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三十九(怎样运用脑筋)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活用知识看成知识本身的事,不然再怎么以为如何“活用”,都逃不出知识搬家性质,离开了人对知识的修养,知识就永远是死的,或许可以挪地方,可以用各种面貌和方式变来变去,但终不等于活生生的人在用,至多是人的动物性小聪明在用,实际是以“两面派”的心态在奴用知识。
脑袋里有分析,脑袋里的知识也能时刻贡献于分析,这是脑袋良好运转的证明。脑袋里有了分析,知识才有了被除垢、粉碎、搅拌、融合、重组、提炼、再造等充分运用的可能,才得以被人消化而实现新陈代谢,才算活了起来,这既是知识贡献于人的修养的过程,也是人能够修养知识的过程,实际是通过知识与修养的关系,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良好生存生活做事的过程。
分析是由感知和认识发动的,认识是感知的高级层次,标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需要的就是分析,故感知而非麻木不仁,是分析的前站,或许感知是分析不经意间的发动者,但认识则是分析的积极发动者,也是分析的结果,且这个结果比原来更高级、更深入、更精细,并因此让认识有了提高的可能。
修养靠知识,知识靠认识,认识促进对知识的消化,消化形成习惯,也就成了修养。这个过程中,认识需要借助知识,知识也需要借助认识,对认识对象进行分析,分析是思维最复杂的运动表现,实际就是认识再认识的表现,正是因为人有思维,思维有分析能力和认识能力,才为包括思维本身和认识本身在内的各种知识消化,建立了“消化系统”。
知识的“消化系统”,实际就是“三思”的过程和一定的模式,意味思考,且是有效思考。思考不能没有内容,否则便是胡乱“思考”,也就算不上思考。内容不论已知还是未知,都意味知识,是思考的物质,既是思考的载荷,也承载着思考。思考一旦进入长期专门思考,便有了研究性质,需要专门的内容来填充,也就需要具体的工作。
不管怎样,有内容就需要分析,也因为有分析,内容才有用,所以任何有效思考就一定意味着分析,实际是离不开分析。不妨试着让大脑离开分析,尝试一下什么是思考。
有什么发现?离开了分析,思考能否继续?离开了分析,是不是脑袋立马进入了抓不住、赶到哪算哪的无边无际?其实即使这样,也还是多少要有一点分析的,哪怕是瞬间的,哪怕是无效的,不然连无边无际也很难做到。
这提示了,纵然思维逞无边无际得再怎么散漫状态,也还是要有点空间结构,否则就连动弹也不可能了,意味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僵尸一样的脑壳。由此可悟,分析有多么重要。
任何事物都有其表面欣赏性,或让人喜欢,或让人厌恶,但都不是以这种单纯的意义存在的,而是以有分析价值存在的,或自身具有分析性质,例如有分析的本领,或间接带有分析性质,例如,让人有所欣赏和分析。
这注定,什么事物都不是简单的摆设,而一定要有分析价值。相比而言,知识也好,大自然也好,都是间接带有分析价值的,而人则不是,也不应是,人虽然因外表具有一定观赏性,但不能自己就把自己当成了摆设,而要彻底明白自己还是个有脑袋的人。
脑袋有三大功能:存储、处理和提取,处理是核心功能,提取是处理的衍生项。处理就是分析,没有处理,提取便毫无意义,所以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似的知识搬家,是怎么讲都是没有道理的。
这说明,凡是人,对分析就是逃避不了的,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想方设法逃避?主观原因是懒惰,客观原因是因懒惰造成的分析能力欠缺和由此带来的麻木不仁的状态,实际还是由于不肯花力气修养而少有刻骨铭心的认识造成的。
凡刻骨铭心的事情,就不可能不让人往深处思考,且思考不呈一定秩序和系统,就注定思考也是徒思考,所谓“想不通”,于是越刻骨铭心的事情就越能让人形成有效思考,久而久之长期有效思考就必然让人懂得了,用知识和对知识进行怎样分析、往哪里分析、分析什么、得出了什么判断、该怎么办,包括这种分析经验带给人的对某种后果的预知。想一想,如果能让人分析到后果,哪种知识不活用能行?
比如说:“这是麦田”,其中就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和系统,来充当语言思维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像方位的判断和分析;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表达方式的判断和分析,乃至选择;情感情绪语言的判断、分析和运用,等等,这些都需要脑筋跟得上来才行。
然而,说话的人或听话的人,要是分不清麦子和韭菜呢?又会出现什么可分析和判断的状况?是不是就让这句话本身变成了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