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兽迹”之廿二:古格王朝——土林的绝唱
古格遗址·远望
加我
今天“秦兽”公号收到广告被举报的违规处罚通知,8月19日之前我将不能推送文章,已经推送的不能点在看,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可以推送给个人和微信群),公众号不能被搜索到,也不能被关注……一共12条功能被屏蔽到19号。
惩罚力度非常大,对我的打击也非常大,因为我盘算着18号正好到纳木错去看小安,此前纪念小安的所有文字都发在老号上,而19号之前老号都不能发文,可谓当头一闷棍。
所以今天还是写游记吧,再说了答应读友分享古格王朝遗址的文字。
工匠区
王室区
游人摆放的玛尼石
我最早知道古格王朝是看电视,说是一个中国的画家为了画古格遗址,在遗址的山洞里住了好几个月,等他从山洞出来的时候,人们都以为他是个疯子或者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画家很穷,就把自己那组画以很便宜的价格卖了。
后来他逐渐有了点儿名气,但也只能给人代笔,他的画署上一些所谓大师的名字后,往往价格爆涨,但要写自己的名字,就卖不上价格,但总比住山洞的日子强多了。
有一次他去日本参观一个美术馆,看到了自己画的那副古格王朝,标价非常高,他站在那幅画面前失神落魄,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以为他被画作感动了,向他介绍说:这幅画的作者,是个伟大的艺术家……
他从始至终没有说这幅画就是自己画的。
他面对主持人说(大意,非原话):
我站在那幅画面前,觉得愧对当年的自己——那时为了艺术能做出那么大的牺牲,虽然肉体上很痛苦,活得人不人鬼不鬼,但始终充满热情,如今日子好一些了,却满足于给他人捉笔,也不肯再像当年那样为梦想而努力,身体是舒服了,可是精神上感觉是人不人鬼不鬼……
那时我就决定要去古格看看,后来有机会就去了,但那时可能是太年轻吧,到了古格只觉得能在这洞子里住好几个月的人,真的值得佩服,也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想法。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青年变成了中年,再踏上这伟大的废墟,和十几年前的感觉大不一样了。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土洞子里已经不可能再允许住人,很多区域都做了隔离不准进入,门票65一张(我去的那天没人卖票),也增添了很多看起来很新的建筑。
但古格还是那个古格,苍凉还是那份苍凉,不同的是我感觉到了它的苍凉,走在古格的古堡里,我觉得自己融入了它,成为了它的一部份。
我流连忘返,从下午六点多一直看到晚上十点,最后一个打着手电离开古格遗址,如下。
03:04
点击右下角方框可以放大观看
网文说古格是一夜之间消失的,很是煽情,口头聊几句可以这样说,但要写进公号文,显然不敢这么写。
古格的崛起和消亡,都有翔实的史料记载和充分的证据证明,绝非一朝一夕。
从我住的札达县的一个小宾馆往西20公里的扎布让区的象泉河畔,一座土山上,就是古格王朝遗址。
公元9世纪中叶之后,吐蕃王朝分崩离析,西藏进入割据时期,吐蕃王室的嫡系后裔吉德尼玛衮落难而奔赴到了偏远的藏西地方阿里,在那里被拥戴为王,后来他将3个儿子分封3地,成为3个小的王国。其中第三子德祖衮获得的封地就是后来的古格。
古格是西藏和印度贸易的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交流重镇,当然也是佛教兴盛之地,而古格的宗教领袖,是国王的弟弟,国王对弟弟日益强盛的势力深感不安。
1624年,葡萄牙传教士安东尼奥·狄·安多德乔从印度果阿出发,他进入古格时,佛教已经统领古格达数百年之久。
安多德乔宣讲福音,奉劝古格国王扎西扎巴德皈依天主,国王正欲打压自己的弟弟,于是接着这个机会引入了天主教,没收了弟弟的财产,贬斥喇嘛领袖们的权力,拆毁一些寺庙,逼迫僧人还俗,试图用世俗的权力彻底瓦解宗教势力。
除此之外,国王还在古格王宫修建天主教堂,让自己的老婆(王后)和她的表妹还有一位公主等王室众人在复活节接受洗礼,以此来显示王室对天主教的一众,但这些举措加上寺院被拆、被迫还俗的矛盾,反而激发了古格僧俗的愤怒,1630年,他们发动了反对王权与天主教的武装暴动,围攻了王城。
拉达克则乘虚而入,国王森格南杰亲自领兵来到札布让,攻打古格王城,历时700余年的古格王朝宣告覆灭。
以上大概就是古格的崛起和灭亡过程,期间当然有很多有待揭开的未解之谜,但基本可以断定不存在一夜之间被灭国的可能——即使在今天,除了传说中的外星人,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一夜之间将一个十几万人的城池变成空无一人的死城——连尸体都不见。
古格遗址的藏尸洞很小,两个洞室我都踩着尸骨、说着抱歉爬进去看了,即使堆满,也最多放200具左右尸体,数十万人咋可能放得下?如下。
藏尸洞外部,一个铁栅栏门被用作梯子
洞口所见
因为气候干燥,尸体并未全部腐烂完,洞内有很多苍蝇
我个人怀疑是被拉达克的军队俘虏了一部份带回拉达克,此外驱散了余众,此后他们就流落在西藏各地。
最早考察古格遗址的,是英国人,此后历届中国政府逐渐加大对古格遗址的考古发掘和保护措施,古格在1961年被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古西藏文化、象雄文化以及西藏的佛教发展历史等方面意义重大。
我对任何有人住过的遗址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抚摸着他们曾经抚摸过的墙壁,踩着他们曾经踩过的土地,想象着他们曾经过活的生活,我还在猜想:他们是否会想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后,会有人来他们居住的地方看看他们生活过的地方,而且也会想起他们?
就像多少年后,也会有人来我生活过的土地参观,想着当年那些人过着怎样的日子?
学历史、看遗迹,有时候会让人豁然开朗:有时候蝇营狗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机关算尽谋来的那些东西,不过是一抔黄土甚至是黄土里的一粒沙,为这一粒沙,抛弃尊严、卑躬屈膝是多么的痛苦?但这就是活着的代价:一沙一世界,逃无可逃。
我们终将会失去一切,不管我们是如何谨慎小心,如何八面玲珑,如何在意他人的看法……最后仍将一无所有——生命的结果最终是“无”,而不是“有”,我们所能拥有的,仅只是生命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所以,不妨大胆一点:去看看你想看的山,去爱一个你想爱的人,去追自己早就想追的梦——追不到就回来,也算对自己有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