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艺的山西方言——取灯儿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在儿时,总会听到父亲的一句使唤,“去吧取灯儿给行过来。”这里“行”意思是“找”,有的地方也会用“荷”,同样是拿过来的意思。“去吧取灯儿拿过来。”那么这句话中就只有一个词不明白了,“取灯儿”是什么?

其实“取灯儿”是一句很地道的山西方言,在山西话中就代表着火柴的意思。小的时候到了夜里,一家人都闲适了下来,父亲想要抽上一根旱烟,就会指使孩子去给自己拿火柴。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句话。

在山西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这么叫,还有的地方会取“缺”的音,读成“缺灯儿”或者是“出灯儿”。可是在很多人听起来,“出灯”读起来有些土气,所以大多还是用“取”字代替。当然,山西大部分地区还有更为普遍的一种叫法:洋火。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最原始的火柴。据记载,577年南北朝时期,北周与陈国联合攻北齐,北齐两面受敌,缺火种烧饭和取暖。北齐宫女用土制的方法,在木片尖上粘些硫磺,用它在火种处引火,点燃油灯和炉灶,称为取灯或引火奴。

在清福格的《听雨丛谈》中也有关于“取灯儿”的一段记载。文中说:“京师有市取灯者,其名甚雅。”意思是说当时的京师里,有人把火柴叫做“取灯”,市场上来回叫卖,听起来很是文雅。

作者还引用了《辍耕录》中的介绍,说杭州人称火柴为“发烛”,还介绍了其中的制作方法。“发烛”一词就十分的鲜明直白了,就是将蜡烛“发”起,点燃的东西,就是在指代火柴了。

这样看起来的话,还是山西话中的“取灯儿”更加有意味一些,怪不得“取灯”在文人中这么的有市场。

现在再看这个词,或许也能品出其中一二韵味,“取”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人要灯火的意愿和状态,让人不得不感叹于山西人的智慧和语言的丰富。

(0)

相关推荐

  • 山西土话

    在山西曲艺家曹强的相声<山西方言>中,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有一个人,"喝着水(fu),靠着树(fu),吃着红薯(fu),看着书(fu),你说他舒服(fufu)不舒服(fufu),你 ...

  • 集普

    本文作者:黄金亮 "集普"不是车,也不是地名.它是一种和地域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但又不是方言. "集普"就是集宁普通话的简称,也可以稍微扩大化一点," ...

  • 皖北解词︱谝式, 连灯拐, 遮咕

    谝式 方言读音:pián  shi 简明释义:到处炫耀. 有则寓言故事<骄傲的大公鸡>说,一个大公鸡,长着一身漂亮的羽毛,还有高高的鸡冠.于是,它总爱在别的动物面前显摆-- 这个大公鸡骄傲 ...

  • 火柴的前世今生

    火柴的前世今生 王兆贵 在水生动物中,螃蟹是比较另类的一族,八条腿支棱着偏要横着走,两只眼探出来酷似火柴头.大约是受此启发,在我老家胶东一带,人们通常会用"瞪起触灯头眼",来调侃那 ...

  • 老北京话里的 取灯儿、起灯儿

    作者 库雅拉 少奎 取灯儿.起灯儿 北京前门外有"取灯儿胡同",据说早年那里曾是制造.买卖引火物"取灯儿"的地方儿.单从字面儿上看,将引火物称为起灯儿更为合理一 ...

  • 山西方言——九灯莲这个名字竟然说的是它

    山西方言中的向日葵 向日葵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它并非中华固有植物,原产北美洲,于1510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明万历年间又由传教士传入中国.我国向日葵生产区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 ...

  • 山西方言丨终于知道那个老西儿说了句啥,下次再说怼回去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傻瓜,笨蛋"这些原本是骂人的话,换个语境词义就可能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下面就来看看这几个例子: 例1:小明对小红说:" ...

  • 山西方言丨毛榖儿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老鼠自古以来就长期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它们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关于老鼠的描述及褒贬.在孕育了一支古老方言的黄土地上,山西人 ...

  • 视频解密邓州方言“新袖子”“儿袖子”“孙娃袖子”的来历

      在我们河南南阳邓州,我们这里也称媳妇叫袖子.小时候,那一家有迎娶新娘的,全村的大人,小孩,都要去凑热闹,俗称看"新袖子".公公,婆婆,称儿媳为"儿袖子".爷 ...

  • 焌灯儿

    火柴是清代才从国外引进的.清人孙玉璋<异闻琐录>中记载,"道光间,英所贡杂物,多瑶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今各大 ...

  • 在家给家人做一道地道的山西面食,山西玉米面摊黄儿!

    在家给家人做一道地道的山西面食,山西玉米面摊黄儿!

  • 学 名:绵毛酸模叶蓼河北方言:兔儿...

    学 名:绵毛酸模叶蓼 河北方言:兔儿酸 东营方言:吐鲁酸 古时方言:红蓼,两栖红蓼 有诗图为证: <红蓼水禽图> 西风红蓼香,水禽破苍茫: 小虾清滩里,涟漪泛斜阳.

  • 山西方言,是最接近古汉语的北方方言?

    山西方言,是最接近古汉语的北方方言? 山西方言与山西文化密不可分.研究山西文化,不可不研究山西方言. 但是现在的孩子已很少说当地话,尤其太原孩子.60后人群,已成了太原话最后的活化石.按目前太原话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