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沂蒙抗战史]徐启胜:每人7发子弹 5枪放倒4个小鬼子
“口述沂蒙抗战历史”活动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 / 市社科联 / 市委党史研究室
沂蒙晚报 / 沂蒙文化学会
年轻时,他们的名字叫中国军人,用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拼出了共和国今日的未来;年老时,他们是幸存老兵,在为数不多的时光里,静默的守望着这方曾为之奋斗的民族与土地。
一寸河山一寸血。
当年,他们共赴国难。
而今,我们责无旁贷。
徐启胜:每人7发子弹 5枪放倒4个小鬼子
口述:徐启胜 整理:车少远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我的老家就在沂河西岸,临沂郯城县重坊镇重坊二村。在我的印象中,最早八路军东进支队一个排的兵力来到我们村,很快村外围上来3辆鬼子的坦克。东进支队当时只有三挺重机枪,八路军架起重机枪朝鬼子扫射,我当时穿着一件长衫,只看见重机枪“哒哒哒”扫射的同时子弹壳不停地弹出,于是赶忙跑上前兜起长衫接飞出的子弹壳。当时,有位八路军示意我赶紧隐蔽起来。
这场突围战,我在村巷子里看到,英勇的八路军冲到坦克上,用炸弹炸坦克,其中一辆坦克被炸毁,东进支队的同志们得以迅速转移。第二天,鬼子把被炸毁的坦克拖走了。
事后不久,很多鬼子途经我们村,村西有座天齐庙,鬼子的指挥部就临时安在天齐庙里。我上前瞅到,鬼子利用便携式手摇电话与外界取得联系。当时,这一带有鬼子的维持会,维持会里有个名叫徐保栋的汉奸专门跟着小鬼子干坏事。这年的冬天,寒风嗖嗖地吹,徐保栋被鬼子赶着坐到坦克外边,向村西“扫荡”。
1944年,我参加了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县大队,成为1营1连8班战士。我们村和我一起参军的还有邻居马文岭以及梁友才,记得我们离家当兵这天,村里准备了两顶轿子和一匹高头大马,我骑着马,同村另两位青年坐着轿子参了军,很光荣。
我们县大队主要在当时的邳县以北活动,作为一支游击队伍,部队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转移,频繁时一晚上至少转移四五个村庄。有一次,我们成功讨伐了在鲁南苏北一带活动的张里元残部。1945年快到秋收时的一个晚上,邳县县大队1连、2连、3连驻在方庙村,我们的政委丁文达一时大意,没能及时转移,拂晓时,我们1连听到2连方向传来三声枪响,班长意识到不妙,赶紧组织班里的同志们起床转移。眼瞅着不远处有鬼子枪上上了明晃晃的刺刀朝我们逼近,我的邻居马文岭由于没能及时转移,英勇牺牲了。
我和班里另外10位同志趁夜色一路来到方庙村不远处的武河,只见远方正面赶来一小队鬼子。于是,我们11位同志趁武河有利地形,及时隐藏在河道老乡掏沙留出的沙洞里,细细清点鬼子人数,一共7个鬼子。近点,再近点,当我们和鬼子只有十几米的距离时,战友们端起枪瞄准小鬼子,全歼了7个鬼子。大伙继续突围,很快班里11位同志相继走散,直到下午我才突围出来。我们班最后只有我和本村的梁友才从鬼子的包围圈里活着突围出来。
事后,我了解到,原来鬼子事先得知我们驻在方庙村,于是趁夜架起刺刀先袭击了2连、3连放哨的战友,之后又将正在休息的两个连的同志们残杀了。
方庙村突围以后,我们邳县县大队迅速补充力量。不久,我们又参加了位于沂河以北的宋庄增援战。那天,我们部队驻扎在邳县铁佛寺(今邳州市铁富镇),同志们正准备吃早饭时接到上级通知增援驻扎在宋庄的1营营部。我们徒步急行军赶到宋庄,由于部队弹药紧缺,每位战士只有七发子弹,其中,这场增援战,我5枪放倒4个鬼子,另外一枪因为子弹哑火没能消灭鬼子。这场战斗,我们硬是将鬼子赶出了宋庄,我也因此被评为一级战斗模范。
随后,我们部队向北转移,转移到文峰山以后,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采访札记
徐老参加革命后,曾一度任22军65师195团司令部参谋,“我出来当兵就是为了打鬼子。”抗战胜利以后,徐老本在部队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他主动提出返乡,理由很简单,“我家里还有位老母亲,抗战时期是老娘要饭把我养大,不能撇下老娘。”回到家乡后,徐老曾在供销系统供职。英雄暮年,老人觉得他的一生对党负责,也做到了一位儿子应尽的义务,此生无憾。这便是一位老革命者让人钦佩的所在。(记者 车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