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苏州博物馆导游词

全程讲解词开场白:

结束语:我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大家可以继续参观,谢谢!(提示观众参观书画厅、特展厅、现代艺术厅、忠王府及休息)

A苏州博物馆建筑

A01建筑综述

苏州博物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经过5年的论证、设计和建设于2006年10月落成开放,建筑总投资3.39亿人民币,占地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路为主展区,东路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贝聿铭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采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整个建筑空间不大,但结构巧妙、意境深远,恰如传统的苏州。

A02设计师简介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聿铭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大师。他1917年出生于苏州的名门望族贝氏家族,17岁赴美攻读建筑,曾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9次及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里茨克建筑艺术奖。他能够娴熟地运用几何造型和光线进行设计,“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名言,被称为“光线魔术师”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都是他享誉盛名的设计作品。

A03中央大厅

中央大厅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大厅的设计源于传统的坡顶形式,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绘画。同时,玻璃材料的使用取代了传统的木料,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使得整个大厅明亮通透。充分体现了贝聿铭“让光线做设计”的精髓。

A04西廊/东廊

西廊是连接中央大厅和博物馆主展区的一条天窗廊道。廊道顶部由三级拱起的三角形屋顶构成,错落有致。光线透过仿木饰面的金属遮光条进入廊内,使得光照自然,色调柔和,细密的光条投影于地面和墙体,并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幻,光影交织,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A05片石假山

叠石垒山一向是苏州造园的传统手法,但贝聿铭并未拘泥于传统,而是从山水画中得到灵感,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作品为蓝本,“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借拙政园白墙为纸,把巨石劈切成片,高低错落地叠放堆砌于墙前,成就了主庭院北墙之下这组独创的片石假山。若是在朦胧的烟雨季节,远远望去,如同一幅绘在墙上、浮在水中的水墨山水画。

吴塔国宝

B塔放瑞光

北宋真珠舍利宝幢等

各位目前所在的展厅名为“塔放瑞光”,作为苏州博物馆最重要的两个展厅之一。该展厅被特别设计为八角型,传统的中国古塔形状。

展厅内所陈列的展品均发现于位于苏州城西南的盘门瑞光塔。瑞光塔始建于公元247年(东吴孙权赤乌十年),经历代重修,仍保留大部分北宋的遗物。

1978年,苏州文馆部在塔内第三层天宫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件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

B01真珠舍利宝幢(chuáng)

真珠舍利宝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制作的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真珠,即为现在所说之珍珠,佛教《般若经》称为七宝之一,舍利,一般是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骸,幢,则是圆柱或多边形,刻佛号或佛经于上,唐代时最盛行。顾名思义,所谓真珠舍利宝幢,是指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

宝幢通高122.6厘米,发现之初被放置于两层木函之中。主体部分由楠木制成,自下而上共分为三个部分--须弥座、佛宫、以及塔刹。须弥座,呈八方形,象征着佛教中的八方天,分三层,包括底座,须弥海及须弥山。

底座的每层转角处以不同图案漆雕包角,在座阶上站立着八只跳跃飞舞的银狮子,斜面贴以形象各异的浅浮雕漆雕供养人像

须弥海山通体描金,边有木质描金勾栏,八根栏柱上分别缀有银丝串珠如意花,上面各缀一颗水晶球

海面四周升起八朵描金木雕祥云,“四大天王”站立在云端之上,手持各种武器,气势非凡,而站在他们边上的“四天女”则是温柔美丽,阿娜多姿。波涛汹涌的海浪中托起一根海涌柱,上面即为须弥山。一条银丝鎏金串珠九头龙盘绕于海涌柱,传说是龙王的象征,掌管着人间的旱和涝。

须弥山上面分别站立着佛教传说中的“八大护法天神”,天神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形态夸张,神态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

护法天神中间所护卫的,即为宝幢的主体部分---佛宫。佛宫中心为碧地金书八角型经幢,外有八根套金银丝编织菱形网的长柱,经幢正面刻有“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意思是“大智大慧可到达彼岸乐土”,另外七面则分别以真,草,隶,楷阴刻填金“过去七佛”之尊号。经幢中空,内置两张雕版印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以及一只浅青色葫芦形小瓶,瓶内供奉有九颗舍利子。

