续证明,王德虎在黄岩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的生活是正派清白的。他值得黄岩人民永远怀念,我们也会永远怀念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