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赏析)

【菊韵】温酒斩华雄(赏析)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赏读

东汉末年,董卓废君弄权,引起朝野反对,曹操发出矫诏,十七路诸侯纷纷响应,公推袁绍为盟主,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联合讨伐董卓。“温酒斩华雄”这段小说就是展现这支联军初创时期的一次战役。孙坚第一仗就遇到劲敌华雄。华雄是董卓部下的上将,骁勇善战非常,孙坚被华雄打得丢盔卸甲,包头的红巾还被华雄挑到竿子上亵渎。华雄兵临城下,情势危急。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及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即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瓉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瓉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集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身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杨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总官皆散,曹操暗使人酒抚慰三人。(《三国演义》第五回

这个场景很是曲折生动,可以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写华雄阵前搦战,大败孙坚,并连斩袁绍部下两员大将。写华雄用了三个细节,一是引铁骑下关,二是用长竿挑起孙坚的红色头巾,三是到寨前挑战大骂,表现出华雄的骁勇与嚣张。接着写袁绍派将应战,先派骁将俞涉,可是一会儿来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袁绍又派上讲潘凤手提大斧出战。可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于是众皆失色。这里的华雄甚嚣尘上,不可一世,斩杀大将,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在“温酒斩华雄”这一个片段中,关羽是主要角色。但是在第一段,是写关羽出战前的情况。看似再写华雄的骁勇,一字也没有提到关羽,但是实际上却为关羽的出场作铺垫,也是作家的“欲扬先抑”的写法。因为华雄是关羽的对手,是一名强敌。前边把华雄的骁勇渲染的最充分,后面关羽的神勇和魄力就愈加能突出和反衬出来。此外,作家还以他周围其他人物的惊恐表现以及整个气氛来烘托。如文中的“”“众大惊”“众皆失色”。华雄连斩两将,袁绍一筹莫展,悲叹可惜得力干将颜良、文丑不在身边。这一笔看似闲笔,其实与后边情节也是有严密照应,因为后来的颜良文丑也是关羽的刀下之鬼。

第二段,“言未毕,阶下一人呼出:'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没有办法的时候,关羽的出场就非同小可,一下子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所以“众视之。”接着作家为关羽开相貌:“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关羽一出场就是“声如洪钟”先声夺人,接着是器宇轩昂,气度不凡,给人印象深刻。袁绍问是何人。当公孙瓉说是刘玄德之弟,马弓手关羽时,袁术大声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忙出来阻拦,叫袁术息怒。说“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但袁绍还是有顾虑,派一马弓手出战,要被华雄耻笑。曹操又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怎么知道它是马弓手呢?”这一番争论很有深意,一是把关羽没有地位,低下得不在众人眼中,而是把关羽推入矛盾的旋涡,使得关羽不好办。这时关羽自己出来说话了,“如不胜,请斩某头!”关羽用自己的生命立下军令状,一下子在旋涡中昂扬起来,性格迸发出惊人的夺目光彩,凸显出关羽必胜的信念,也小锄袁绍的顾虑。这里在关羽出战之前,还有一个精彩的核心细节,就是曹操叫”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这是为关羽壮行。可是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一个“某”字,说的淡然轻松,把那华雄当做草芥一般。展示出关羽的勇气,同时也为后文设下一个伏笔。第三段是写关羽出帐与华雄的交战,也是“温酒斩华雄”的主要情节,这里既要表现出关羽的英雄勇武,也是扭转战局的重要举措。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按照常规,一般写战争是放在相互厮杀决斗上,刀光剑影,反复冲杀。而在这里,作家却另辟蹊径,并不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而是始终把场景放在中军帐内,一切战争场面都放到幕后去处理。作家巧妙地通过中军帐内人物的所听所闻,帐内的气氛,人们的情态变化来反映战场上的惊心动魄的厮杀,关羽出战后,作者用帐内听到的鼓声,喊声反映出战场上的关羽冲杀的气势,关羽与华雄搏斗的神威。作者用“大振”“大举” 天摧地塌,岳撼山崩这些强烈的夸张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渲染战场上的宏大声势和紧张气氛。又用帐内人的“众皆失惊”表现出战场鏖战的惊心动魄。惊战斗如此激烈,都担心关羽似否能够取胜。作家把帐内人物引向帐外的战场。因此“正欲探听。”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派出人去,“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助于地上”。先听“銮铃”,再看马到,再看关羽的人。战争进行神速。语言节奏急促。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人们还在惊疑,关羽已经把华雄之头掷于地上,一切都明白了。这一段仅用60多个字,通过帐内的反映,把战斗场面写得声色俱佳,具有极大的艺术慨括力。作者虚写战场,实写帐内,然而帐内的一切都与战场息息相关,帐内的一举一动,一笑一语都是战场情势变化的反映,真正达到了以虚写实,虚中见实的巧妙手法。一杯热酒是“温酒斩华雄”整个构思中的一个重要艺术环节,是作家妙笔所在。很是值得我们创作小说来学习。第四段是“温酒斩华雄”故事的余波。《三国演义》这不描写战争的小说,可贵之处是作家并不单纯着眼于战争,而是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联系起来描写,以此显示出历史的深度。“温酒斩华雄”写的是一次战争,但是作家是把它放在政治斗争中加以描绘的。讨伐董卓的诸侯们既有联合的一面,又有勾心斗角的一面,关羽出战前,有的支持,有的反对。关羽斩了华雄,大家态度也不一样,曹操大喜,主张请功论赏;张飞大叫入关,袁术却负气告退,联军中的派别矛盾四伏的情况也勾勒出来了,特别是曹操周旋其间,委婉其词,并事后暗中使人送酒去慰抚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显出曹操的过人才智和别有心计以及以后取代袁绍的趋向。一段“温酒斩华雄”一段三国演义的精彩故事,一段高妙的写作技艺展示,一场外表热烈内藏矛盾地人心刻画,读来真是品味多多。特作赏析,激励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