幢顶有一只檀木雕缠枝纹佛龛,一尊通体描金的木质佛像跌坐其中。佛龛上罩金银丝串珠宝八角形华盖,上面有一漆雕缠枝纹镶珠宝佛龛,内置金质小瓶,瓶外有浮雕童子观音图案

华盖上方即为塔刹部分,以银丝编织而成的八条空心小龙为脊,个个昂首俯冲为脊,代表着八大龙王。塔刹顶部有一颗大水晶球,四周饰有银丝火焰光环,寓意为“佛光普照”。至此整座宝幢被装扮得璀璨夺目,令人流连忘返。

真珠舍利宝幢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制作者根据佛教中所说的世间“七宝”,选取名贵的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银等材料,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绘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可谓巧夺天工,精美绝世。整个真珠舍利宝幢用于装饰的珍珠差不多有4万颗;塔上17尊檀香木雕的神像更见功力,每尊佛像高不足10厘米,雕刻难度极大;然而,天王的威严神态,天女的婀娜多姿,力士的嗔怒神情,佛祖的静穆庄严,均被雕刻得出神入化。

从真珠舍利宝幢身上,人们可见五代、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同时也可见五代、北宋时期吴人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C宝藏(Cáng)

虎丘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等

目前各位所在的展厅,名为虎丘宝藏,顾名思义,此展厅内所陈列之展品,均发掘于苏州城南的千年古塔——虎丘塔。

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存有许多精美的古塔,虎丘塔不仅是苏州城的象征,同时也有着“中国比萨斜塔”的一个称号。虎丘塔原名云岩寺塔,建于公元959年,由于长期遭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侵害,塔身渐渐向西北方向倾斜,1956年在对此塔经形维修时发现了大批量的珍贵的佛教文物,其中包括:石函、嵌螺钿楠木经箱铜观音像莲花碗等等。

作为苏州博物馆两个最重要的展厅之一,该展厅与前面的瑞光塔展厅一样,被设计成八角形。伴随着展室外的流水声,以及窗外的美景,使人错觉于,目前我们正站立于一座千年古塔内探索历史。

CO1越窑秘色瓷莲花碗

首先,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件“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秘色瓷代表了青瓷制作中的最高工艺水准,始烧于晚唐,盛于五代,直至宋晚期。

五代十国期间,吴越王曾在浙江慈溪,上林湖一带设官窑监烧秘色瓷,提供皇室御用,不得臣下使用。这也是“秘色瓷”名字由来的传说之一。

莲花碗通高13.5厘米,由碗和盏托两个部分组成,通体饰以青釉,光洁如玉,清澈碧绿。自露胎处可见胎色呈灰白色。正如唐代诗人陆龟孟在秘色瓷器诗中所描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而茶圣陆羽也曾盛赞秘色瓷之胎釉“类玉,类冰。(类玉指胎色;类冰则釉色)

整件器物造型规整,结构巧妙,在碗身及外壁都饰有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正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给人一种端庄淳厚,古朴优雅的感觉。

在盏托中心镂有一小孔,直通器底,孔边刻有“项记”二字,应为制作者的名字,由此可见该碗的设计者项氏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设计的这只碗以莲花作装饰,表现了他对佛教的尊崇。

莲花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不仅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同时是佛教的象征和圣花。

鉴于此件展品业精湛的工艺水准,优雅的器物造型,已于90年代的国际秘色瓷大会上,被与会的诸位专家一致推举为中国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的标准器,并且也被列入了国宝级文物之列,堪称为海内外的稀世珍宝。

吴地遗珍

D晨光熹微

史前陶、玉器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东部,早在10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4100年至5300年的良渚文化在新石器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出土文物以石器、陶器和玉器为主。在这个展厅中陈列了苏州地区出土的良渚文化的精美陶器和玉器。

D01黑皮陶宽把壶

此器物属于良渚文化黑陶,绰墩遗址出土,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历史。

陶壶颜色乌黑漆亮、胎质薄如轻纸,器物通体布满了精细的飞鸟纹饰,陶壶口沿处及底部外壁上是用直长的横线和短细的竖线条组合成的图案,细如发丝,这代表了良渚文化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壶把顶端有两个小孔,用于穿绳系盖。黑皮陶宽把壶整体的造型像一只飞鸟,线条流畅而富有伸展的美感。壶口如同鸟儿的嘴巴,高高上翘,壶口内壁也装饰有一组飞鸟纹饰,富有动感。壶把呈扁形,如同鸟儿展开的翅膀,上面装饰着四十二条细如龙须的直条纹,皆是由手工粘成。

