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浴血掩护之红色线路2:炮楼山→洪水箐→都庞岭大峡谷
◎ 文东柏
历史回顾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担任掩护任务的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18团被阻止在湘江以东,与围攻之敌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予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 红6师即著名的兴国模范师,组建于1932年10月,是中央苏区唯一一支整师从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师的部队。1933年6月编入红3军团。长征出发时,红6师下辖第16、第17、第18团,指战员大多是江西兴国人。1934年11月29日,第18团奉令从水车赶往枫树脚地域接防红5师,沿途遭敌机轰炸,未能按时赶到。11月30日凌晨,红5师将防务移交红6师第18团,赶往界首驰援光华铺阻击战。红18团匆忙在楠木山、炮楼山一带构筑阻击阵地,孤军苦战至12月1日,被敌军分割包围于陈家背一带,大部指战员牺牲,少数流散。
红5军团第34师 是一支由福建闽西子弟组成的英雄部队,全师三个团6000余人。长征开始,34师在师长陈树湘、政治委员程翠林的率领下,与13师担任全军后卫。1934年11月26日,在湖南蒋家岭接受军团任务:在湘桂交界的雷口关扼阻尾追之敌、接应红8军团,尔后为全军总后卫。29日下午,部队从雷口关进入灌阳水车夏云村。30日,前往新圩接防红6师18团。12月1日13时,部队赶到新圩洪水箐观音山时,新圩阵地已被敌军突破,按计划继续赶往湘江。12月3日下午,在全州安河黄陡坡遭桂军包围。在突破包围、渡江无望之时,按军委电令,返回湘南进行游击战争。12月4日,部队返回灌阳,途径新圩解放、罗塘、板桥铺一带,当晚翻越观音山在洪水箐宿营。12月5日,在洪水箐枫木凸与民团及部分桂军展开拉锯战,战斗持续到天黑。12月6日,在100团团长韩伟率本团余部掩护下,陈树湘率部向东突围,12月7日由八工田过灌江,沿泡江翻越都庞岭进入湖南,此时部队仅剩200多人。
一、 炮楼山→水流坪→洪水箐
全程步行8.44公里、2小时40分钟。 炮楼山下的停车场
(一)炮楼山
登炮楼山 在炮楼山战壕现场教学
(二)沿红色步行道前往水流坪
(三)在水流坪红军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烈
水流坪红军烈士墓,位于新圩镇龙塘星子坪。新圩阻击战中,红6师第18团在楠木山、炮楼山一带接防。战斗中,其中一个连在龙塘星子坪与新圩村交界的水流坪遭到桂军及民团包围,有100多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后由附近村民将其就地掩埋,当地百姓痛心地称其为“杀人槽”。
(四)前往洪水箐
进入峡谷口 登上观音山
(五)洪水箐
洪水箐:瑶民聚居地 喝杯“暖心茶”
欣赏瑶族舞 俸老唱山歌
洪水箐是34师来回经过、驻扎过、战斗过的地方,这里还有“六担光洋、三担枪”之谜以及军民鱼水情深等故事。左、右图分别为34师洪水箐指挥所旧址、枫木凸战斗遗址。
军民一家亲(合影) 依依不舍情
二、洪水箐-苗源:步行5.8公里,1小时。
美丽苗源 苗源34师休整地旧址
三、苗源-都庞岭大峡谷:乘船4.8公里,30分钟。
魅力灌江山峡 船上娱乐互动
一流服务设施 古朴的门楼
都庞岭大峡谷红色旅游联系人:陈勉
【后 语】 2020年11月25-27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灌阳举办“2020年红色文化教育旅游从业人员(灌阳)培训班”。50多名学员,全都坚持走完了这个行程。其中一名学员《心得体会》里,这样写道:
“26日,这一天是三天中最累的一天。这一天我们翻山越岭,重走长征路,五个多小时的步行,无论是泥泞的山路,还是冷冷的风雨,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都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一天我们从炮楼山脚出发,一路经过杀人槽,越过观音山,风雨无阻,顺利抵达红34师曾驻扎过的新圩洪水箐村。村里瑶族人民非常热情好客,为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油茶以及多姿多彩的瑶族舞蹈,队伍里还有几个学员跟着跳了起来,有几个学员还细心的发现了站在旁边看的老人并热情的把老人请到我们这里来坐,有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感情。我们很有幸,还听到了村里的老爷爷给我们唱的、歌颂红军的的瑶歌。喝过茶看过舞后,村长带领我们去吃中餐,对于村里的热情好客我们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后来继续步行,一段段的下山路,再加上毛毛细雨,呼啸的北风,也是十分辛苦的,但这辛苦都不及红军当年的艰险。一路上我们踏着红军的足迹,喊着各个队的口号,唱着动人的红歌,特别的让人振奋。途经红军激战过的枫木凸,不知不觉就到了都庞岭大峡谷,这个峡谷青山碧水,特别的宁静,别有一番风味。在这里我们真的很幸运能够乘大游船领略这峡谷的风韵。之后又到了水车苗源。上岸后,我们乘车来到修睦红34师烈士墓,再到宾家桥红三、红五军团指挥部旧址九如堂,然后夜宿文市。这一天虽然累,但受益匪浅,在深深的被烈士们的悲壮事迹所感动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
(其他线路,待续)