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人的历史

新疆的历史,波澜壮阔,只是我们多数人认知不够,纠结于宗教影响。这最大的一块国土,在开拓和稳固的二千多年历史中,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乾隆年间,为固守这片土块,平定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曾倾全国之力,在满、汉文的各类史典中,记录了索伦、察合尔、锡伯这类八旗兵和以中原汉人为主力的绿旗兵叱咤疆场,泪洒铠甲的故事。

乾隆年间的抚恤列表中有一个叫德舒的人,时任库车布政使,在追击马哈沁时中枪阵亡。马哈沁是个啥?这是乾隆年间一个特殊的称谓,原意是指食肉动物,但是在平定准噶尔叛乱时,这个词特指额鲁特劫匪。

这个德舒是镶红旗满人,举人出身,曾参与大、小金川之战,后任安徽布政使、山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乾隆二十二年的时候,德舒因母亲去世,守孝归来。而此时,清军对准噶尔部第三次用兵,面临决胜。德舒奉命赴巴里坤、哈密筹备粮草,之后,随兆惠将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乾隆二十四年八月,德舒带队押解“大、小和卓”战败的俘虏行至阿克苏至库车的阿勒坦和硕山时,遇到百余名玛哈沁。德舒带领绿旗兵和回兵追击,但不幸被枪击中,士兵抬着他向库车返,中途由于伤重失血过多而亡。当时办事大臣永贵将德舒战死之事,写奏折报乾隆帝。乾隆的回复是,一定要抓住匪首。

清军沿天山搜索到十月,只见踪迹,不见人影。这年大雪封山,行动困难。于是,永贵奏报朝廷,等来年开春,再进山搜索。乾隆接报后,大怒,下旨,继续追剿。并要求沿舍愣部逃往俄罗斯的路线进行堵截。(舍愣是准噶尔部的台吉,清军平定准噶尔叛乱时,带着本部人马逃亡俄罗斯,投奔伏尔加河两岸的渥巴锡)

这年年底,“大、小和卓”被灭,来年春,乾隆命令扩大搜索范围,把玛哈沁一定要剿灭干净。于是清军在阿克苏至库车一带通往伊犁的山口,分两队安设检查站和哨所,主要目的是防止玛哈沁从伊犁草原窜入南疆袭扰当地回众。

搜索分队在今天昭苏县东南的阿克牙孜河附近发现了玛哈沁的踪迹,抓获26人,并弄清了杀害德舒的凶手是色布腾等人。这年八月,在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又抓住了几名玛哈沁,审问之后,得知色布腾已进入俄罗斯境内。于是,清军追逐到现今哈萨克斯坦的乌斯特卡,向当地官员索要,经过交涉,沙俄将以色布腾为首玛哈沁一百余人及武器、马匹交出。这年底,色布腾被囚车押解进京,承认戕害库车布政使德舒等人属实。于是色布腾等玛哈沁在京被斩首示众。这场历时一年四个月,跨越天山南北的大追捕,戕害德舒案终于告破。

《盛京通志》的烈女传中,有对德舒妻子的记录,大概意思:德舒的妻子富察氏是宁古塔正黄旗人,丈夫亡故后,家境清寒,亲属和族人都很为她担忧,但她茹苦守节,恪守妇道,心坚如石,数十年志节弥坚。一个女人,不容易呀!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提到了玛哈沁的事,在老纪的故事中,这些玛哈沁是吃人的。

老纪的笔下,玛哈沁是额鲁特流民,无部落,无头领,多则数十人,少则几个人,出没于山林中,遇禽杀禽,遇兽食兽,遇人吃人。

故事一:玛纳斯有个发配犯人的老婆,一次进山砍柴,被玛哈沁抓住,这个妇人被捉住后,扒光衣服绑在树上,旁边燃起火堆。玛哈沁刚从她左腿上割下一块肉在火上烤,忽然听到一声枪响,人声喧哗,马蹄声响满山谷,以为是官军追来,就丢下女人逃走了。其实这是偶然事件,士兵放马时,用鸟枪打野鸡,打偏了,打到了马屁股上。这受伤的马就惊了,奔跑起来,马群就跟着跑,众士兵呼叫着追赶。于是,发现了绑在树上的妇人。这之后,这个妇人再不吃肉。别人以为她信佛了,于是就问她。这妇人说:我并不是信佛求福,天下痛苦的事,没有超过割肉的了。天下可怕的事,没有超过被绑住等着被宰割的了。那次遭遇之后,每当看到宰杀牲畜时,就想起自己曾经的经历,那些生灵痛苦的恐怖,想必和我当初的感觉一样,所以就难以下咽了。

