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所不知道的中医学秘密——阴阳学说
我们今天来介绍一下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提到中医,就不得不说中医的哲学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
但是一提到这些学说,总是有人认为中医是迷信,是伪科学,是和科学完全对立的封建残余——搞阴阳五行的还能看病?那不是算命的干的事吗?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他们完全不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懂这些学说是如何在中医学里起作用的。他们只会一棍子打死,认为你是迷信、是伪科学。接下来,我将简要地介绍这些学说,让大家知道中医的哲学内涵。今天先介绍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阴阳学说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1.阴阳的哲学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阴阳含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对宇宙规律的抽象概括,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阴阳学说对矛盾双方的性态作了具体限定,一方属阴,一方属阳,阳为主,阴为从。一般说来,这种主从关系是固定的,这也表现出阴阳学说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2.阴阳的医学含义:阴阳范畴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在中医学中,阴阳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畴,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等等,又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等等。
比如说,同样是感冒,有的患者表现为咳黄痰、流黄涕,面部潮红,体温增高,烦躁不安,一派热象,那就是“阳”;而有的患者表现为咳白痰、流清涕,怕冷思睡,不愿意活动,一派寒象,那就是“阴”。
再比如说人体,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而五脏中,心肺属于阴中之阳,肝肾属于阴中之阴,其中肾又被认为是阴中至阴。而心、脾、肝、肾的功能,又可分为心阴、心阳、脾阴、脾阳、肝阴、肝阳和肾阴、肾阳。
因此,概括来说,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的范畴;凡事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的范畴。由此可见,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总之,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方面的阴阳属性,是相对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的。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它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一
阴阳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