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记忆·人物]汤贻汾:龙山深处觅琴台
在常山辉埠镇境内,有一座山叫龙山,又称严谷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现存此山的名人诗文有80余篇,有名有典的人文遗迹达30多处。山中的“严谷甘泉”,便是常山的古十景之一。龙山有一处石景较为特殊,名字也显得与众不同:琴室、琴台、栖云洞、万民石等,而这些岩石景观的发现与命名,与一位清代武将有关,他叫汤贻汾。
王有军
衢州记忆·人物统筹:许彤策划:沈庆文执行: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
初识龙山心生缘
汤贻汾画像
清道光九年(1829),龙山入口处,一面高愈八丈的石壁矗然而立,气势雄壮,汤贻汾感受到一阵前所未有的震撼:哦,龙山!此时,在汤贻汾的内心,首先想到了却是凤山,那是其祖父汤大奎与父亲汤荀业殉职之地。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湾爆发了林爽文起义,其时汤大奎刚刚卸任台湾凤山知县,正等着返回江苏武进老家。面对突发危难,他义无反顾,率领官兵奋勇抵抗,不幸与汤荀业双双罹难。后来,朝廷嘉奖忠勇,汤贻汾18岁时便世袭云骑尉,成为一名武官,官居五品。
对于龙山,汤贻汾早有耳闻。4年前,即道光五年(1825)冬,汤贻汾授任衢州左营游击一职,官署就设在常山,当时就有人向他推荐了龙山这处名胜遗迹。
衢州左营游击职级为从三品,比衢州知府(从四品)还高两个级别。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汤贻汾并没有常驻官署办公,而是时有兼职,先后负责过金华、湖州等地军务。直到道光九年(1829),才推掉繁琐的兼职事务,真正地回到常山。军务之暇,汤贻汾便直奔龙山而来,在友人樊贤峰的引导下,尽兴畅游其中。
倚凭洗心亭的栏杆,仰望着绝壁上的仙人迹飞来石,汤贻汾心情澎湃,写下了游龙山第一首诗《洗心亭》,诗句读来满满的皆是敬畏之心。
在一处溶洞内,汤贻汾触摸着粗壮的钟乳石,联想到神龙潜伏千年破壁而出的传说,又撰诗《龙洞》大发感慨。
此次游览龙山,汤贻汾一见投缘,兴致勃然而不知倦惫,前后共逗留了3天,足迹几乎遍布龙山的每个角落,共作诗8首。
除了大饱眼福之外,汤贻汾还攀上华盖峰顶,顺着香味采掘珍贵的兰花品种;深入幽谷,转入栖云洞,折取残梅一枝,赠予洗云上人,寄寓“拈花一笑”,广发弘愿,普济众生。相关的行迹趣事,也都被汤贻汾一一记录下来,写进《留龙山三日,得遍游奇迹,留题广公禅房》长诗中,共有300多字。
汤贻汾曾在此琴台石抚琴。
搜辟新景抚琴弦
此次龙山之行,若说汤贻汾的最大收获,莫过于发现了一处新的石景观:琴隐。汤贻汾在《琴隐园诗集》中也进行了记录。
面对突然冒出来的奇岩景观,汤贻汾喜不自胜。作为一名古琴大师,他乐滋滋地为石景取起名来:弯曲而深长的通道,称作“琴室”;高高突起、上有平台的石块称作“琴台”;“琴台”一侧的小凹穴作为“香炉”是最恰当不过了;整个岩石群,仿佛一位抚琴高手的隐居之所,干脆就称作“琴隐”了。
于是乎,汤贻汾干脆焚起清香,在“琴台”上架起琴来,把一腔激情倾泄到琴弦上,古琴悠扬,檀香缭绕,如梦如幻,仿佛神仙下凡一般潇洒自在。一曲弹罢,友人樊贤峰从一侧岩下入内,但见云雾从生,烟霞四射,便笑称之为“栖云洞”。汤贻汾随即赋诗一首《龙山栖云洞同樊贤峰明经》
此后,“琴隐”二字,伴随了汤贻汾的一生,他自号“琴隐道人”,住所命名为“琴隐园”,诗集叫作《琴隐园诗集》。
追忆绵绵琴隐园
琴台特写。
龙山畅游3日,给汤贻汾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千岩万壑皆奇境,愧不成仙俗缘梗”。临别之际还依依不舍,发出了“松庵一别再来难,出山流水何时还?山僧自共山长在,那得长留客在山”的感叹。
一个月后,念念不忘的汤贻汾,在长子汤绶名的陪同下,再作故地之游。
不久,汤贻汾擢升为抚标中营参将,官居正三品。当地百姓为感谢汤贻汾镇守一方、“卫庇万民”,将这片石景更名为“万民石”。有好友绘图作诗,赠送给汤贻汾,并欲在石室中刻绘其画像,以作纪念。汤贻汾委婉地拒绝了此番好意,题诗图后,以表心声:
胜把烟云画里看,
一生石癖疗应难。
留诗为博山灵笑,
休当羊碑泪共弹。
羊碑,即羊公碑,又名堕泪碑,是湖北襄阳百姓纪念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而建。汤贻汾借此典故,自谦位卑才疏,无意垂名青史,只求娱人娱己。孰知世事难料,咸丰三年(1853),当太平军攻破金陵时,早已赋闲在家、高龄75岁的汤贻汾,仍题绝命诗四十言,投池殉身,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可见,汤贻汾并非一味地追求闲散清逸,内心还是有着极大的抱负和忠诚的。难怪近代文学家夏丏尊对其高度评价:“诗、书、画,三绝重当时;大节凛然千古在,虚名犹恐世人知。”
汤贻汾在晚年迁居金陵时,居所命名为“琴隐园”,可见他对龙山和琴台的感情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