从功能上看,做工如此精细又易磕破的薄胎陶器并不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具,而应当为祭祀活动的礼器。良渚时期人们崇拜天上的太阳神,并认为飞翔于天际的鸟儿便是太阳的化身,希望借助它的力量,以求达到与神相通的目的,祈祷农业的丰收。此件陶壶制作为飞鸟造型,体现了良渚先民“天人合一”的宗教观念。

D07玉琮

此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少卿山遗址出土。玉琮外方内圆,造型端庄,四方角处装饰兽面纹,制作技艺精湛。玉琮通常出土于大中型墓葬,墓主人生前都是氏族中的显贵人物,他们不但拥有财富,而且享有众多的特权,因此玉琮是原始社会的一种身份、权利、财富的标志。

琮的功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影响最大的有两种,一是根据玉琮外方内圆的形状,认为它是“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外部方形象征地,内部的圆形象征天,整体象征天地的贯串。二是根据《周礼》中“黄琮礼地”和“疏璧琮敛尸”的记载,认为琮是原始宗教巫术活动的工具,是祭祀用的礼器。同时,它被随葬入墓中,用以保护死者趋吉避凶。

E争伯春秋

春秋青铜、玉器总述:春秋时期,吴国倚靠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而在乱世中崛起,曾称霸一时,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物就是当时历史的有力见证。

E01铜鼎

1975年苏州虎丘千墩坟东周墓出土。铜鼎上部为盖,盖上站立了三只神兽,盖中间为铺首衔环,鼎身与盖为子母口连接,口沿下部装饰有雷纹、弦纹。鼎身两边为双耳,耳内外饰陶纹一周,青铜鼎底部有烟炱痕迹。

此鼎为牛蹄足,足根装饰蟠螭纹,兽面。有趣的是出土时鼎内盛有骨骼,经上海自然博物馆鉴定为小猪的骨骼。鼎属于烹饪器,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此鼎制作考究、纹饰精美,堪称吴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典范。

E05玉敛葬饰件

于1995年苏州真山春秋吴国王室墓中出土,由玉面饰、珠襦、玉甲、玉阳具饰组成。

玉面饰是覆盖在墓葬主人脸部的玉器装饰品,共八件。虎形玉饰代表双眉,是用一块玉料雕琢两面,然后从中间剖开而成,老虎造型作卧伏欲扑状,形象生动。较小的拱形饰代表双眼,较大的拱形饰代表鼻子,玉爰代表面颊,两件玉瑗可以完全重合,制作方法与虎形佩一致。玉含呈长方形,中间束腰,两端装饰兽面纹,代表面部器官的口。

珠襦发现在墓主人胸部位置,由红色的玛瑙管、绿色的绿松石珠、乳白色的玛瑙和无色透明的水晶珠相间串成。

玉甲发现于墓主人腰部以下,是由牌形玉饰片组成,属于下衣部分。而最下方的就是由三组玉饰组成表明墓主人为男性的玉阳具饰。每组由两件瓦状玉饰件组成,拱面为精致的浅浮雕兽面纹。玉阳具饰是中国人男根崇拜也就是祖先崇拜的具体表现。

在玉面饰、玉甲片、玉阳具饰上均刻有纹饰,线条流畅,精美无比,表明春秋时期吴地先民精湛的制玉工艺。

古人认为用玉包裹尸体,能令尸体长久不腐。

F锦绣江南

自汉讫唐陶、瓷、金、铜器总述:

汉唐时期,苏州的蚕丝业、丝织业、冶炼业、造船业、制瓷业等迅速崛起,领衔于时,锦绣江南展厅中的陈列将带我们领略苏州旧时的繁荣景象。

F01五连罐

三国时期作品,腹径22厘米,高30厘米,为原始瓷器,出土于苏州城南吴王孙权的父亲孙坚之墓。

五连罐在东汉中晚期开始出现,上部有五个壶口组合而成,属于冥器。到六朝西晋时,在五连罐的基础上加之楼阁、鸟兽、人物等装饰,俗称魂瓶。魂瓶,也称“丧葬罐”“谷仓”“皈依瓶”,是一种专为死者储藏粮食的冥器。造型装饰极为复杂,以罐为主体,罐口以上堆塑人物、鸟兽、楼阙和百戏等。部分器物上还堆塑龟趺碑铭,多见划写的阴文,记载制造年月、产地及吉祥文字。

