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钟表发展史
钟表发展史
梁德新 收集整理
发条驱动的时钟约在15世纪出现,钟表业约在15世纪至16世纪开始发展,1656年发明了摆钟。因为航海导航对时间的精确性要求,也带动时钟可靠性及精确性的提升。1757年左右英国人Thomas Mudge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1797年,美国人伊莱·泰瑞获得一个钟的专利权。他被视为美国钟表业的始祖。
19世纪欧州各囯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世纪初随着钟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得腕表(手表)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1926年,瑞士的劳力士表厂制成了完全防水的手表表壳,获得专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1938年后,机械自动手表流行于市场。
1948年,美国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原子钟至今也是最先进的钟。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
中国钟表发展间述:
公元1601年1月24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朝万历皇帝呈献了两座四鸣钟。清朝的康熙喜好时钟的科学原理,而最痴迷时钟的是乾隆帝。那时沿海各地的官员也购进稀奇的高档西洋时钟进贡给皇帝。此后,我国的南京、苏州、广州、潮州等地都设有时钟厂,那时大部分是时钟仿造外国制造的。
十九世纪末期,中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制造的南京钟,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
我国近代机械制钟工业始于1915年。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出资在烟台开办了中国时钟制造业的第一家钟厂“烟台宝时造钟厂”。1927年,烟台第二家造钟厂“永康造钟公司”开业。烟台产的时钟不仅销往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各大商埠,还销往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夏威夷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0年后,我国钟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55年由天津、上海试制出第一批国产手表。三十多年来我国手表行业已有相当生产能力。在品种方面,已成批生产机械男表、女表、日历表、双历表、自动表、怀表、秒表、数字式和指针式石英表(电子表)等。在质量上,手表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现较为出名的有东风、上海、宝石花、海鸥等牌号。
近几年,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董钟表收藏大有升值之势,令人关注。古董钟表收藏种类很多,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主要是古董钟表。距今时间越久远,越能吸引人们的收藏保值热情;稀有的古老钟表、怀表、手表升值较快,都值得收藏。还有现代制作的、稀少的、定量定款的纪念表也具有收藏价值。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李瑜;校对:十一郎;
策划:柳馨梦;责编:琚然;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梁德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年幼时因诸多原因而生活艰辛坎坷。老三届的中学生,曾参加学生大串联活动。1968年离开学校后,当过农民、村榨糖厂工人,学修家用电器、学修钟表,在福建等地流浪做工。知识和机遇攺变了命运,参加高考后终于圆了读书梦,读了师范中专在小学任教,读了大学后在中学任教。对文学情有独钟,喜欢看书写作是业余自由撰稿人,在国内的二十余家刊物发表文章约千篇(含网站);编著有《客家乡情》《客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闽粤梁氏宗祠通览》等书8本。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1998年吸收为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在职其间兼职及短期借调文化部门。2009年在梅县松南中学退休。受地方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影响,对地方文化和客家文化有兴趣。先后聘为梅州市《客家人》《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梅州市华侨历史学会顾冋、《梅州侨乡月报》特约撰稿人。2009年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曾邀请参加文化梅州学术研讨会、成都第七届客家学学术研讨会、西安客家学研讨会、赣州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宁化石壁客家论坛等学术研讨会,有学术论文在在华南理工大家客家研究所、嘉应学院、北部湾大学(广西钦州学院)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