故事二:乌鲁木齐千总柴有伦说:在征伐“大、小和卓”时,带领士兵搜山,在珠尔土斯山的深谷中碰到了玛哈沁的队伍,射中其中一个人,这人带着箭逃跑了。其他七、八个人也四处逃窜,人没抓到,只夺取了他们的马匹帐篷。这时,看到树上绑着一个回部妇女,她的左臂和左腿上的肉已被玛哈沁割下来烤着吃掉了,白骨露了出来,气息奄奄,发出像是昆虫在呻吟的声音。看到官军来了,多次伸动头颈,又做出叩头的姿态。柴有伦知道,这是请求尽快死,于是拔出刀,刺进她的心脏。她睁大眼睛,大喊一声,就死了。然后官军把那个妇人埋在了树林中。后来,柴有伦又经过那个地方,山水突然暴涨,不敢随便涉水,只好等着水退。这时,有一阵旋风转到战马前,忽而移动,忽而停止,仿佛在引导他。柴有伦醒悟这是那个回部妇女的鬼魂在引导他过河,就这样居然从浅水处,渡过了河。

故事三:吉木萨尔军士有一天进山打猎,看见有一户人家门户紧闭,而院子里有十多匹马备好鞍具。他们估计那户人家一定是被玛哈沁所占,叫喊着将院子包围起来。结果真是玛哈沁。看人多势众,这些玛哈沁丢弃锅帐突围跑路。众军士担心玛哈沁拼命也未追赶。他们走进院落,看到地上散落着各种人骨,听到有隐约的哭声。寻声查找,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被扒光悬挂在窗格上。于是,军士们救下孩子。孩子说,玛哈沁四天前到来,父亲兄长与他们搏斗,没有斗胜。全家被捆绑起来。玛哈沁每天拉两个人到河里洗干净,然后拖回来,一起割下肉烤着吃。家里七、八口人都被吃光了。他们今天临行前,将他洗干净,准备吃掉,但其中一个制止。看他们的手势,意思是将他肢解为几段,各人携带在马上作干粮。幸好,官兵到来,这才免得一死。不过,后来这孩子说,他家父兄是干杀人越货的勾当,这是报应呀!

其实,玛哈沁的存在与乾隆是有关系的。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由于战线太长,军粮供应不足,清军一直是以抢劫准噶尔牧民为主,那些被抢走所有牲畜的牧民,后来大多被逼进山,或被饿死。二次出兵准噶尔时,清军按乾隆的旨意:“除杜尔伯特部外,对待准噶尔部以严行剿杀为要”。于是,清军在第三次征伐准部的作战中,凡遇到可疑的准噶尔牧民,一律杀掉。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这样才将近70年的对准噶尔作战终结,解决了西北大患,清军彻底征服准部。但乾隆这项决定,把很多准部的平民逼为强盗。

但乾隆毕竟是千古一帝,乾隆二十三年之后,对准部的玛哈沁由以前的剿杀为主,转向招抚为主。在之后擒获的玛哈沁,愿意投降的,迁往巴里坤一带,并赏给产业,归入绿旗兵营当差。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大批玛哈沁出山投降,这些人被安排在伊犁一带。清朝将他们视为内陆居民,设立户籍制管理这些人。玛哈沁这个特定时期的名称,逐渐消失。

前面提到的舍愣,曾杀了伊犁都统,率部逃亡沙俄,是朝廷通缉的要犯。由于大清对玛哈沁政策的改变,加之在外受沙俄欺凌、侮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舍愣决定与土尔扈特汗渥巴锡回归故土,但他并不知道,乾隆是否会饶恕他的罪过。在回归的途中,舍愣对下属说,就是死,也要死在祖国的伊犁河畔。

回归后的舍愣部被称为新土尔扈特部,当他越过伊犁河时,部众只有595人了。乾隆不计前嫌,分舍愣为新土尔扈特部落毕弼哩克图郡王,其部属被安置在科布多、阿勒泰一带,以耕牧为生,跑路的时候是准噶尔世袭台吉,回归后连升三级成了郡王。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蒙古王公的大度和对国家统一重视。

当在承德的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时,舍愣长跪不起,痛哭流涕。

康乾盛世,是因为国家的统一和强大,战乱只会带来民不聊生,谈何生存。

今天,我无意去讨论历代帝王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是他们的历史贡献。

解读《阅微草堂笔记》
官字两张嘴,心口不一,对上吹,对下吼
暴乱的起因
人的命轻如鸿毛呀!
跟政府做对,跑得了吗?

纪晓岚笔下的“昌吉叛乱”

火会绕开“孝子”烧

为了回家,谁在哭!

命中注定,不该有的别强求!

在我眼中,你不如狗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