F03三彩鸳鸯扁壶

出土于苏州娄葑。三彩鸳鸯扁壶属于唐代三彩陶器。壶口呈扁圆形,长颈,平肩,肩部两处为唐草纹叶瓣。壶面布满绿、黄、白三彩,雕以忍冬草叶纹图案。

此壶造型独特,夸张合理。以静态的形象蕴含植物动态的生命力,构思匠心独具,体现了造壶者丰富的想象力,弥足珍贵。

唐代三彩陶器,从繁盛到衰弱,短短数十年,在我国陶瓷史上也仅昙花一现,而在江南地区就更为罕见。隋唐时期,随着江南运河的开通苏州成为东南沿海沟通内外的水陆要塞,逐渐成为全国财货集散、转运和信息交流的一个中心。此件北方唐三彩的出土,就是有力的依据。

G都会流韵

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这个展室陈列的是两个墓葬出土的文物,分别是元末明初张士诚母亲墓和明代内阁首辅王锡爵墓出土的随葬品。

G0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王锡爵墓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1986年出土于苏州市郊新庄。王锡爵官拜礼部尚书兼文渊图大学士,参与机务,后又入阁为首辅。明代起不设宰相职位,内阁首辅即相当于宰相,统领群臣、处理政务。他的墓葬中的这组微缩明式家具最为难得,明式家具以线为主,并以一定的比例缩小,比例十分准确,造型简朴大方,线条流畅有力,楔榫精巧多种,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出土时摆放于王锡爵的棺木之上,为我们现代研究明代家具的陈设,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该墓葬同时出土时的冠服、玉饰也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

G02我们再来看看张士诚母亲墓中的随葬品。元朝末年,张士诚发动起义,攻陷苏州并统治苏州长达12年之久,后为朱元璋所灭。娘娘墓出土的文物主要是以金银器件为主,是苏州金银器的代表。

G05银奁

出土于元代张士诚之母亲曹太妃墓葬内。银奁是采用纯银锤凿而成,平盖弧肩起楞,带圈足,通体为六瓣葵花形,上下共为三层,以子母口结合。银奁盖面和器身外壁刻有牡丹、向日葵、迎春花等多种纹饰。银奁下方有一托盘。银奁出土时内部盛有全套梳妆用具和生活用品,也都是用纯银制成,有刷器、刮器、圆盒等物品,共计24件。另有:银水盂1件,盖作复瓣荷花叶形,;银镜1件,镜面圆鼓,仍能照人;银剪刀2把,形制与现代的相同,长16厘米。银奁与所有器物上的图案花纹舒展沉稳,线条生动流畅,可见作者必定技巧相当娴熟,造诣相当深厚方能达到如此完美统一,是一件难得的传世杰作。

吴中风雅

H陶冶之珍瓷器

这个展厅展示的是苏州地区累世收藏的宋、元、明、清瓷器。瓷器并不是苏州所产的工艺品,但苏州一带富商贵胄之多,对历代瓷器的收藏十分丰富。

H01钧窑鼓钉纹洗

钧窑位于河南禹县,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因为铜在还原气氛中呈现红色,所以钧窑就利用铁、铜成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的多种釉色。

这件器物就施以蓝色乳浊釉,发色较淡,呈天青色,洗内釉面有钧窑特有的不规则流动型线条,俗称“蚯蚓走泥纹”。这件洗以打击乐器“鼓”为造型,外口沿及腹部装饰着鼓钉纹和弦纹,形制规整,纹样简练。器物底部刻有一个“一”字,表示这是同类产品中最大的

型号”。

H05居仁堂粉彩梅鹊花碗洪宪(1916)粉彩瓷创烧于康熙朝晚期,制作工艺是在素胎上用玻璃白粉打底,再用没骨法勾涂渲染画面,色彩娇艳妩媚,色料突起,有鲜明的阴阳浓淡的立体感,极具装饰效果。

这对瓷碗是袁世凯的第十三个女儿袁经祯捐赠的,器物胎质精白如雪,彩质纯净,碗壁内外画有粉彩梅鹊图。图案绘工精细,特别是白梅、红梅、绿叶均以渲染表现出浓淡明暗的层次,极富立体感。同雍乾官窑粉彩瓷器毫不逊色。圈足内有“居仁堂制”四字楷书款,居仁堂是当时军阀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原名海晏堂。真正的洪宪瓷器非常少见,因而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器物更显弥足珍贵。

