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一中李展飞——《在“剧场效应”下的中国教育,我的几点思考》
01 何为“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最早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有什么区别吗?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
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02 谁是“剧场效应”下的受害者
“剧场效应”覆盖下,人人都是受害者,我先定一下调子。
先说孩子,我们教育的对象。起初,本来他们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有愉快的游戏,有郊游,有闲暇,可以发呆,可以跑步,可以读书,可以写诗,可以交友……
然而,当有人站起来了之后,开始上补习班,开始学奥数,开始上各种专业课……后面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了,熬夜到十一点十二点的小学生并不罕见,通宵写作业的中学生也不乏其人。至于传说中的双休,不是在作业中度过,就是在补习班之间穿梭。
孩子背后的,自然是我们的家长。钱,就不要多说了,谈教育,自然是伤钱的,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君不见各种家长因为辅导孩子到崩溃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家长们的钱包被掏空了,身体被榨干了,亲子关系被破坏了,是地地道道的受害者。
再说老师,我们教育的实施者。本来我们的老师可以从从容容地教学,用优雅的姿态去面对学生,然而突然有一个不守规则的另类老师站了起来,其他人也只能被动地站起来。
有这样一个典型事例,一所中学师资不够,学校让一个职员(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学的是体育专业,不是政治专业。)代理几个班的政治课。这位代理老师缺乏政治课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课堂技巧,更没有什么情景化,探究化教学。上课先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划一下重点,剩余三十分钟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背,人人过关的背诵。背不熟的同学下课后就到办公室接着背诵,完不成背诵任务的约谈家长。
一学期后,这个老师带的成绩遥遥领先。学校领导对代课的“外行教师”刮目相看,赞誉有加。批评政治学科其他老师是“假内行”,要向这位代课老师学习提高成绩的“先进经验”。
于是,这个学校的课堂也呈现出类似的“剧场效应”,老师们放下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采取信息技术,不再拓展课外资源,不再讨论展示,不再钻研教材教法,也无心学习什么课改经验,全部变成了背书+默写的教学方式。
课堂生态彻底沦陷。
当所有课堂都沦为了背背背,练练练后,学生的成绩又回到了原来的排序,所有的老师业绩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只是,学生们更累了,更厌学了,因为课堂变得“没意思”了。
只是,老师们更傻了,更倦怠了,因为教学变成了体力劳动。
你看,本应该读书、思考、讨论、滋养灵魂,激发思想,孕育智慧的学校正沦为制造背书机器,批量生产文盲,摧毁文化血脉,扼杀创造力的集中营。
最后,回到我们的学校上来。有的人大概觉得我要把板子打到学校身上,有的人则认为我身为重点中学的教师一定要为自己的学校开脱。
非也,非也。
板子是要打的,打谁?
先说说那些超级中学吧。
超级中学,算是个怪物,或者说是特产。别的国家没有,仅我中华特产。超级中学的产生发展,大体是分成四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没有超级中学):各个学校按国家政策有序招生,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第二阶段(超级中学崛起):某个中学采取超常手段,延长在校时间,周末补课,尤其是采取重金吸引外地尖子生源和外地优秀教师,升学率突飞猛进。并迅速扩大招生规模。
第三阶段(超级中学膨胀):随着升学率上涨和招生规模扩大,超级中学对周边的优质生源和优秀师资形成虹吸效应,并通过“借读生”“分校生”“补习生”的高昂学费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然后再用雄厚的资金继续吸引外围甚至全省的优质生源和全国的优秀师资,形成办学规模扩大+垄断尖子生+资金链回报+声誉提升的滚雪球效应。
第四阶段(超级中学模式推广):随着一两所超级中学的崛起,其他有实力的中学也步超级中学后尘;无实力的周边县区中学招生和办学水平快速下滑,甚至全省范围内的普通中学陷入大面积的崩塌。
写到这里,那个,呵呵,那个很有名的什么什么中学就是典型的例子,呵呵呵,我就不说了,你懂的。
所以说,“剧场效应”下,可谓是“覆巢之下无完卵”,没有一个幸存者。有的人可能要说了,“超级中学”不是受益了么?
其实不然,超级中学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的获利者,风口浪尖,高处不胜寒,它时刻在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它不敢有丝毫放松,它根本停不下来。只要它稍一闪失,略一失误,其他超级中学就会迅速取而代之。谁也停不下来。变态的陀螺要想稳定,只能加速旋转。只要放慢了旋转步伐,就意味着崩溃。
03 用“剧场效应”比喻中国教育,是否欠妥?
