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来覆去睡不着,失眠药物来帮您

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师 付晓晶


失眠

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成年人中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高达10~15%。有研究表明,中国内陆有失眠症状者高达57%。看到这个数据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再孤单,每一个翻来覆去的晚上,其实有很多人和你一样。

失眠的表现主要有三点:

■ 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

■ 熟睡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 比预期的起床时间醒来早或总睡眠时长减少(通常少于6.5h)。

如果这些表现你都有,接下来有关失眠药物治疗,对你一定有帮助。

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

1、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s)

① 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

主要药物:艾司唑仑、三唑仑、氟西泮、替马西泮、阿普唑仑、地西泮。

主要特点:可缩短失眠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

不良反应: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

② 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on-BZDs)

主要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

主要特点:催眠疗效与上述传统的BZDs类似,但因药物的选择性更强,半衰期短,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药物依赖性的风险较传统BZDs低,治疗失眠安全有效,长期使用无显著药物不良反应。但可能会在停药后发生一过性的失眠反弹。

该类药物是首选的催眠药物。

2、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主要药物: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

主要特点:调节昼夜节律和睡眠;其中阿戈美拉汀、同时具有抗抑郁和改善睡眠的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不推荐这类药物作为失眠症的一线治疗药物。

3、食欲素受体

主要药物:苏沃雷生

主要特点:可缩短失眠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长,且针对年轻及老年患者的疗效相仿。

4、抗抑郁药

① 三环类

主要药物: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和多塞平。

主要特点:具有镇静作用。但此类药物安全性差,目前已被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所替代。

②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主要药物:帕罗西汀、舍曲林。

主要特点:没有特异的催眠作用,但能够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来改善失眠症状。一般建议SSRIs在白天服用。

③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主要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主要特点:机制与不足几乎与SSRIs相同。

5、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

此类药物不推荐作为首选药物使用,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和人群。

使用安眠药物的注意事项

安眠药物属于精神药品。我国根据使用精神药品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健康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两类。除水合氯醛外,其余安眠药现均纳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必须由医生使用专用处方开具药品才可以购买和使用,而且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特殊情况下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生必须注明理由。

特殊人群、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7%的人群经常受到失眠的困扰。且年龄越大,越容易失眠。这与老年人的情感问题,躯体疾病等都可能有关系,而安眠药是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方法之一。安眠药虽能帮助快速入眠,但千万不能多吃!有些药物的作用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老年人昏昏沉沉,行走不稳等,尤其对视力不好、行动不便、血压不稳的老年人更容易摔跤,进而导致骨折等外伤,有时候后果可能是致命的。所以一定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安全的使用,并建议2~4周复诊,及时反馈用药后的反应,便与评估病情,调整用药。

安眠药与酒精同服的禁忌

服用安眠药不能饮用醇性饮料,更不能用酒送服安眠药。酒精会让大脑皮层快速兴奋,抵消了安眠药的镇静催眠效果。酒精对中枢系统初为兴奋,后为抑制作用。与安眠药同服可产生双重抑制效果,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建立对安眠药的正确认识

很多患者因对安眠药的认识和使用存在误区,对安眠药心存恐惧,担心用药后变傻,使得失眠症得不到及时治疗。还有的患者自行选药、加药、停药、换药等,以致发生嗜睡、疲劳、烦躁不安、药物依赖性,甚至引起某些精神疾病等更多的不良反应。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强烈不建议。

其实,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安眠药的作用,合理使用安眠药物,可极大的避免安眠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效的改善睡眠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为规范我国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2017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中指出50%的失眠症患者同时患有1 种或1 种以上精神障碍,心理治疗是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长期疗效心理治疗要优于药物治疗。找到相关的诱发因素,进行积极治疗,是首要目标。

最后,祝每一个人都能拥有饱满的睡眠。


审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李沙沙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