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姿势要中正圆满,沉着松净,动作要轻灵圆转,纯以神行。'
这段话的重点:什么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薛文宇注:这说的是太极虽然贵柔,但不可有柔无刚。什么是有柔无刚?大家想想林黛玉柔柔弱弱的样子就豁然明朗其意了。
如何做是柔里寓刚,绵里藏针?大家想想王熙凤、薛宝钗的做事风格就晓其所指了。
练拳不可只往拳上想,还要往世事上悟。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杨禹廷先生
'柔软不是软弱无力,极柔软是高度的不丢不顶,如影随形,触之总觉得空虚无物,摸不到对方的中心,进则落空,退则失势。极坚刚是受者总觉得对方力气大,自己处处不能得机得势。另一方面,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如大海里的水浪飘起万吨巨轮。)'这段话的重点:如何才能做到这种极柔软?又如何才能做到这种极坚刚?薛文宇注:若是像现在公园广场、竞赛套路、表演太极那么去练,一辈子也达不到极柔软和极坚刚。要想练到极柔软,练拳时周身要能真松开,但绝非瘫痪一般,那样就变成了懈。这种松如果向下去做则谓之沉;如果向横去做则谓之散[sàn];如果向上去做则谓之悬。除此之外,周身关节也要进行充分的转动。前者为不丢不顶之基础,后者为不丢不顶的前提下摸之空虚无物之要素。即徒有松功而若无转动,则无空虚无物之效果也。如果把极柔软比喻成一深坑,则极坚刚就好似这一深坑里的刺儿。此刺儿不用非常尖锐,平地时亦可躲开,然若置于坑中,人一扑空下落,则躲无可躲,避无可避,自受制矣。故有四两拨千斤之说。然欲有四两拨千斤之奇效,非靠引进落空而不可。设若对方原地站立不动,重心不失,则绝无这种功效。故杨禄躔在世时曾说:“我这绵拳除了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父母生的有血有肉的都能打。”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只有活人才能动,动的时候重心才有失衡的可能,如此才能以巧破力。但四两拨千斤的四两只是相对而言指不须用特别的大的力气,而非没有力气和力气小。太极拳虽然柔练,也外显柔和,但练的是整体的柔,讲究练的是肌肉若一之功,所以外看是柔,内里却是藏着刚的,这就好像我们平时会说一个人是外柔内刚一样。真正的太极拳练的时候看似无力,实际力是整的,瞬间爆发的是整体力,这就是杨禹廷说的给人感觉力气大,“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真正的太极拳是完全能做到这一点的,而伸胳膊作势的那种是练不出来的。真正的太极拳的东西不在这个上面。是稍微借助一点形,剩余的都在神意气的功夫上。杨禹廷这段经典的心得是对杨澄甫的心得的很好的一个补充。
'太极拳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即此之谓也。'这段话的重点:不用力何能有力?为什么必须要做到气沉丹田?薛文宇注:这一段恰好是对杨禹廷所说的“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的进一步补充,即是如何才能练出来这种效果。那么董英杰就说了,“太极拳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这是告诉大家太极拳的练法是不用力气的,它的劲力是通过“以心行气”这种练法练出来的,具体如何做呢?他说,“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因此,练太极拳必须要随时随地都能做到沉肩坠肘而不可,因为不如此则气不能沉丹田。气不能沉丹田就无法提及心意所到,气即能到。正所谓,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力到。气力,气力,力由气而来也。故气能畅行,充盈,则自然不求有力而有力。若以力求则气行就会受滞,力量的充足反而因此受阻。只有按照太极拳的这些要求去练才能达到增长内劲的效果,才可“其力不可限量矣。”这又是对杨禹廷和杨澄甫两位大师所说柔软与坚刚的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太极拳的'轻’不能用单纯不用力来解释。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轻就是不能用'爆发力’,避免双重。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爆发力均为太极拳之大忌。轻是有力不用。所以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为太极劲。太极拳的动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于有力无力之间。呈现将展未展之势,虚实宜分清楚,才能构成太极劲。'
这段话的重点:轻就是不能用“爆发力”这句话对吗?轻是有力不用,介于有力无力之间。
薛文宇注:董英杰对于不使劲怎么能有劲在练法上做了一个大致的说明。那么在按照他所叙述的要领下去练(当然不止他说的那么点练法要领),那么还要注意做到一个“轻”字。
可如果按照他说的要领去练,但感觉是重的,则练的就肯定是错了。所以,轻是按照练法在习练过程中练习的一个检验标准。
那么,这种轻是怎样的一种轻呢?吴氏太极拳一代大师马岳梁说了:“轻是有力不用;介于有力无力之间。”而且还说了一句:“轻就是不能用'爆发力’”。
我们之前也讲到了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极柔软与极坚刚是怎么一回事,那么马岳梁说不能用爆发力,岂不是与极坚刚是矛盾的?且在过去,杨禄躔的儿子杨班侯可是以打人刚猛,出手见红著称。
那我就告诉大家,他所说的这个不能用爆发力,指得应该是含而不露,蓄而不发。也就是说,不是不可以,不能用这个爆发力,而是练的时候含蓄于内,不发罢了。否则,杨班侯那种出手见红的效果是怎么来的呢?
反正,我们李氏太极拳传承下来的练法确实是含而不露,蓄而不发。但不代表不能发,得机得势,需要发的时候还是要惊炸崩弹的。所以,这个事情要辩证的看,千万不要因为他这句话就以为太极拳轻的像鸿毛那样。
如果真正的太极拳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太极古拳谱里所说的:“静如秀女,动如猛虎”就成了胡说八道了。可古人怎么会胡说八道呢?大家只要记住了,练的时候含蓄在内就没有错,练得含蓄至有一种不发不为快,不发受不了的感觉的时候极坚刚的东西也就跟着自然的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