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𨑨迌 ~邹堂乌美村采风,翁梅斋墓探古
今日带两个广州在校大学生小伙伴(都是通过我个人公号“新老小影”与我认识的)到揭阳.邹堂乡乌美村采风,之后带去翁梅斋墓看那个快被采石场废土废石湮埋的御葬.
午后,一行三人先来到乌美村的制高点俯瞰全村
这里有玉树临风、怪石嶙峋
然后穿过小巷,来到郑氏祖祠
明代揭阳县地都镇邹堂人郑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贵州学政、四川按察等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郑旻的五世孙郑其崇中举,官拜内阁中书,于“乞假归里日,以建祖祠、增祭业为务”修建祠,并立“科第世家”牌坊。邹堂郑氏自布政公 (郑旻)首登黄榜,至中书公中式(郑其崇),五世之中四代科甲奏捷,故立“科第世家”坊(按:非三代以上不成“世家”)
“溪山第一”邹堂面壁
循着古道,我们来到南庄公宗祠和诰封兵部公祠,这二座公祠都座落在乌美村乌门顶,前者是为七世祖而建,后者是为十世祖而建
诰封兵部公祠是为纪念布政公之父戆庵公所建。戆庵公卒时,被诰封为兵部职方司郎中。
据这位郑伯说当年翁梅斋墓想择墓址于此,先祖马上抢先建起诰封兵部公祠占下风水宝地。
郑伯很热情,打开南庄公宗祠的大门让我们参观,请我们吃柑喝茶还给我们介绍他们村郑氏的辈序
我们也就毫不客气的剥起了柑食
晒着太阳,与郑伯也是有说有笑,毫无违和感,在与郑伯的交流中也听到了很多他们郑氏先祖的荣耀历史,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难怪这个风水宝地人才辈出。
感谢郑伯的招待之后,我们沿山而下
来到溪墘,见一位阿伯正在扎网,与他请教起一些捕鱼的趣事
这时小陈同学看到一辆旧脚车,就说她也想上去骑一骑,我说要是有风就好了,不想话音刚落,真的就吹来了一阵风,我马上抓住那个风吹起她头发的一瞬,拍下了这张照片,小陈也很喜欢这张片
小陈说,要是能进到村民家看他们吃什么做什么就好了,我说会有的,便顺着石板路到了梅峰公祠,见到一户人家正在炊粿条
我便与主人家问好,交谈中了解到原来是为准备初十村里劳热要拜老爷的供品,经主人家同意,学习并实操了整个炊粿条的制作流程:打好米浆~盛入方盘~放入灶鼎~中火炊熟~出鼎冷却~切片晾干~多片叠成,
哇自己亲手做的粿条就是香滑爽啊
正宗潮汕古早味粿条,小陈同学也很认真的在学习粿条的制作
做好粿条,已经是下午将近五点了,太阳也渐渐西沉,我们也走出了乌美村
走在这个古韵、淳朴、善良、好客的古村落里采风,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能在与村民的互动中收获良多。
之后我们赶往离乌美村不远的翁梅斋墓,
风水太好,是留给未来的人破坏吗?再这样下去,真的成全埋土下的御葬了。翁万达哩“日受千夫拜,夜观万盏灯”他老爸只能在这里吃土看高铁来来往往,看人采石东风车。
赶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们参观完翁梅斋墓,也该打道回府了
翻过鸡笼山,经过这个环保发电厂,看到一个砖场
今天正好是初八开工日,是该开始又一年复始的搬砖了,然而没有开门红,只有满地的鞭炮红纸,潮汕的正月就是这样的暖春与红
拍了搬砖照,我便与两个小伙伴分享起我对于地方“文化自信”的心得,就是对自己的出身及所处区域文化的了解与自信,可以让你更加自信并与众不同,尤其是在外游学或工作生活的人,更应对自己的故土更深入认识,才能更有自信更热爱自己的故土,并从其哺育中汲取精神力量,这也是本与我的辩证关系,同时也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的终身问题。所以,新老能在他乡祠堂里讨柑食能去讨炊粿条也能去砖窑搬砖…都是一种地方文化自信的表现,且我没有文化包袱,随兴而行,轻松游玩,到外地玩也是如此,什么是𨑨迌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𨑨迌
最后感谢小陈同学送我的明信片,谢谢!
摄/文/编:新老
nubia .z11s
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