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极洲都进驻了,滴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已经厌倦了在一个黑色的森林里和所有人博弈。滴滴要去全球市场,和Uber、Google竞争。”最近,滴滴宣布进入拥有2100万人口的墨西哥城,进一步验证了滴滴CEO程维去年的滴滴全球化“flag”。
全方位布局东亚、东南亚、欧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澳洲,滴滴这几年的猛攻之势看起来就像是天生具有“狼性”,可是鲜为人知的是,程维曾在一次采访中曾透露:滴滴最早的全球化行动是被Uber给逼的。
滴滴的全球布局(截止至2017年8月)
几年前,滴滴刚刚诞生,Uber也强势进入中国。程维比喻到,Uber当时就像是一只巨大的八爪鱼,它的头部在北美,占据了北美的绝大部分市场;同时,它又将触角伸往世界各地。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对全球出行服务商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攻中国市场时,Uber可以调动从其他地方入账的资金,集中火力在中国市场烧钱。
这对于初生的滴滴来说,当然不是好事。程维回忆道:当时Uber的CEO卡兰尼克就飞到中国,跟滴滴谈判:要么接受Uber大比例投资;要么跟Uber继续战下去,直到被打死。
当时的程维,选择了第二项。也就是那一次,Uber这个以狼性著称的公司,把滴滴这个初生牛犊的“狼性”给勾了出来。程维发现,既然在中国难以获胜,那么不妨把视野放到全球,从后方打Uber。若是Uber的后方支撑力量被削弱了,它在中国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火力了。于是,当时滴滴拉着阿里等一票中国大佬,投资了Uber在北美的死对头Lyft,给Uber搞出了不少麻烦。最终的结果就众所周知了:滴滴击退了Uber,成为了中国网约车服务的巨型独角兽公司。
不过,全球化的甜头一旦被尝到,恐怕就难以阻挡滴滴的脚步了。在中国市场取得不俗战绩后,滴滴也想要抓住国际智慧出行的红利期,在全球化市场上分杯羹。
于是,这两年滴滴的全球化版图越来越大。在北美,它投资了Lyft,并建立了两个滴滴研究院。在南美,它以10亿美元收购了巴西的出行公司99后,近期又入驻墨西哥城。在日本,它与软银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提供出租车线上打车服务。在印度,花0.25亿美元投资了Ola。在东南亚,则投资了当地的龙头企业Grab。此外,滴滴还在欧洲、非洲、澳洲等地有所动作。可以说,除了南极洲,滴滴把其余六大洲都给入驻了。
滴滴的全球投资关系
而这些动作,必然与老对头Uber再次狭路相逢。虽然,目前Uber不论在估值(Uber约1200亿美元,滴滴约550-700亿美元)还是在占领的城市数(Uber占据全球632个城市)上都比滴滴要有优势。但是,滴滴在全球化上的狂奔模式却不得不让Uber再次警惕。比如,这次滴滴入驻的墨西哥城就是Uber的全球第二大城市。
而一旦开启全球化,如何处理好与此前盟友的关系,也是滴滴必须思考的议题。此前,滴滴能够与Lyft等公司“合纵”的前提是共同对付Uber。可是,随着滴滴将触角越伸越远,估值越来越高,以及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的复杂股权关系,滴滴与全球“盟友”的均势正在被逐渐打破。
另一个面临的问题则是,与Uber一样,滴滴当前仍然没有扭亏为盈。2018年的Q2财报显示,Uber亏损了6.59亿美元。而在体量上仍与Uber有一定差距的滴滴在亏损额上则是与之不相上下,亏损额为40.4亿元人民币。
此外,对于这两只八爪鱼来说,业务在“稳住后方”方面也亟需着力。对Uber来说,一直以来的性侵等丑闻让更多人选择卸载Uber,转投Lyft。而滴滴今年来发生的两起司机杀人案,也给它带来了不小的阴云。
而在未来,除了在空间上扩大布局,Uber和滴滴的真正战场还在于在业务领域的横向延伸。例如,无人驾驶领域就是一个必争之地。不过,二者的战略似乎有所不同,Uber更倾向于自行进行软硬件生产,而滴滴则称不会造车,只提供软件,与汽车制造商分利润。
不管怎样,全球化布局未来的格局一旦打开,滴滴的脚步就不会停止。而未来它将面对的,要么是星辰大海,要么就是哀鸿遍野。而这,也是狼性公司必将面临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