I攻玉巧技玉器

苏州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中,玉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对玉就十分的崇尚和迷恋。随着时代的发展,玉器的制作达到了非常的高度,全国的制玉行业都非常的繁荣,尤其在明清时期苏州的雕琢工艺龙为精湛,在全国享有盛誉,被誉为“良玉长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I01白玉大象

这件白玉大象由一块完整的和田籽料圆雕而成。籽料不同于山料,它是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河水漂流而变得细腻晶莹的。籽料中的上等玉材则是这种白如凝脂的羊脂玉。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一只体态肥硕的大象,正回首注视着它臀部上的顽皮小童。造型生动有趣,动物和人物的神态与形态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以象为题材的作品在清代是比较常见的,有“太平盛世”、“万象更新”等吉祥寓意。

I03(子冈款)白玉人物牌

这是子冈款白玉人物牌。明朝玉器制造最发达的两个城市是北方的北京和江南的苏州。苏州琢玉的代表人物为陆子刚,他也是明朝玉雕行业的杰出代表,生活在嘉靖、万历时期。所制玉器选料严格,大多是新疆的和田青玉;玉器种类多为装饰玉及器皿容器;工艺上应用绘画透视技法,以及各种雕塑工艺;并将诗文印款琢刻在玉器之上,把中国书画艺术与玉器工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深化了玉器制造工艺的艺术魅力。

这件玉牌选材精良,玉色晶莹白润,背面刻有“子岡”二字。两面的浮雕图案,构图简洁明快,人物造型生动形象,刀法沉稳质朴,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J雕镂神工竹木牙角器

大家现在来到的是雕镂神工展厅,雕刻用材的竹、木、牙、角与金、石、玉甚至果壳、果实诸器同为雕镂巧技,并无严格分工,多为文具或案头清供,属于明清文人日常最相亲傍的玩好之物,也是文人与工艺结盟的斯文载体。明清良工大都集于擅江湖之利,兼海陆之饶的江南地区,这里是竹木材章的原产地,紫檀、沉香、花梨以及象牙、犀角等舶来品的集散地,也是鬻(yu)奇售巧的消费区,更是闲赏文化的主流区。

J01竹根雕太少狮摆件清这是用竹根雕出的一大两小三只狮子。采用平刻,浮雕,透雕等多种枝法,大狮健硕雄壮,小狮活泼、可爱。

中国不产狮子,历史上的狮子来自于西域。狮子传入中国后,人们被它威猛的外表所吸引,认为它是代表吉祥的瑞兽,具有避邪的作用。由于古时狮子的狮写作老师的师,因此常以大小狮子喻“太师、少师”之意。太师、少师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称,这一大两小三只狮子,就象征着高官厚禄代代相传。

K文房雅事

文房用具

明清时期,文房用具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制作材料多样,品种一应俱全。这个展厅展示的就是当时文人所用的文房用具。

K04(杨季初)紫砂仿皮雕山水笔筒

清杨季初笔筒是深为文人雅士所推崇的文房用具。它的使用起源于唐代,唐以前是把毛笔悬挂在架子上的。由于笔架在书桌上占的面积较大,又容易碰倒,此时,笔筒便应运而生,并逐渐盛行起来。明清时笔筒材质丰富。有竹、木、牙、瓷、铜、玉、水晶等。

这是一件紫砂仿皮雕山水笔筒。此笔筒利用不同配比的紫泥,经过堆贴花的装饰手法堆塑出山水人物,再于氧化焰中烧成,使其既具有山水绘画的效果,又有仿皮雕的浅浮雕感觉,是当时宜兴紫砂器装饰中的一个新品种。

器物底部有方形阳文篆书“杨季初”三字印款。杨季初是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紫砂名家,工艺精湛,广为流传。

L闲情偶寄

赏玩杂件

对明中期以来的一般士人而言,中举为官,报效朝廷是他们的主要人生目标,但因为科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等结构性的因素,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士人无法顺利进入仕途,而与此同时,明中期以来高度发展的商业力量也为社会生活开启了诸多另类发展的可能性。于是讲究生活美学经营的文人文化就这样渐渐产生了。

从刚才的文房用品中,我们已经可以体味到明清文人对脱俗的意境的刻意追求。现在我们来到的展室,名为“闲情偶寄”。这里为大家展示了明清文人寄情于赏玩生活,藉由玩好之物的品评、摆设、赏玩,营造出的一个兼具知性与美感的生活世界。

