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茶阳地理变迁
文/温嘉祥(有节选)
茶阳古镇,古称神泉。因地处茶山之南,故称茶阳(编者注:今常说茶山即为金山,若金山为茶山,茶阳应处茶山之北),是大埔县的老县城。茶阳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中间凹陷成小盆地,有汀江、漳溪河、小靖河流经期间。由于形势险要,上控福建的永定、上杭、长汀,下通潮州、汕头、揭阳,水陆交通便利,成为闽粤来往的必经之咽喉,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茶阳全景图
据清乾隆《大埔县志》载:“神泉市,北关外二里,神泉社滨河,集舟楫,列铺肆,鱼盐货物咸聚。”至今茶阳仍是闽粤三县十三乡集贸市场,为大埔县北部重镇。
太平二路
茶阳四面环山,北有神泉河(即汀江),东北有小靖河,西有漳溪河,流经期间,交汇于印山,南流注入韩江。三条河水,每逢雨季经常山洪暴涨,洪水泛滥。其中小靖河山洪爆发时,如野马奔腾,水势凶猛,是内灌的主要水源。由于地壳运动等多种原因造成河道不断变迁,导致茶阳城内外留下大小不一的水塘,东有东角山塘,“箕裘济美”屋侧的小塘,东南方的苇草塘,东北方的棺材塘,西片金山之麓的连屋塘等,这些塘都是当年河路的变迁形成的。也正因四周山间风化物逐年堆积,这块冲击盆地的底部形成了厚厚的砂层,也是含水层。因上层有黏土保护并隔开了地表水,因而易于挖井取水,形成城内多处古井,为城内居民提供了生活水源,如学前街的断水井、“诒古堂”侧水井、罗屋井河中城井。城内众多居民,就赖饮井水为生。
“诒古堂”侧水井
再从茶阳东西南北的七个山墩来看,旧时茶阳有七个山墩,人称七连星,包括:
1、榕岗:金山之麓,大埔中学周边的范围;
2、花园墩:城西的介寿堂、侧陋、翥凤山房、纪念亭一带;
3、东角山墩:城东常春世美、谢家祠、双桂堂地段;
4、塌岗:“城北门外,突起一岗,其形方平如塌”,故称“塌岗”,即今印山;
5、福缘墩:今大华路地段;
6、高坝墩:今高福路大部;
7、寨角:太平路(即旧神泉街)到唐屋一带。
茶阳全景图(摄于抗战胜利后)
当年七个山墩,高低起伏,拱卫着县衙,被美称为“七星伴月”。据明朝饶墱撰《埔邑唐氏谱序》载:“吾埔(注:指茶阳)原荆棘之地,无城郭宫室。”饶唐两姓,都在南宋时迁居神泉,可知当年乃荒僻榛莽之地。由于山墩变动,水塘缩小,有些形成坝地,尤其沿河地区,逐渐淤积称埔坝。随着南迁汉人的增多,客家民系的逐步形成,先民们劈荆斩棘,艰苦创业,不仅将埔坝辟作耕地外,更多是建成民居、店铺,迨后连成一起、商肆林立,贸易繁荣。至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建立县治,茶阳遂成为大埔的政治、商贸、文化和交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