写了这么多,我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有人会有些错愕:这是哪跟哪?
不急,且听我慢慢说来。
“剧场效应”,终究是个比方,但凡是比方,只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些相似的地方,并不是完全相同。比如受教育与看戏其实是不同的,站起来看戏是无用功,而拼命学习则是全民素质的提高。全社会为教育付出的越多,实际上是国家民族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做的并不是无用功。毕竟,全民重视教育,就是整个国家重视教育,这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好事。
现在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七年全人类的知识就可以翻番。这个高速的知识增长本身,就是要求我们的孩子比我们当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我们看到我们的孩子面临更多的竞争,要更拼搏的时候,我们却忘记这个是时代的要求,就是需要一代更比一代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能以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刻舟求剑。把全民的积极努力、学习拼搏向上,变成简单的所谓的“剧场效应”无用功,如此的比喻就有问题了。
我们还应当看到中国已经在崛起为世界第二,过了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的,个人机会的概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关。增长放缓后大家的机会肯定是变少的,竞争肯定是更加激烈的。这个在西方古希腊神话都总结了,从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孩子面临的竞争压力就是加大,这个是发展的必然,没有那么快的增长,必然有更激烈的竞争选择。中国社会的公平,在于你都可以笨鸟先飞,都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综上,从这个角度上讲,“剧场效应”这个比方,其实既有合理的成分,又有些不妥的地方在其中。
04 “剧场效应”下,中国教育该怎么办?
先从剧场这个角度说几句。
通常来说,一个有名家出演的剧场,譬如梅兰芳先生的专场,这种剧场必定是爆满的。关于看戏,我们是有经验的,在剧场人不多的情况下,秩序就是良好的,而剧场人很挤的情况下才会让剧场失序,大家都失去了观剧的美好体验。
这说明剧场的资源是稀缺的!
同理,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
有的人就要说了,那就让名牌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扩大招生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哪个领域搞平均主义,都是无法实现的。同样,在教育领域搞绝对平均主义,没有足够的选拔和淘汰,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进来,那么结果就一定是剧场里面涌进了太多的人,秩序将更加混乱。稀缺资源是搞不了普及的,就如人人要站起来看的热门剧目,永远是门票供不应求。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希望通过平均主义来消除“剧场效应”。
对“剧场效应”,表面上,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而中国的教育种种问题,就是制定政策的天真,把教育这个剧场没有管理好。
维护秩序是监管者的本职工作。学生在校时间一再延长、非法补习机构泛滥成灾、作业数量不断加码、超级中学违规招生,国家早都有明文规定限制,可这些规定却形同一纸空文。监管者应对“剧场效应”的失衡负主要责任。
然而,光把板子打到他们身上,估计他们也会喊冤叫屈。毕竟,政策和监管做得再好,依然还是有不遵守规则的人。否则我们就不需要警察和监狱了。
那么,作为学校和教师来讲,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是抵挡“剧场效应”的重要防波堤,面的恶性的竞争、利益的诱惑、家长的压力,教育者应该有起码的良知和操守,不能一再丧失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违法,不违规,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一防波堤中,学校的管理层责无旁贷。
最后,作为家长和学生,是被裹挟到洪流中的弱势群体,无力制定政策,无力甄别信息,无法改变规则,只能在洪流中挣扎自救。他们的每一次自救都无意中加剧了洪水的泛滥,大部分结果是既伤害了别人,也无助于自己。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加剧了灾害的程度。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群体,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一些无良的商家和媒体。大量的补习机构为了牟利,利用各类自媒体或纸媒体,大肆违规宣传,无所不用其极,营造“不能输在起跑线”“升学秘籍”“提分宝典”“名师点拨”……等等虚假信息,加剧了家长和学生的学习焦虑。
由此可见,秩序的破坏是往往集体合谋的后果。人人既是秩序失衡的破坏者,又是秩序失衡的受害者。人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凶手。
当雪崩到来时,每一片雪花都说和自己无关。正是无数片自认无辜的雪花合谋了雪崩;当洪灾袭来时,每一条小溪都说和自己无关,正是无数条小溪合谋了洪水。只要灾难的链条足够长,参与的人足够多,每个人都可以用“没办法”“和我无关”来推脱责任。
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剧场效应”?大概就是评价尺度的单一,是过度恶性的竞争,是监管的缺位,是相对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是生存的焦虑,是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绑架了家长、孩子和老师们吧。
写到这里吧,到底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一问题,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我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然而我既然想到了,依然想呐喊几声,为中国的孩子,为中国的教育。
我有一个梦,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