L01紫砂桂枝歇蝉笔架

笔架是架笔的器具,随毛笔而产生,又称笔格、笔枕、笔搁、笔床。汉代玉器中就有了类似于笔架的作品。笔架有很强的装饰性,因而它的制造越来越精致。

此笔架以含有白色细砂粒的灰棕色泥土为材料,塑造成一段桂枝,上面歇息着一只刚刚飞来的蝉。桂枝上花朵盛开.花蕾、树叶都清晰可见。包括小断枝及节疤,叶上穿孔、残面和蝉身体各部位也制作精细,形象逼真。古时“科举高中”被称为“折桂”。“桂枝歇蝉”寓意“科举及第、子孙仕途昌达,尊荣显贵”。

桂枝下方刻有“陈鸣远”篆体阳文的三字小印记一方。陈鸣远是江苏宜兴人,生于明末,是清康熙、雍正年间的紫砂名家,他制作的砂壶雅玩,是当时文人学士、名臣公卿争相觅取的上等珍玩。

(0)

相关推荐

  • 鉴定师教您鉴定商代古玉的重要小技巧!

    商玉的镶嵌工艺直接承袭夏代,并有所发展.镶嵌的形式分为三种:其一.玉器上镶绿松石;其二.青铜器上嵌玉或彩石,在色彩上改变了玉器本身的单调形式;其三,其他质料器物嵌绿松石. 亭亭玉立状. 商代所处的年代 ...

  • 《国家宝藏》来苏州啦!这3件宝物值得用心守护

    <国家宝藏>自开播来就好评满满,惊艳舞美.隽永底蕴.大局立意无不令观众拍手称赞.第三季<国家宝藏>也来到了苏州,观众将视野转向了这个古老的江南水乡. 苏州园林历来是苏州这座城市 ...

  • 【晋】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出土玉器高清细节图览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200米,北邻沙渠河,南临小涧河,东南望中条山南端汤王山.草山,距闻喜县城约20公里. 这次展览,玉器展位的布展还不错,光线也足,有几件图片还是蛮清晰 ...

  • 苏州丝绸导游词

    苏州丝绸从建国后跃上一个新台阶,从缫丝.染丝.丝织.丝绸印染和丝绸机械等企业;建立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丝绸工学院.丝绸检验所和丝绸职工大学等科研教育单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体系. 苏州丝绸导 ...

  • 旅游:杜甫草堂导游词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草堂在杜甫离开成都不久后便破败.后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 ...

  • 辽宁辽阳古刹清风寺旅游景点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山海关外第一刹的"清风寺",它是全省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清风寺以古朴.典雅.优美.神奇而著称,在辽南一带很有名气,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 ...

  • 辽宁锦州笔架山旅游景点导游词

    辽宁锦州笔架山旅游景点介绍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你们旅途辛苦了,我是锦州国旅的导游员,我叫**大家就叫我*好了.请允许我代表国旅的全体员工诚挚地欢迎您到锦州来,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我的心愿,也是我 ...

  • 辽宁本溪水洞旅游景点导游词

    本溪水洞原始"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大型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总长5km.现已开发的旅游洞道长为2438.4m,面积45000平方米,体积39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 ...

  • 辽宁大连冰峪沟旅游景点导游词

    位于庄河石碑40公里处,全区面积110多万平方公里,以自然山水为主要风光.这里山奇水秀,风景宜人,有云雀峰.花果山.双龙汇.仙人洞.通天洞.玉女峰.金雕石.猛虎听弦.古猿听涛等人文景观.景点400多处 ...

  • 大连冰峪旅游景点导游词

    大连冰峪旅游景点导游词 冰峪景区位于大连市最北部的庄河市龙华山内,全区总面积130多平方公里.提出起大连, 人们自然会想到海,想到美丽的海 滨景色.其实,大连的山区风光也很迷人,冰峪就是其 中的典型, ...

  • 湖南长沙马王堆省博物馆景区导游词

    原创 张家界伍阿哥 湖南导游 2020-01-24 欢迎你们来到长沙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伍阿哥,感谢你们的支持与到来.湖南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湖南革命烈士公园北侧,占地 ...

  • 湖南长沙坡子街旅游景区导游词

    原创 张家界伍阿哥 湖南导游 2020-04-03 公众号底部的(菜单栏),更容易找到您需要的.导游词A:景区导游词.导游词B:车上沿途导游词.计调手册:旅游通讯录. 长沙坡子街景区 伍阿哥今天带你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